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总量比改革初期增长了多少倍?

分类:人文学科

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全景分析与预测

-

经过25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在20世纪初(21)的发展更加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即在入世后的新世纪,中国经济发展将面临怎样的环境、机遇、挑战和可能的前景?这是所有人,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企业,理论还是实践,都非常关心的问题。本文试图将中国宏观经济的热点问题划分为十个传统领域,进行更加深入和全面的分析。

一是经济总量将继续保持长期快速增长。

自1979以来,中国经济一直快速增长。1979-2002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高速增长,年均增长9.4%,如图1所示,是世界平均增长水平的两倍,也是发达国家的两倍,显示出世界经济的明显特征和活力。这使得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稳步、持续、显著提高。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相关数据。

1979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核心原因在于中国的改革开放。即传统的计划经济将逐步改革为市场经济,人们的生产和消费行为将按市场价格进行调节;在此基础上,我们将开展更加市场化的对外交流与合作。

在农村,重点是改革土地承包制度,同时鼓励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民进城务工。在城市,首先开始的是国企改革,90年代以后开始全方位探索和推进市场化改革,比如资本市场的建立和发展。这使得中国的两方面生产资源得到了更高效的发挥。即第一,占优势的生产资源,如土地、工厂等;二是更重要、更核心的隐性生产资源,即人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内外因素的完美结合,造就了25年来中国经济前所未有的繁荣。即内因是中国生产资源效率更高;外因是中外大量交流,巨大的经济差距,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后发优势。

25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80年代上半期,重点是解决农产品短缺;80年代后半期,重点是解决工业品短缺。90年代上半期,重点是解决原材料和基础设施的“瓶颈”问题。90年代后半期,重点是解决经济结构的矛盾和优化。21世纪的前几年,可能更多考虑的是加入WTO的国际融合。

回顾25年的历程,我们可能会注意到四个显著的历史起点或标志:一是始于1978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二是1984开始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三、1992开头的小平南巡讲话;第四,2001年底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

因为中国与世界之间的经济结构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比如20-30年内,不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所以在过去的25年里,中国经济会继续以较高的速度增长。例如,到2002年底,中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为65438美元+0,000美元,不到发达国家的65438美元+0/30。虽然两个时期的微观影响因素或结构可能存在一定差异,比如前期的制度释放力更强,后期的市场规范力更强,但综合比较两者的增长潜力可能并无实质性差异。目前,这一观点也被中国经济专家普遍接受或认可。例如,请参见表1。大部分专家预测后期的经济增长在7%左右,这可能更多的是出于他们稳定的心理,对前期能否达到9%缺乏足够的信心。

美联储预测,未来10年,美国经济潜在增长率为3%。世界银行预测,2001至2010年,美国GDP年增长率为2.7%,欧盟为2.4%,日本为2%。因此,在今后一个时期,中国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差距将进一步缩小。

当然,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也将面临一系列艰巨的任务。比如:1,国有经济要深化改革。2002年末,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资产总额为4.27万亿,占中国工业资产总额的50%,占工业贷款的65%左右,但仅创造了35%的工业产值。2.应该启动农村市场。目前,生活在农村的人口占中国总人口的65%,但农村消费品市场仅占全国消费品市场的25%;努力促进农村经济、收入和教育的良性互动和循环,对于提高中国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无疑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同时也会面临一系列风险,需要更加谨慎和认真。比如:1,社会风险。收入差距扩大、下岗职工增加、社会保障不完善,可能滋生一定的社会稳定风险。2.经济风险。比如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巨大积累,而且还在不断增加,可能会对整体金融体系乃至经济体系的健康运行造成一定的危害。

第二,价格走势将呈现长期低速徘徊。

20世纪80年代,中国出现了两次严重的通货膨胀和经济过热。但其背景是商品供不应求的宏观环境。目前中国的经济形势可能与90年代以来的商品供过于求现象有较大的相似性和继承性。参见图2。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相关数据。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物价走势——通货膨胀可以明确分为两个时期:一个是1992-1996的高通胀时期;第二个是65438到0998-2002年的通缩期。

1992小平南巡讲话是全面推进和深化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里程碑。由于中国经济已经低迷两年,中央政府也缺乏对地方* * *和企业的敏感调控手段和机制,在大利益的鼓励下,中国经济出现了一轮过热建设。经济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飙升。

1993年6月,《中央国务院关于当前经济形势和加强宏观调控的意见》出台,简称“十六条”,全面大力治理经济建设过热问题。其中,最关键的三项是:收紧信贷、开仓放粮、压缩项目。

经过三年多的宏观调控,中国经济基本实现了“软着陆”,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都进入了中长期的合理区间。

20世纪90年代前半期的经济过热给中国宏观经济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重大影响。例如,八五期间,中国投资年均增长36.5%,远高于六五期间的19.5%和七五期间的16.5%。林毅夫教授估计,这使得中国整个国民经济的产能增加了两倍甚至更多。

据原国内贸易部商业信息中心统计,1997上半年,我国605种主要商品中,72.2%供大于求,27.8%供求基本平衡,无一短缺。这可以看作是中国经济从供不应求-供给约束型经济走向完全供给-需求约束型经济的历史开端或起点。同时也是中国经济一直处于通货紧缩阴影下的最重要的宏观环境之一。

1997年7月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让中国经济在一次“软着陆”后,立即感受到需求不足的巨大压力。

从65438到0998,宏观调控政策从“适度从紧”转变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的新组合;同时,发行2700亿元特别国债,补充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资本,增强贷款能力。65438-0998-2002年,中央财政共发行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长期建设债券6600亿元,带动社会总投资3.2万亿元。

通过各种扩大需求的努力,中国从1998到2002年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只在轻微通胀和紧缩之间徘徊。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其中以下四个因素可能需要特别注意。即:1,需求不足:包括人们预防性储蓄因改革而增加,缺乏喜爱的消费对象,投资需求未能有效实现。2.供过于求:包括简单重复的生产竞争和假冒伪劣产品泛滥;而资金供给缺乏有效约束可能助长了这种倾向。3.劳动力因素:劳动力供给的无限增长及其效率的不断提高,可能对物价产生较大的下行压力。4.国际一体化:包括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市场化改革。

近年来,国际社会对“中国出口通缩”议论纷纷。某种程度上,这也是对中国不断增加的产能及其在世界经济中所占份额的过度舆论反应。

第三,就业总会面临更大的压力。

由于人口的持续快速增长,这些年来中国的劳动和就业人数也迅速增加。比如1979年,全国城乡从业人员总数为410万人,2002年迅速增加到7.37亿人。见图3(其中1989-1990,就业总人数有所调整)。

与此同时,城镇登记失业率近年来也快速上升——90年代后半期基本维持在3.1%左右,2006年上升到3.6%,2002年上升到4.0%,2003年的政策目标是控制在4.5%以内。

从总体上看,中国的就业问题在未来仍将是一个突出而严峻的问题。因为从供给上看,它包括了800万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0多万下岗职工,15亿农村富裕劳动力,每年新增劳动力10万。从需求来看,按照8%的经济增长率和0.15的就业弹性系数,每年只能增加约10万个就业岗位;也就是说,我国劳动力的供需缺口还很大,未来的就业压力会更重。这也是一些学者呼吁中国实施“以就业为中心”的增长模式的核心原因。

图3:中国城镇就业总人数和登记失业率变化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相关数据。

在就业总人数稳步增长的同时,中国的就业结构也在发生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两个最重要和突出的特点是:

1.就业行业结构的变化。即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从0979年的65438+69.8%下降到2002年的50.0%,年均下降0.86个百分点;同期,第三产业就业比重由12.6%上升到28.6%,年均提高0.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在80年代显著上升,在1997达到23.7%的相对峰值,近两年有所下降。参见图4。

从目前的趋势和国际比较来看,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会继续下降,而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会继续上升。例如,2002年,我国第三产业占就业的比重为28.6%,占产值的比重为33.7%,而同期发达国家的指标分别为60-75%和70-80%;差距和潜力是巨大而明显的。

图4:1979以来第一、二、三产业就业结构比例变化。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相关数据。

2.就业所有制结构的变化。也就是说,城镇国有和集体单位从业人员数量及其占城镇就业总人数的比重明显下降,从1980的99.2%下降到2002年的33.4%,年均下降2.99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在经历了80年代和90年代上半期的快速增长后,城镇个体私营从业人员占城镇就业总人数的比例和乡镇企业占农村就业总人数的比例,近年来一直保持着明显的上升趋势。参见图5。

图5:自1980年以来就业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单位:%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相关数据。

其中,在城镇就业人员总量快速上升的背景下,城镇国有和集体单位就业人员绝对数量正在快速下降。比如1991-1996,城镇国有和集体单位就业人数一直保持在140万人以上的峰值,之后持续下降到2002年的8300万人。最核心的原因还是系统的过渡或者发布。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经过一段时间的消化和巩固,我国个体私营企业从业人员无论是绝对数量还是相对数量,无论是在城镇还是在乡村,仍将持续大幅度增加。

目前,中国严峻的就业问题已经引起了* * *和社会的极大关注。理论上,部分失业的存在对于经济的健康发展可能是非常必要的。包括:1,经济结构变化的蓄水需求。2.劳动力有更多的时间更新和提高自己。3.促使在职劳动力更加努力、更加有效地工作,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鲶鱼效应。

客观地说,严峻的就业问题可能对中国劳动力的转变或者市场观念的提高有重要意义。当然,前提是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

第四,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外商投资和对外贸易将有更大的融合发展。

从1983以来我国利用外资的情况可以看出,1992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超过对外借款,成为我国利用外资的主要形式;2001和2002年,中国对外贷款为零,因为同期中国外汇储备已经达到2000亿美元的规模,而且还在以每年35%左右的速度快速增长。参见图6。

从对外直接投资的金额来看,从1983开始有两个重要的点:第一,从1992到1994的三年里,先后上了十亿美元的三个台阶。1993之后,外商对华直接投资金额一直位居发展中国家首位。第二,2002年达到527亿美元,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主要原因是:一是中国经济持续稳定高速增长;二是“911”和安然、世通事件,使人们对一些发达国家的投资环境更加担忧。

从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来看:80年代可能更偏向于高端酒店和餐饮;20世纪90年代前半期,该政策积极引导外资进入国民经济的“瓶颈”部门,如能源、交通和原材料。自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以来,无论是政策还是外商都可能更加注重技术领域的突破。

图6:1983以来我国实际利用外资情况单位:十亿美元。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相关数据。

从对外直接投资的形式来看,已经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比如:多家在海外上市的国内企业;该政策积极鼓励外国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和国有企业的股权并购和资产重组,以及参股基金券商。后者包括《关于向外国投资者转让上市公司国有股和法人股有关问题的通知》、《关于利用外资改组国有企业的暂行规定》以及批准设立第一家中外合资基金公司——国安基金公司。

目前,外商投资企业已在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中占据重要地位。截至2002年底,中国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2.4万家,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480亿美元。外商投资企业直接就业人数近2300万,占全国城镇就业人口的10%;外商投资企业出口额占中国出口总额的52%,甚至占高科技产品出口的80%。

目前,外商在华直接投资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一是政策的法制化、规范化程度不够;二是“高国民待遇”与“低国民待遇”的共存与矛盾。比如,外商直接投资一方面享受“两免三减”的税收优惠,另一方面行业准入有诸多限制。

根据原国家计委发布的《利用外资和海外投资第十个五年计划》分析,未来中国利用外资将有四大变化:重点将从引进外资转向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现代管理和专业人才;领域从加工业向服务业领域大力推进;途径是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扩大以各种方式吸引外资;* * *管理将从行政审批向依法规范、引导、监督转变。这四个方面的总结非常精辟透彻。当然,同时我们也可以补充:利用外资总量在未来的预测中仍将有一个较长的时期和较大的增长。

自1979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即进出口总额从当年的293.3亿美元迅速上升到2002年的6207.7亿美元,增长了21.2倍,年均增长14.2%。参见图7。

图7:1979以来中国外贸进出口情况单位:亿美元。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相关数据。

在总量快速增长的同时,我国外贸结构也呈现出三个显著的运行特征:一是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始终占据领先地位。如2002年,广东、江苏、上海进出口额分别为2254亿美元、745亿美元和728亿美元,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60.0%。二是进出口的产业或技术结构不断优化。例如,机电产品出口在1995年占29.5%,2000年占41.4%,2002年进一步提高到48.2%。第三,外商投资企业和集体私营企业在对外贸易中越来越占据核心地位。例如,2002年,我国外商投资企业和集体私营企业出口额为2027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2.6%,占同期我国出口总额的62.3%,比上年提高4.9个百分点。

25年来中国外贸体制渐进式改革的核心部分是突破外贸代理制的限制,即外贸经营权,给予地方和企业更多的外贸经营权。比如1999 1、2000 1、2001三次改革,最终取消了进出口经营资格审批制,改为登记审批制,使民营经济能够更加顺利地进入外贸领域。

截至2002年底,中国已有4万家私营企业获得外贸经营权。

回顾25年来中国对外贸易理论的发展,最值得关注的或许是王坚的65438年至0988年的“国际大周期”理论。同时,它也因为被政策高度采纳——“两头在外,大进大出”,而产生了轰动而深远的影响。

据统计,到2002年底,中国进出口总额占世界贸易的比重从2001的4%上升到4.7%,成为世界第五大贸易国。

五、企业投资将逐步走向市场主体平等。

回顾中国经济20多年的投资史,有四个显著特点可能更引人关注。即:

首先,私人投资显著增长。改革开放前,中国的投资以国有为主,集体投资很少,民间和外资几乎没有。随着政策的逐步放开,集体、私人和外国投资者的投资稳步增加。例如,据统计,从65438年到0980-2002年,中国民间投资年均增长23%,比国有投资高6个百分点。如果考虑投资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私人投资在经济中的作用无疑应该得到长期和更高倍数的评估。

第二,1992-1994年,以邓小平南巡讲话为契机,中国固定资产投资连续几年快速跃上新台阶,如图8所示,同时投资理念也实现了很大的突破或转变,虽然同期海南等地的房地产投机也给中国留下了惨痛的教训。

图8:1981:亿元以来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单位。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相关数据。

第三,自1998以来,为抗击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连续五年平均每年发行1320亿元国债,扩大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全社会投资的增加,以保持社会总需求的适度增长,避免或缓解转型期较大的就业压力。在此期间,中国的固定资产投资从每年不到3万亿元快速增长到超过4万亿元。当然,由于投资项目的质量和效率存在一些问题,积极的财政政策可能会在学术界引起长期的争议。

第四,西部大开发战略于2000年正式启动。目前,国家共安排投资6000亿元。其中,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和一批水电工程进入全面建设阶段;退耕还林、天然林资源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天然草原恢复建设等生态建设工程正在积极推进。这将极大而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中国的投资乃至整体经济发展的区域结构。

当然,与此同时,开发区建设、二板设立争议、内资企业对外投资等。,也是国内投资界非常关心的问题。

从建立我国规范的市场化投资体系的角度来看,目前的两个问题可能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即:

一是经济主体面临不同的行业准入制度。目前常用的定量证据是东莞的调查结果。即东莞80个行业中,全部对国企开放,而对外资企业开放的只有62个,对民企开放的只有42个。这种情况在一些低风险高收益的服务领域尤为明显或严重。

第二,经济主体面临不同的资源获取能力。如钢铁、能源、土地、上市、贷款等配额或指标。据统计,从1997到2002年,我国金融机构向私人投资者发放的贷款占全部贷款的比重不到10%。民营企业主要依靠自身的有效投资和积累来实现不断发展壮大。

据统计,在37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民营经济增加值占比超过50%的有:有色金属、纺织、家具、化学原料等16个行业。显示了民营经济强大的生命力和活力。

因此,它仍然有很大的制度空间或潜力来有效地重新配置中国现有的生产资源,并使它们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中国目前较高的经济增长率、储蓄率和总储蓄为中国投资的持续快速增长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或背景。

当然,体制的改革和建设也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投资规模和结构。比如65438到0998,国家决定改革住房分配制度。到2002年底,全国房地产个人贷款达到7000亿元,个人购房比例高达95%。这是支撑中国房地产市场以及近年来持续繁荣的重要原因。

六是消费总量增长存在结构性矛盾和冲突。

由于经济的快速增长,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居民的消费水平也迅速提高。参见图9。

图9:1979年以来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比增长率单位:%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相关数据。

也就是说,从总量上看,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年均增速从1979年开始,达到了14.5%的较高增速,同期城乡居民储蓄余额的年均增速甚至达到了28.3%的较高增长水平。

回顾25年来中国消费特征的演变,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80年代上半期是农产品大富大贵;80年代后半期,普通彩电、冰箱、洗衣机逐渐普遍进入家庭。整个90年代,生活质量全面提高。比如大屏幕彩电、高档冰箱、多功能洗衣机等家用电器开始升级换代。21世纪,汽车、房子等大众消费开始出现并引领时代潮流。与此同时,电子通讯、电脑、旅游逐渐成为大众化的消费热点。

从国际通行的反映居民生活水平的指标来看,中国的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占全部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也是25年来稳步下降。如1980年,农村和城镇的恩格尔系数分别为61.8%和56.9%,2002年下降到46.2%和37.7%,呈明显下降趋势。

但是,在整体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应该看到,目前我国消费结构存在一系列大的问题。这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消费率或消费倾向低。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的消费率一直接近80%,而中国的消费率一直徘徊在60%左右。原因如下:第一,体制改革增加了人们对医疗、教育、住房的预期支出。二是收入差距扩大,导致更多支出沉淀或滞后。从1995开始,我国相关机构和学者基本上计算或认为我国的基尼系数已经超过了国际公认的0.4的收入分配警戒线。第三,消费信贷的制度或习惯尚未形成。比如美国的消费信贷是企业信贷的两倍,而中国只有10%。这是近年来中国需求不振、增长乏力、通货紧缩的重要原因。

2.城乡差距仍在扩大。虽然从1979-2002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7.2%,高于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6.7,但农村收入的增长主要集中在六五期间,之后——除1995-1997三年外,农村收入的增长基本上是。见图10。这导致了18年来城乡收入差距的持续扩大;而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村,与现代主流城市经济在供给和需求上远不协调或一致。

图10:1979年以来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单位:%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相关数据。

3.地区发展差距依然存在,而且很明显。从1979到2002年,东部地区对全国GDP的贡献率为58%,中部地区为28%,西部地区仅为14%。即使在西部大开发实施后,2002年东、中、西部地区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也分别增长了11%、10%和9%。差距很明显,而且还在扩大。

虽然为了解决消费总量和结构的问题,政策继续在规范市场体系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如农村税费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鼓励民营经济发展、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加快西部开发等,今年已全面启动。然而,在充分肯定过去25年非凡成就的同时,我们也可能清醒地认识到,其中蕴含着许多经济乃至社会的矛盾和问题。

七是努力塑造金融市场化运营体系。

20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财政收入和相应的财政支出的增长速度非常缓慢。这是因为同期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以放权让利为核心的。从1994开始,我国进行了分税制改革,初步划分了中央和地方的事权、财权和预算约束,同时由于宏观经济连续多年高速增长,财政收支增速从1996开始一直高于经济增速。见图11。

图11: 1979我国财政收支变动情况单位: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