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锅的历史

解释铜锅:古代计时的泄露。用铜锅数水滴漏的时间。唐雯·听云《鸡鸣之歌》出处:“铜锅漏梦,宝马尘主不明。”漏壶是中国一种古老的时计。中国最完整的团滴铸于元代仁宗祐三年(公元1316)。全组由四个放置在台阶上的漏壶组成。最上面一层叫日式茶壶,高75.5厘米,外径74厘米,内径68.2厘米,底径60厘米。第二层叫月壶,高58.5厘米,外径59.5厘米,内径54.5厘米,底径53厘米。第三层叫星壶,高55.4厘米,外径565,438+0厘米,内径44厘米,底径39厘米。底层叫壶,高75cm,外径38.5cm,内径32cm,底径31cm。每个壶都有一个铜盖,一把铜尺插在接壶的铜盖中央。铜尺长66.5厘米,尺上刻有12小时的刻度。从下到上依次是子、丑、寅、卯、辰、巳、午、卫、申、酉、亥。铜尺前面插着一把木制的浮剑,木剑的下端是一块叫做直板的木板。水沿着水龙头从日水壶滴下,接收水壶的水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加,浮剑逐渐上升,从而读出时间。铜尺长66.5厘米,尺上刻有12小时的刻度。从下到上依次是子、丑、寅、卯、辰、巳、午、卫、申、酉、戌、亥。沙漏是一种计时工具,也叫沙钟。由于漏壶中的水不受温度影响,对于计时的准确性来说难度更大,用水银做动力也不经济,于是用一种新材料——细沙来代替水和水银。沙钟由上下两个相同的瓶子组成,中间用一个小口连接。上瓶的细沙通过中间喷嘴慢慢流入下瓶,使上瓶的细沙平面逐渐减小,瓶的时间刻度就能显示时间。这个沙钟的好处是两面都可以用,翻过来的时候,下半部分可以作为上半部分继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