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为什么是持久战?
抗日战争为什么是持久战?为什么最后的胜利属于中国?依据在哪里?中日战争不是别的战争,而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日本在三十年代的一场殊死的战争。这是所有问题的基础。分开来看,战争双方有如下许多互相对立的特点。日本:第一,是一个强大的帝国主义国家。其军事实力、经济实力、政治组织在东方都是一流的,也是世界上五六个著名的帝国主义国家之一。这是日本侵略战争的基本条件。战争的不可避免性和中国不能迅速取胜,是建立在这个日本国家的帝国主义制度及其强大的军事、经济和政治组织之上的。然而第二,由于日本社会经济的帝国主义性质,日本战争的帝国主义性质已经出现,其战争是倒退的、野蛮的。到了20世纪30年代,由于内外矛盾,日本帝国主义不仅不得不举行史无前例的大规模冒险战争,而且还把它带到了最后崩溃的前夜。从社会征程来看,日本已经不是一个富强的国家,战争不会实现日本统治阶级想要的富强,反而会实现它想要的反面——日本帝国主义的灭亡。这就是所谓日本战争的倒退。这种倒退,加上日本是军事封建的帝国主义,就产生了日本战争的特殊的野蛮性。这样就会引起中国的阶级对立,日本和中国的对立,日本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对立。日本战争的倒退性和野蛮性是日本战争必然失败的主要原因。第三,日本战争虽然是在其强大的军事、经济和政治组织的基础上进行的,但也是在其固有缺点的基础上进行的。日本的军事、经济和政治组织虽然强大,但数量不足。日本是个比较小的国家,人力、军力、财力、物力都不足,经不起长时间的战争。日本统治者想从战争中解决这个难题,但也会达到他们想要的反面,也就是说,他们会发动战争来解决这个难题,结果会因为战争而增加困难,战争甚至会消耗掉它原有的东西。最后,第四,日本虽然可以得到国际法西斯国家的援助,但同时也不能不遇到一个超过其国际援助力量的国际反对力量。这后一种力量会逐渐壮大,不仅会抵消前者的援助力量,还会对日本自身形成压力。这是不义而无奈的规律,来源于日本战争的性质。总的来说,日本的强在于战力强,弱在于战争的倒退性和野蛮性,人力物力不足,在国际局势中得不到帮助。这些都是日本的特点。中国:第一,我们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从鸦片战争⑽、太平天国⑾、戊戌变法⑿、辛亥革命⑿到北伐战争,一切旨在解除半殖民地半封建地位的革命的或改良的运动,都遭到了严重的挫折,所以仍然保留了这种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地位。我们还是一个弱国,在军事实力、经济实力、政治组织上都不如敌人。战争的不可避免性和中国不能迅速取胜,都有这方面的依据。其次,然而中国近百年的解放运动积累至今,不同于任何一个历史时期。内外各种反对势力给了解放运动严重的挫折,但同时也锻炼了中国人民。中国的军事、经济、政治、文化虽然不如今天的日本强大,但与中国本身相比,它比任何一个历史时期都有更多的进步因素。中国* * *和他领导下的军队,就是这种进步因素的代表。正是在这种进步的基础上,中国今天的解放战争获得了持久战和最后胜利的可能。中国是一个正在崛起的国家,与日本帝国主义的衰落状态正好相反。中国战争是进步的,从这种进步中产生了中国战争的正义性。因为这场战争是正义的,它能唤起全国的团结,唤起敌国人民的同情,赢得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援助。第三,中国是一个非常大的国家,幅员辽阔,资源丰富,人口众多,兵员众多,可以支撑一场长期的战争。这是与日本的另一个相反的对比。最后,第四,中国战争的进步和正义所产生的巨大的国际援助与日本人缺乏帮助正好相反。总的来说,中国的弱在于战力弱,而强在于战争的进步性和正义性,现在又是大国,在国际形势上帮了大忙。这些都是中国的特色。这样,日本的军事实力、经济实力、政治组织强大,但战争是倒退的、野蛮的,人力物力不足,国际形势不利。相反,中国的军事实力、经济实力和政治组织相对较弱。但它处于进步时代,它的战争是进步的、正义的,拥有大国的条件足以支撑持久战。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会帮助中国。这是中日战争矛盾的基本特征。这些特点规定和规定了双方的一切政治政策和军事战略战术,规定和规定了战争的持久性和最后的胜利属于中国,而不属于日本人。战争就是这些特征的游戏。这些特征在战争期间会根据其性质发生变化,一切都将从这里发生。这些特点其实是存在的,并不是捏造出来骗人的;它是战争的所有基本要素,而不是不完整的片段;它落实在双方所有的大事小事和所有的运作阶段,不是可有可无的。如果你在观察甲午战争时忘记了这些特点,那你就错了。哪怕一次拿了一些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