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省回归后的变化。

台湾省10月25日回归中国,1945。

(1)经济复苏期(1949-1952)。

当时台湾人口激增,物价飞涨,工农业生产几乎停顿,军费占财政支出一半以上,人民生活困难,经济濒临崩溃。因此,台湾省当局采取了一系列旨在稳定社会和恢复经济的政策和措施,如土地改革、货币改革和外汇贸易管制,优先发展电力、化肥和纺织工业。20世纪50年代,台湾省农业发展迅速,年均增长4.7%。此外,从1950下半年开始,美国开始向台湾省提供经济援助,注入大量资金帮助台湾省恢复经济。到1952,台湾省经济基本恢复到二战前的最高水平。

(2)农业辅助工人的发展时期(1952-196O年)。

当时台湾省经济基本以农业为主,劳动力过剩,对外贸易和国际收支严重逆差,外汇极度短缺。由于收入低,人们无法消费进口工业品。在稳定中求发展的指导思想下,台湾省政府确定了以农养工、以工促农的方针。土地改革促进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产品及其加工品在出口总额中的比重很高,1.957年达到71.5%,成为创汇主力。台湾省当局还通过以肥换粮、强制收购等不平等交换方式获取利润,并转移到工业部门。行业方面,重点是资金需求少、技术要求低、建设周期短的民生行业。国产替代进口以适应岛内消费水平,节省外汇开支,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减轻就业压力。形成了糖、茶、菠萝、香茅油等农副产品加工业和水泥、玻璃、木制品、造纸、化肥、纺织、食用油、面粉、塑料原料及制品、人造纤维、自行车、缝纫机、家用电器等进口替代产业。

(3)外向型经济发展时期(1960-1986)。

由于台湾省市场狭小,当时替代产业进口产品的市场已经饱和,如果继续发展,会导致经济后劲不足。台湾省抓住当时国际分工变化的机遇,利用低工资的国际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加工出口产业,促进经济发展,先后修改或制定了旨在促进出口的政策措施,如改革外汇贸易、实施《鼓励投资条例》、鼓励民间储蓄、给予出口厂商税收和融资优惠、设立出口加工区和保税仓库等。这一时期,外资在台湾省工业化和扩大出口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民营企业从进口替代转向出口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力军。台湾省企业从日本进口生产资料,向美国出口工业品,形成了生产上依赖日本、市场上依赖美国的三角贸易关系。台湾省的工业高速发展。从1963-1973,工业年均增长率高达18.3%,其中制造业年均增长率达到20.1%,工业产值占台湾省GDP的比重从1960年的26.9%上升到1973年的43.8%。工业品在出口贸易中的比重从1960年的32.3%上升到1973年的84.6%。至此,台湾省工业建立了以出口加工区为基础,以纺织、家电等加工业为核心的工业支柱,促进了经济发展。

(4)经济转型时期(1986年以来)。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台湾省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新台币兑美元汇率大幅升值,工资也大幅上涨,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出口产业逐渐失去比较利益和优势,导致民间投资意愿低迷,经济发展陷入困境。为此,台湾省当局在1986中提出了经济转型的自由化、国际化和制度化,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市场经济机制,把产业升级和拓展美国以外的外贸市场作为主要调整内容,确定了通信、信息、消费电子、半导体、精密仪器及自动化、航空航天、先进材料、特殊化学品和药品、医疗保健和污染防治等十大新兴产业作为支柱产业。经过近10年的经济转型,台湾省经济在自由化和国际化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产业升级也初见成效。目前,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在制造业中的比重已达61.5%,其中信息产业发展尤为突出,产值已跻身世界前列。台湾省出口市场的重心逐渐从欧美转向亚洲。对美出口占比从1984的48.8%下降到1995的23.7%,对亚洲出口占比从1998的32.8%上升到1995的52.6%。出口产品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电子、信息、机械、电机、交通运输产品占出口总额的50%以上。对外投资大幅增长,开始成为资本净输出地区,累计到1995,对外投资约300亿美元。在此期间,台湾省与中国大陆和香港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台湾省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总结如下:

(一)得益于美国的大量经济援助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发展。美国从自身战略利益出发,从1950到1965向台湾省提供了* * * 15亿美元的经济援助。15期间,“美援平均约占台湾省投资总额的34%,从而弥补了台湾省商品和服务盈余的91%”。美国对台湾省的经济援助不仅限于资金或物资,还包括军事援助、低息贷款、直接投资、技术转让和人才支持。美国的援助对台湾省的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台湾省学者认为,如果没有美国的援助,“台湾省的经济至少会落后现在20-30年”。此外,西方国家在20世纪60-70年代的战后经济繁荣为台湾省发展外向型经济提供了巨大的市场。

(2)从祖国大陆带来的财产和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国民党统治集团撤退到台湾省时,从上海向台湾省运送了80万两黄金和大量银元、美元。孔、宋家族向美国花旗、大众等银行转账20亿美元,带去了一大批金融人才。这些资金和人才在台湾省的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国民党统治集团还向台湾省运送了大量机器设备。

(3)台湾省人对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台湾省人民勤劳、节俭、勤劳,为台湾省提高储蓄率筹集资金、开拓国际市场做出了巨大贡献。农民在工业化过程中做出了牺牲,中小企业成为出口贸易的主角。

(4)台湾省当局制定了以稳定求发展等经济政策。比如在发展战略上,先发展农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再发展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先发展进口替代产业,再发展出口导向型产业,较好地结合了台湾省的实际情况,有效利用了国际经济环境变化的机遇。

(5)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对台湾省的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十几年来,两岸经济交流合作达到一定规模,互补互利的局面正在形成。中国大陆已成为台湾省经济发展的腹地。台湾省每年从两岸贸易中获得巨额顺差,保证了贸易收支平衡,提高了在岛内的投资能力。大量台湾省劳动密集型企业到大陆投资,缓解了他们在岛内发展的困难,有利于台湾省产业转型升级,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的成长。大陆在台湾省出口中份额的增加,减少了台湾省对美国市场的过度依赖,对台湾省经济的稳定也起到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