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春节要燃放烟花爆竹?

如果说过年放鞭炮的传统,大概可以追溯到太古代,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了“年”字。

甲骨文碑林中有这样一句话:“一年大约是一年中所有谷物的成熟期。”

也就是说,早在那个时候,人们就认为“年”是一个谷物成熟的周期,当这个周期完成后,就称之为“年”。

那么太古代的“年”从何而来?

在这个世界上,有这样一个流传至今的神话传说。

据说很久以前,在森林深处住着一只叫“年”的怪物。这个怪物头上有长长的触须和一对锋利的牙齿。它有一双凶狠的眼睛和凶猛的天性。

这种怪物常年生活在海底或者树林里,只有在除夕夜才出来。

它喜欢跑到村子里去伤人。后来人们看到了,就到处逃命。如果他们抓不到人,就只能抓人养的家禽。人们的房子被它毁坏,所有的家禽都被吃光了。

后来除夕夜,年一出来,人们只能带着家人,牵着牛羊逃命。

有一年,在一个叫桃花村的地方,人们急匆匆地带着孩子逃命,却看到村子里突然一片混乱。

这时,村口来了一个乞丐。虽然他穿得像个乞丐,但他手里拿着拐杖,满头银发,气度不凡。

但此时村民都在逃命。谁在乎一个乞丐有没有气度?

这时,村子东边的一位老妇人注意到了这个乞丐。她太老了,跑不动了。年兽来了,她只好关好门窗,求救。

老妇人看到乞丐,给了他一些食物,并好心地告诉他,怪物来了,所以她赶紧到山上躲起来。

乞丐听后并没有惊慌,而是平静地说:“如果我婆婆肯让我在这里住一晚,我保证把这个怪物赶走。”

老婆婆心里叹了口气。她不认为一个乞丐真的能赶走怪物,但她觉得他很可怜,同意让他过夜。

等到半夜,随着一声大吼,年兽真的进村了,只见这个大怪物在漆黑的村子里溜达,村子里没有一点声音,连鸟兽都不见了。

然后它把目光转向村头的老婆婆家,大叫一声冲进院子。

年兽注意到了老妇人的房子,因为它非常不同。不仅在家门口贴了红纸,还挂了明晃晃的灯笼,屋内灯火通明。

年兽正纳闷,院子里突然传来“噼里啪啦”的响声。年兽顿时吓了一跳,浑身颤抖,不敢再往前走一步。

就在这时,房子的门开了,我看到一个满头银发的老人站在房间里笑。他的身上披着一件红袍,一点也不害怕。

年兽看到这一幕,立刻扭头就走。

第二天人们回到村子时,发现这次没有破坏的痕迹,老婆婆安然无恙。当他们问的时候,他们突然意识到:

原来那年动物怕红色的东西,也怕火怕噪音!

从此,每到除夕,家家户户都会穿上新的红衣服,在门上贴上红纸,烧竹子发出响声,从而赶走年兽。

当然,传说归传说,年兽只是存在于神话中的故事。到目前为止,人们还没有发现任何类似年兽的动物,这说明年兽和龙一样,都是人发明的。

然后原来所谓的“年兽”是个传说。除夕放鞭炮这些行为是什么时候开始流行的?

古籍中确实记载了“年”的起源,但与年兽无关。

在《尔雅·石天》中,有这样的记载:“哉,岁也。隋、斯、年,唐载。”

这句话很难理解,但晋代风水大师郭璞给出了这样的解释:“岁,取一年星一次;祭祀,取四季一终;一年,取一颗成熟的谷粒;载,带着东西最终重新开始”。

其实说白了,人们认为一年是谷物生长的周期,是一个新的交替过程。

在中国历史上,其实“放鞭炮”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只是当时没有火药,近代也没有普遍的鞭炮,而是鞭炮。

最早的鞭炮记录出现在春秋时期。人们认为把鞭炮扔进火盆里燃烧会发出声音,可以赶走“山魈”。

南北朝时,《荆楚纪年》中也有记载:“正月初一,鸡啼,庭前放鞭炮,避邪。”

这句话记载了正月初一,在院子里放鞭炮的目的是为了赶走山里的恶鬼。据说有一种动物不怕人不怕火,总喜欢出来攻击人类。

于是人们在除夕夜点燃竹子,让它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这种动物就不敢靠近了,于是人们给它起名叫杉杉。其实这个记录如果细细品味,和《兽年》有异曲同工之妙。

唐朝的时候,各地开始发生瘟疫,一个叫李天的人想了一个办法。

他把硝石放进竹筒里,然后点燃了它。我看到装硝石的竹筒不仅爆炸的声音更大,而且爆炸的时候还冒烟。

这些烟散到空中,实际上驱散了半空中的瘴气,当地的瘟疫实际上得到了控制。这就是“鞭炮”的雏形。

后来,随着火药的出现,人们为了增加噪音、燃烧时间和烟雾,在竹筒中放入石炭酸和硫磺。

鞭炮演变成了“爆炸阵”。

到了宋代,人们开始用纸筒代替竹筒。装上火药后,用麻绳串成一串,做了一个全新的爆炸战。人们称之为“织枪”。随着时代的演变,“鞭炮”一词应运而生。

之后,人们习惯在除夕夜燃放这串鞭炮。明清时期,人口迅速增长,许多民间文化逐渐在民间传播。

燃放鞭炮逐渐成为人们的主流娱乐活动。人们不仅仅局限于在过年的时候放鞭炮,在普通的节日里也会放鞭炮,比如元旦,中秋节,结婚,或者是成名的时候,为了得到一些好的结果。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现代社会,鞭炮演变成了许多样式。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放鞭炮,有的孩子会买各种烟花。新年就在这样欢乐的鞭炮声中度过了。

然而,就在几年前,因为某些原因,城市里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第一,因为现代人住在楼房里,人口密集,烟花有很多潜在的危险。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

此外,燃放烟花不仅会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还会造成噪音污染、光污染等。留下的一些残渣会进入废品回收站或者直接渗入土地。

废品回收后再利用。这个时候烟花爆竹留下的一些化学物质肯定不好处理,留在土地里的残留物也会对土壤质量和水质造成灾害。

总之,经过各方面的考虑,国家决定禁止燃放鞭炮。

不过,这个传统既然流传了两千多年,肯定有一定的道理。任何时候都不要低估我们祖先的智慧。

燃放鞭炮不仅是一种文化习俗,更蕴含着科学道理。

众所周知,鞭炮含有硫磺,具有抗病毒的作用。鞭炮燃放时会产生大量烟雾,可能会消除一些待开发的瘟疫。

在我国历史上的很多朝代,瘟疫一直是一个可怕的存在,而用硫磺放鞭炮确实可以驱散一些瘴气,有效遏制瘟疫的传播。

此外,因为红色可以振奋人们的精神,缓解抑郁的情绪,所以人们应该在新年贴红色的对联,穿红色的衣服,甚至燃放鞭炮。

鞭炮声可以驱走人们内心的压力和焦虑。当人们听到鞭炮的声音时,他们也会感到无忧无虑。他们忙了整整一年,该是放松休息的时候了。

放鞭炮,作为中国人特有的习俗,现在已经被禁止了,但是很多人的观念一时半会儿也改变不了。

然而,为了我们的环境,为了防止烟花爆竹引起的火灾或伤害,我们也应该遵循相应的国家政策,为了我们的人身安全,为了环境不会被进一步污染。

虽然现在不能燃放鞭炮,但不代表年味没了。中华民族还有很多优秀的传统,比如舞狮,还有很多民间表演,也是人们放松的方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