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最早来自那里。
——谈环境在农业起源中的作用以及对农业起源过程的假设。
摘要:农业起源一直是世界考古学战略研究的重要课题。目前学术界有很多假说,都有一定的合理成分,但没有一个能对世界各地区的具体情况做出合理的解释。作者发现,大约一万年前,在世界不同地区,如西亚、中美洲和中国,都出现了稳定的动植物驯化迹象。人类在这一重要经济现象中的同步发展,说明存在农业起源的催化机制。考虑到当时世界各地相同的因素,我们认为晚更新世以来的全球环境变化可能是农业起源的催化剂。本文以中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为例。通过研究中国农业起源阶段的古环境变迁,应用“最优觅食模式”原理,分析中国农业是如何在环境的影响下一步步发展起来的。
关键词:农业起源,环境变迁
一、农业原产地模型研究综述:
自20世纪50年代初蔡尔德提出新石器时代革命的结论以来,农业起源就成为世界考古学战略研究的重要课题。在世界范围内,尤其是动植物驯化较早的西南亚和中美洲地区,考古学家开展了大规模的多学科综合研究,运用各种理论从各个角度探索这一革命性的进化过程。
20世纪60年代以前,农业起源假说以发现论为代表。这种观点基于两个论点:第一,农业经济优于狩猎和采集经济;第二,长更新世没有采用农业,是因为人类智力低下,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只要有人发明或发现这种生产方法,农业的优越性就会立即体现出来,并被其他群体采用,迅速传播。因此,考古学家热衷于发现这项发明的起源,寻找最古老的起源中心。
20世纪60年代,(E. Boserllp)强调粮食生产的发展是人口压力下加强劳动投入的结果。
因此,广泛的人种学研究发现,现代狩猎采集者的生活远比预期的悠闲。这让考古学家意识到,农业是各种觅食方式中劳动支出最大的一种经济形式。
20世纪70年代初,弗兰纳里质疑一些考古学家试图从个体碳化的种子、压碎的果皮和枯萎的豆荚中讨论驯化的方法,并批评一些学者争先恐后地寻找“最早的驯化植物”。因此,考古学家建议采取更细致的野外工作,尤其是区域性多学科综合研究,研究农业的起源和发展,包括生态环境、植物演化、植物岩相、浮选方法、人类骨骼的营养状况和同位素分析、牙齿磨损的饮食分析等。
1992加拿大学者海登提出了动植物驯化的竞争盛宴理论。他认为,农业之初,在驯养的动植物数量有限、收成不稳定的条件下,它们在当时人类的饮食结构中不可能占很大比重。而一些驯化的植物与饥饿毫无关系。因此,某些动植物的驯化可能是在食物资源丰富的情况下,扩大食物品种结构,增加食物种类的结果。
从上述理论变化可以看出,国外对农业起源的研究已经从最初的寻找农业起源转变为研究农业起源的驱动力。目前,关于农业起源的理论主要关注“人口压力论”和“盛宴论”,尽管上述两种理论截然相反。但也有相当合理的成分,说明不同地区农业起源的动力机制不一定完全相同。但笔者注意到,大约在一万年前,世界不同地区出现了稳定的动植物驯化迹象,如西亚、中美洲和中国。人类在这一重要经济现象中的同步发展,说明了农业起源存在着催化机制。考虑到当时世界各地相同的因素,我们认为晚更新世以来的全球环境变化可能是农业起源的推动因素。
化学剂以下文章将以中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为例,通过中国农业起源阶段的古代环境变迁。
研究,分析中国农业是如何在环境的影响下一步步发展起来的。
第二,中国农业起源阶段的环境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25000年至1,2000年前,中国处于大理冰期晚期,气候寒冷干燥。其中18000-15000为冰期晚期的高峰期,气候寒冷干燥,年气温较低,降水较少。这一时期中国北方主要是冰缘植被、干旱荒漠草原和半干旱灌木草原景观。而半湿润和湿润的阔叶混交林向长江中游以南退缩。与此同时,来自寒冷地区的动物,如多毛犀牛和猛犸象,向南迁移到华北平原。考古上,北方出现细石器文化遗存,南方收藏经济发生变化,产生陶器。
12000年至10000年前,即前北方时期,气候开始变得适宜,温度和湿度有所增加,但仍低于现代水平。植被属于以云杉为主的针叶林。这个阶段在考古学上属于新石器时代早期,南方已经开始驯化植物,北方聚集经济地位上升。
10000年至7500年前,即北方时期,气候温暖但干燥,与今天相似或略差。植被为针叶林,以松树和桦树为主。这一阶段在考古学上处于新石器时代早期,野生植物驯化较为频繁,原始农业已经初步发展,长江流域稻作区和黄河流域粟作区已经形成。
三、最佳觅食模式的原理:
最优觅食模型是动物学研究的一种理论,主要用于分析动物的觅食习性和活动。这种理论认为,动物觅食时一般集中在一种或几种猎物上,即所谓的最佳饮食。最好的食谱是那些平均食物收获量与平均食物加工时间之比最大的食谱,也就是那些可以用最少的努力或时间获得最高回报的食物。根据这个模型,可以得出以下推论:
1.不同的食物资源往往分布在一个区域或一个生态环境中,所使用的品种与自身的丰富程度无关,而只取决于该区域或环境中高档食用品种的绝对丰富程度。一个动物不在乎一个低级的食物,不管它多么富有。
2.当一种高档食品的数量增加时,低档食品就会被抛弃。因此,整体食物丰富度的增加会导致食谱的进一步专业化,而低级食物丰富度的增加对最佳食谱没有影响。
3、一种食物要么列在最佳食谱里,要么根本不考虑,动物不会有任何局部偏好。
人类是高等动物,它的觅食模式也可以用这个模型来分析。无论是史前的狩猎采集者,还是当代的农民,在他们的经济活动中,都力求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收获,即以最佳的经济效益安排自己的生产方式。只不过史前的人们通过选择决定了他们所使用的食物种类,而当代的农民通过操纵植物的遗传特性,运用科技手段,生产出了少数高产的动植物品种。人类通常选择收获与支出比例最大的食物和技术。计算这种收支关系时,收获在卡路里,支出在时间。当收入与支出的比率下降到一定值时,食物和技术就会被抛弃。
对于生态环境中的狩猎采集者来说,他们使用这些食物的决定是基于这些食物的生物量以及寻找、捕获和添加它们所需的时间。一般来说,食物越多,找到它们的时间就越少。但是也有一个饱和点。当达到这个点时,食物的量增加了,但是搜索的时间不减少。食物的数量也与个体生物量有关,比如草籽和其他谷类祖先。即使量大,收集加工也要花很多时间,品位也比较低。牛、马、鹿、羊等动物。,虽然找的时间多,但加工时间少,收获效益大,档次明显高。Bertinger (R. L.Bettinger)认为,如果必须使用加工时间较长的食物,那么搜索时间减少得比加工时间增加得多的物种将被包括在最佳食谱中。②
最佳觅食模式在讨论农业起源中的可用性在于,它可以帮助我们从生态系统的角度分析人类的支出和回报对食物选择的影响,以及资源的胁迫与动植物的驯化之间的关系。从这个模型我们可以知道,农业的起源既不是一个可以预见的过程,也不是一个想要达到的目标,更不是某些先知的发现和发明。在人口和自然资源失衡的压力下,人类不断加大技术和劳动力的投入,改造动物、植物和生态环境,以求生存。
本文将解释中国黄河和长江流域人口与自然资源不平衡的原因,以及农业生产的过程。
第四,中国两江流域的资源压力与人类应对;
旧石器时代以来的很长一段时间,人类和自然资源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在中国,冰川晚期大理的气候变化开始打破这种平衡。在距今25000-12000年期间,我国气候寒冷干燥,特别是距今18000-15000年的冰期晚期高峰期,年平均气温比现在低7-8℃。在北部地区,动物区系向南迁移,动物数量大大减少。南方地区的动植物资源也比前期匮乏。中国北方这一时期细石器的出现,可能是对狩猎对象减少的一种回应。在南方地区,人们的收藏对象不得不扩大,许多以前被忽视的动植物开始被纳入人们的收藏范围。陶器的出现可能标志着植物收藏的增加和谷物储藏的出现。
12000年到10000年前,也就是前北方时期,气候开始变得适宜,适宜的气候使人类暂时摆脱了食物短缺的压力,丰富的自然资源也稳定了人类的狩猎和采集范围,于是人类逐渐走向了定居或半定居时代。毫无疑问,适宜的自然环境和较少的迁移有利于人口增长。在一定时期内,由于食物对人口的调节作用,人口规模与自然资源是相容的。但由于自然资源在一定时期内是稳定的,而食物对人口规模的调整相对滞后,随着人口的自然增长,人口规模越来越大,人口与自然资源的平衡再次被打破。人口压力开始显现,资源日益紧张。
针对这一地区的资源短缺和人口压力,人类最本能、最省力的反应就是迁徙。毕竟适宜的环境是有限的,在对有限资源的争夺中,冲突和战争是不可避免的。此外,在群体内部,战争和冲突往往成为减少人口压力的手段。战争成了食物调节人口数量的手段。
但是,战争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口压力和资源短缺的问题。一方面,战时往往是社会鼓励生育的时候;另一方面,战争对物资的消耗远远超过日常消耗。人口的压力和对食物更大的需求迫使人们通过改进技术或投入更多的劳动力来生存。在获取植物养料方面,人们开始关心经常采集的几种植物的生长情况,并付出努力让这些植物长得更好。比如保护这些植物不受动物侵害,为这些植物拔除杂草,保证它们的食物供应等等。人们投入更多的劳动,以便能收集更多的食物。这种人类的劳动可以称为植物的保护性驯化,是权衡单纯采集狩猎和干扰植物生长的投入产出比的结果,也是人们对食物资源压力的被动反应。显然,根据最佳觅食理论,这种需要劳动力且产量较低的生产方式不会受到人们的青睐。
从这一时期开始,人们在人口和资源的压力下开始改进技术,加强对植物的保护性驯化,并在此过程中为后来的农业生产积累了重要经验。但是,每一项增加人类食物收入的技术措施和劳动投入,反过来又增加了人口压力和食物短缺。即使在今天,通过改进技术,很多劳动都是由机器来完成的,但是我们的时间越来越紧,我们的压力越来越大。古人可能不懂这些道理,但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一旦自然资源的压力因为某种原因得到缓解,人们就会立刻放弃这种生产方式,回归到最初的采集和狩猎,即使这种驯化植物的方法已经初见成效。
在南方地区,由于定居和半定居的聚集经济开始得更早,这一时期的人口压力更大,考古工作中已经发现的这一时期的人工扰动水稻遗迹就是例证;北方地区人口压力相对较小,但技术日益先进的狩猎经济使得大型动物越来越少,对自然资源的压力日益突出,所以这一时期北方地区各种文化中聚集经济的地位上升。这一时期,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中发现的用于加工采集的植物种子或果实的石磨和研磨棒,是北方采集经济地位上升的表现。
10000-7500年前是北方地质时期,气候温暖但干燥,与今天相似或略差。植被为针叶林,以松树和桦树为主。这一时期是考古学上的前裴李刚时代和裴李刚时代。从考古遗存来看,人们已经走向定居生活,人口规模也呈现扩大趋势。人口的压力和相对干燥的气候使得植物的驯化更加密集。人们在前一时期植物保护性驯化的基础上积累了很多经验,使植物的驯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从发现的石骨农具来看,这一时期对植物的驯化,既是对植物生长的保护,也是对植物生长的干预。根据发现的工具,如石铲,我们推断,人们已经开始进行日常的田间管理,这一时期可能已经出现了播种。如果说,在前北方时期,人们可以在自然资源压力减轻的情况下放弃对农作物的驯化,到了这个时候,随着人口压力的进一步增加,以及人与自然进化不协调导致的大型野生动物灭绝,人们对植物的驯化开始变得不可逆转。
根据这一时期的考古材料,在裴李岗文化和磁山文化的许多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铲、矛、镰刀等农具,在许多遗址中还发现了碳化的粟粒,表明黄河流域的原始农业在这一时期已经初步发展起来,开始形成相对稳定的粟作农业区。但这一时期一般在20个遗址出土了骨、石铲、鱼镖等狩猎工具和各种动物骨骼。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渔猎收藏在这一时期的经济生活中仍然占有很大的比重。长江流域这一时期的资料相对较少,但根据前一阶段南方地区在农业起源过程中的速度和河姆渡文化稻作农业的发达程度,可以推断长江流域稻作农业区应该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
这时,人们已经完成了农业起源的漫长阶段。此后,随着人们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和更大的劳动、技术投入,农业的优势逐渐超过采集和狩猎。其间虽然有一些反复,比如良渚文化崩溃后的马桥文化,红山文化后的小河岩文化,都是从发达的农业经济倒退到狩猎采集经济。但是,总的趋势是农业日益加强。随着人口的自然增长,平等社会的终结,分工的出现,农业的优势越来越明显。其实这个过程也是两者相互作用的结果。可能是农业推动了社会进步,社会进步又进一步加大了对资源的压力。在这个过程中,农业逐渐变得不可逆转,农业的起源也最终在这个过程中完成。
五、环境对农业起源的制约:
环境对农业起源的制约早已被学术界所认识,在这个问题上的认识也是比较一致的。一般认为农业起源于环境条件适中的地区。在生态环境过于恶劣的地区,人们极难驯化植物,环境对种群规模有明显的限制。所以人口和自然资源可以保持长期平衡。可以说,这些地区的人们虽然有生存的压力,但他们的智慧和认知能力还不足以改造环境。这个时候农业的起源就会长期处于停滞状态。相反,在生态条件优越的地区,人口和自然资源也保持了长期平衡。人们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劳动来获得生活所需的资源,因此缺乏技术和劳动力投入的压力,优越的生态环境抑制了农业的出现。两者相比,环境既不恶劣也不太优越的地区是最适合农业起源的地区,所以农业最早诞生在这些地区。
在中国,黄河和长江流域是农业起源的适宜地区。这两个地区既没有长期稳定优越的气候条件,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也没有当时人们无法克服的恶劣自然环境,因此成为中国农业起源最早的地区。但是,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也有区别。与它们相比,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远优于黄河流域,主要区别在于降水。因此,长江流域成为中国水稻种植的起源地,而黄河流域则成为中国旱作物的起源地。与水稻相比,干谷子的农业生产需要更多的劳动力和人们的分工合作。后面这两个地区的文明进程可能与早期经济基础的差异有关,限于文章主题,这里不做详细分析。
不及物动词结论:
通过以上对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农业起源的分析,我们认为中国农业的发生是对人口和自然资源压力的被动反应,而这种压力的催化剂是晚更新世以来的环境变化。环境的变化主要是气候的变化,气候的变化会导致人类的食物——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变化。食物种类和数量的变化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很大的影响。无论食物变得丰富还是匮乏,都会以特定的方式给人类带来人口压力。可以说,压力是人类进步的动力,人类在压力的逼迫下,通过不断提高技术和投入劳动力,一步步走向文明。
参考资料:
①陈淳:《考古学理论与研究》,上海:林雪出版社,2003年。
②唐:环境考古,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
②朱乃成:作物栽培的起源与中国原始农业的兴起,《农业考古》第3期,2001。
③吴文祥:全新世气候事件及其对古文化发展的影响,《华夏考古》,2005年第3期。
④陈:中国晚更新世至全新世早期过渡时期狩猎采集者的适应性变化,《人类学杂志》,2006年第3期。
⑤.陈淳:《水稻起源的考古探索》,《复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4期。
⑥.陈星灿:黄河流域农业的起源:现象与假说,《中原文物》第4期,2001。
⑦.唐·:《中国农业的本土起源及其三个模块》,《贵州文史丛刊》第1期,2003年。
⑧.宋敏桥:中国原始农业起源概论,商丘师范学院学报,1,2002。
⑨、邵:新石器时代早期农业的起源,《文物春秋》第3期,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