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科技人物的历史研究与谨慎的边界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老一辈地质学家是中国地质学发展的亲历者和见证者。他们或海外留学生从世界一流的学术大师回国后,成为地质学科和学术理论的奠基人和领导者。或成长于中国并推动中国地质事业发展,在教育、地质勘探、学术研究等领域做出突出贡献。地质科技人物史研究以他们的学术成长经历为基础,真实地反映了他们的学习历史、师徒关系、工作经历、学术研究和主要成就,将生动地丰富我国地质科技发展史,弘扬和发展学术传统,从而为准确把握地质科学未来发展方向提供参考。深入研究他们学术思想形成、发展、成熟的全过程,探索他们取得重大科技成果的历程、方法、关键节点和关键因素,解剖他们成功攀登科学高峰的社会环境、科研工作条件、文化氛围和物质基础,进而探索我国地质学科和事业的发展规律、科技人才的成长规律、学术传统的学术继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地质史专业委员会翟雨生主任在《地质史丛书5 (2009)》序言中指出:地质史研究会自1980成立以来,一直以地质人物史为史学研究的重点,“努力探索人物学术思想和学术道路的深邃境界,使人物研究更加深入和理性”。这是人民历史研究的正确方向。出版了这方面的传记和编年史,也论述了先驱者在重大地质成就和制度建设方面的事迹和贡献,以铭记和纪念前人的成就;更出版了一批资深学者的文集,系统地收集了他们的学术著作、一些未公开的手稿、文献和照片,使这些人物的人生历程得到了生动的展示,为人物史的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一,借人讲故事,借故事讲历史
中国有传记的历史传承,《史记》开创了一种传记文体,包括皇帝和各种人物的传记。但是,一个二十四年的历史可以称之为与科技有关的人,几乎找不到踪迹。科学家传记或科技人才史在中国还是一门年轻的分支学科。特别是善于用严格的学术梳理来阐释人物的学术和学术道路的作品少之又少;但他们的成就、德行、思想、人格,都将为后世学者展现深刻的人生智慧,引导我们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和价值,激励后人在学术道路上奋进。这是该园值得进一步探索和学术史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李四光、黄、丁文江、翁、谢等。取得了优秀的研究成果。他们不仅是中国地质学的奠基人、早期地质机构的创建者和地质事业的领导者,也是他们投身地质研究的时代,是20世纪初中国由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变的时代。除丁文江外,他们都是欢迎新中国的,为新中国的地质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所以借人讲故事,讲故事,是研究人的历史的主要途径。
2012科学出版社出版马等人主编的《李四光及其时代》一书。收集到的李四光与其他人物的书信是史料,是考证李四光生平事迹的准确史实。特别难得的是,很多著名作家的手迹都有发表,弥足珍贵。《李四光传》(陈群等著,1984,人民出版社)和《李四光年表补编》1889 ~ 1971(马等著,2011,地质出版社)等研究资料。
因此,以李四光研究为例,做一个简要的表示。李四光只有16岁,在日本留学时成为同盟会创始成员。22岁(1911+10)参加武昌起义,任湖北军政府财政科科员(后任工业署署长)。袁世凯窃取革命成果后,愤然辞职,24岁赴英留学,先学采矿,后学地质。他以《中国地质学》为题的论文获得了伯明翰大学自然科学硕士学位。他在学位论文中写下了这样的话:“今天,我们要求新一代炎黄子孙认识到他们的责任,也许还不算太晚”。李四光参加革命和选择地质,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中华民族复兴息息相关。
李四光对我国冰川学研究的贡献在很多文章中都有提及。我们整理了一些史料来表达学者们学术思想和方法的渊源。李四光本人在《长江流域第四纪冰期》(1933)一文中披露,他对研究冰川的兴趣源于家乡传说中的巨石——“大牛石”(当地传说这块巨石是天上金牛座的下界,上帝留下来赶走金牛座)。他才12岁,给它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是片麻岩巨石,留在江汉平原的冰川巨石中。在英国留学后,他去了欧洲考察阿尔卑斯山的冰川地质。1921年,他带领北京大学地质系的学生在河北沙河县沙源岭和山西大同口泉发现了冰川巨砾(有划痕的巨大卵石)、U型山谷和光滑的孤丘,从而证实了中国第四纪冰川活动的存在。当他把这些材料带回北京时,他在中国地质学会第三届年会上报告了这些发现(1922)。瑞典学者安特生和加拿大学者D·布莱克都表示怀疑,甚至断言中国纬度太低(与阿尔卑斯山相比)在第四纪不可能形成冰川。后来,李四光在《地质学家在科学战线上的所作所为》的演讲中,用“他轻蔑地笑了”来形容那一刻的情景。1931年夏天,李四光带领北京大学地质系学生到江西庐山实习,对庐山冰川遗迹进行了三次研究。从遗留的冰川沉积和冰川运动痕迹,到地形地貌,划分了鄱阳、金井、木楼三个冰期并考证了其时代,从而奠定了李四光作为中国第四纪冰川学研究第一人的学术地位。1922年,当李四光在《英国地质杂志》(V.59,No.1)上用英文发表了《中国北方neoid的冰川遗迹》一文。P14 ~ 21),第四纪大冰盖理论在国际地学界仍有争议。他在文章中说:“。1940年,他在华南考察时,再次写了一篇论文《鄂西、川东、桂西、桂北第四纪冰川现象概述》。这些史实表明,作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他在科学问题面前是勇敢而严谨的。1941年,美国学者迪特拉(引自周耀华《庐山第四纪冰川三辩》,1972,尹培基主编,地质出版社出版)证实中国存在第四纪冰川。1942年9月,李四光在《科学工作的几个基本问题》一文中说:“做科学工作的人,首先要有勇气和毅力...只有大声说话,世界上才有你立足的地方”。他还说:“言而无行,行而无行,用力不准,都不是科学精神”(1942,《建筑研究》第8卷第1期)。以上引用的史料,大致勾勒了我国李四光冰川学的学术研究历程。
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成立于1958,李四光为首任主任委员。1959年,他已经70岁了,还在北京西山磨地口、八大处、香山、潭柘寺等地考察冰川遗迹,三次观测到三家店东北隆恩寺以南山坡上的冰滑擦痕。如果从李四光开创的中国冰川学出发,可以进一步梳理地质历史中的冰川堆积。如1923年,李四光考察三峡地质,确定了最古老的“南沱冰碛”(新元古代,约650-740 Ma前),中国冰川研究者与现代冰川研究的关系,包括冰芯的气候学证据,转移到了冰上。因此,传记对历史的叙述不仅反映了时代,也是学科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还要引用李四光早年写的一首新体诗《铁锥颂》,出自《编年史续编》,发表于6月5438+092165438+10月9日《北大学报》。全文如下:“山雄伟,水漩。多么精致的世界。再过一百万年,只剩下几堆尘土和灰烬。这是一个谜。破谜靠我的铁锥。工作归工作,别输了,今天一定要立碑。还要治疗谁?!"。地质学中有很多“奥秘”。李四光对中国第四纪冰川之谜的解答,无疑是一座巍峨的科学丰碑。我们认为,人民史研究要通过史实、学术记录(本人或同时代人的学术评价)和各种史料,还原人民科学的全貌和攻关过程,从而写出前人的科学风格和学术传承。
第二,历史的形势,时代的潮流。
每个人物都生活在一定的时代,他的性格、情感、命运、行为都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但作为个人,他的学习、工作、生活经历,尤其是他的科学工作和科技贡献,不可能与时代一一对应。人的研究的魅力在于发现人才和他们的科学贡献之间的关系。每个时代,千变万化的个人性格和人生经历都是不同的。这种性格,尤其是工作经历和环境,让人物与众不同。如果不从研究人物的教育背景、工作经历,包括家庭和社会环境、性格和情感、个人经历、工作条件、对科学问题的兴趣等方面去探索方法和途径,就很难写出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个研究,怎么做。因此,研究人民史必须收集相当系统的资料,筛选与研究主题相关的史料,对史料之间的关系进行必要的梳理和有理有据的推理分析,合理地形成论证链,并在此基础上做出客观的评价。作为科技人物史的学术评价,应减少研究者自身的主观评价,多引用当代同行科学家的评价、学术观点和成果。
例如,高级地质学家翁文浩无疑是地质科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主持中国地质事业30余年,1926(前四年)任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1932创办清华大学地质系,是地质学科史上第一次建立燕山运动构造旋回。可以说,他在地质学领域取得了很多成就,民国时期中国地质事业的历史也与他息息相关。但他从1932进入政坛,到1949,任经济部长、行政院院长,1951回到新中国。他的历史经历使得对他的研究更多的是从民国人物的角度来研究他的人生轨迹。如著有《翁》( 1996,兰大出版社)和《翁年谱》(2005,山东教育出版社),唐著有《翁年谱》(1989,中国科技史料,10第4卷),著有《翁年谱》。对翁的学术经历和历史背景进行了有价值的表述,并收集整理了大量作品。然而,关于他的学术贡献以及翁作为一个科学家和社会活动家在特定社会环境中的宏观角色和个性的研究仍然是粗略的和很少的。在民国时代,翁文浩的政治和社会地位明显高于李四光,但在地质领域,就个人成就和对地质科学的贡献而言,李四光应该是世界级的学术大师。这是由于大时代个人历史轨迹的不同。如1912获得国外博士学位的翁,这位最早的海归在地质科技领域的贡献必然有限。
第三,求实心态仔细观察边界。
科技人物史的研究主要以史料为基础。很多资深学者已经去世多年,或者背后抑郁,史料难觅。或者只有晚辈亲戚同学的回忆片段,有的虽相同却有不同看法;或者史料被重复引用,导致失真。这是人物史研究中的普遍现象。研究者有必要识别史料中的矛盾、混乱和错误,以获得关于大师和相关人物生平事迹的准确史实。完成从史料到史实的研究是第一步。作为学术人物,应着眼于学术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深入分析和探讨其学术成果,做到史料与学术贡献相衔接,真实反映前辈学者学术研究活动的轨迹、关键节点和重要科学资料,体现其学术成果的科学意义。这样可以丰富我国地质科技发展的史料,发扬学术传统。
作为一门研究人民历史或传记写作的学科,合理构建史料的骨架是必要的。不同于编年体,先了解时代背景、工作环境、科研项目、地质调查收获、国内外同类研究概况,再仔细讨论分析、整理描述好人物的功过、学术思想的形成发展过程。研究者选取的人物,尤其是深入了解之后,往往会萌发对人物的喜爱和尊重,叙事风格也不可避免地带有强烈的感情。在这方面,研究者需要掌握情绪的度,客观冷静是历史研究者必备的素质之一。同时,在评价学术成果和贡献时,也需要适当的限制。科技人物的学术活动和贡献往往持续多年,体现在不同时期的学术专著和论文中。禁止将有关材料笼统分类或归入流水账。最好能透彻了解不同时期学术成果的关联性,从而理清学术发展成熟的过程。
应该说,研究地质科技人物的历史是相当困难的。不仅要深入理解专业性很强的学术研究成果,更要深入挖掘人物的学术思想。作为一个非专业的研究者,往往很难深入研究人物的人生智慧并做出判断。人民史研究的学术(学位)论文,应自始至终进行分析,先确立论文的框架,详细研究各章之间的逻辑关系。为了有血有肉的叙述,为了写出能打动人的生动人物,禁止列举学术活动和史料。尤其要注意利用好史料中的一些细节和小事,适当引入相关结构,以体现人物的思想和精神境界,使文笔流露出感情,妙趣横生。
以上是我们学习人民史和指导研究生学位论文的一些经验。请指正。
参考
[1]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史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大学地质史研究所。地质史系列。北京:地质出版社,2009。
王恒利,王子贤,李忠军。中国地质学家名录。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89。
[3]马,,马智。李四光编年史续。北京:地质出版社,2011。
[4]马,,马智。李四光和他的时代。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