古代的穷人买不起盐,那他们吃什么?
讨论这个问题,首先要看一下古代食盐的大概价格。在中国古代,盐的价格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波动很大。一般情况下,古代的食盐价格不会太高,普通人也能承受。据《金泥玉屑集》记载,初唐2升盐的价格为1000元。当时有句话叫“一桶米抵一斤盐”,可见一斤盐的价格相当于一桶米。北宋中期,成都盐价达到256盎司1斤,相当于两吨大米的价格。而在江西,1斤盐只需要47盎司,在陕西,1斤盐是44盎司。然而,这两个地方的米价也很便宜。换算后,约1斤盐还需要1吨大米。明朝以后,食盐价格进一步下降。据我对明朝历史的拙见,明朝景泰六年,北京140斤盐折合160斤盐,嘉靖后期,湖南衡阳1斤盐7文钱。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盐的价格并不贵。明清以前,一斤盐大约相当于1-2公吨。按照一个人的正常摄入量,一年下来家庭在盐上的开销不会太大,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是完全可以承受的。至于明清以后的价格,应该是很低的,不会造成什么负担。另外,上面提到的价格都是官方的食盐报价。在中国古代,长期食盐是垄断物资,盐税是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这位官员低价从盐场买盐,然后高价卖出。其实盐场的盐批发价很低,所以当时也有很多盐贩子直接从盐场买盐卖。走私盐便宜多了,因为逃避了盐税。如上所述,北宋中期江西官盐47为1斤时,走私盐1.5斤只需20文钱,也就是3升大米1斤。这个价格对于大多数穷人来说也是便宜的,实在没有钱去冒险买走私盐。
特殊情况下,当盐价居高不下时,穷人也有替代方法。但是,中国的传统盐场,一个是沿海,一个是四川的井盐。如果因为战争等原因交通受阻,非产盐地区的价格会更加惨烈。南宋初期,湖广地区战乱不断,起义不断,盐价飙升至2000文1斤。这时候广东的盐价才47文1斤,显然很多人买不起。此外,盐商有时为了牟取暴利,故意制造供应短缺,导致盐价上涨。类似情况买不到盐的时候,穷人也有对策:第一,只能少吃。据文献记载,有的人做菜时把盐放在汤里拔起,有的人做菜一般不放盐。他们家每天都要舔盐,加点盐。二是寻找替代品。古代缺盐的时候,穷人会用草木灰来炼盐,草木灰中含有钾。这种土著提炼钾盐的方法,味道苦涩,长期食用,对身体有害。当然,它可以在紧急情况下代替盐。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大多数情况下,古代人是吃得起盐的。即使食盐价格暴涨,也有一些替代品,总有办法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