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都记载在史书里。你相信历史书上记载的历史吗?为什么?
史书以《二十四史》为蓝本,历代的档案都是后人编的,让现在的世界成为国家大事和文化节。所谓正史,嘉辉有三种认识:一是“班马皆有计”(《隋书?《经籍志》,这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凡未经陈审,则知其不滥”(《四库全书》),即官编或朝廷认可;第三,公正不偏。笔有千秋,编者绝对是当代的大学者。他们日以继夜地整理府库珍宝、公私书信、考察遗物、实地探访,个个小心翼翼。谁敢拿自己的脑袋开玩笑,谁敢给后人留下骂名?重大事件脉搏清晰,重要人物准确有据,其史料价值无可替代。
能流传下来的史书,都是经过百余代学者检验的。如果我们不相信,我们应该相信什么?至于不相信,其实是给专业历史学家看的,不相信是有门槛的。所谓不相信,其实只是历史学家对一些具体内容的质疑和证明。
二十四史,3229卷,4700多万字,远非人们所能做到的驾轻就熟。很多学者都浸淫了几十年特定时代的文献,对相关考古项目的进展也非常熟悉。所以他们会发现自己在史书上的矛盾和文献之间的矛盾,从而对一些内容提出质疑,选择好的。这不是对史书所记载历史的怀疑,而是对编者处理史料不当的一次纠偏。历史是一门材料科学,每一部古籍的史料,包括笔记、小说、文学作品,都有其独特的史料价值,更何况是史书。
判断史书的某些细节是否真实,不能预设前提,不仅要弄清相关史料和编者的真实意图,还要不断获得古人的思维,排斥自己的主观臆断;也需要在同类材料的对比中发现真相。某种程度上,读历史就是法官的审判。原告、被告、证词、证据都摆在桌面上,详细审查后真相就会水落石出。由于史料的缺乏,很多历史可能永远没有真相。
读历史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改变自己的过程。现实生活中,很多地方把历史文化当成金矿,让历史名人为自己的钱包服务,满足自己的地方虚荣心。这并不是史书不可信,而是贪欲和名声丢了。比如网上总喜欢制造“耕田”的纠纷。《后汉书》记载,公元前207年正月,曹操和张绣在宛城交战。三国的历史可以在这一年出版,当时诸葛玄的叔叔去荆州投刘表西征,诸葛亮在197年把家中的龙钟堆送给了刘备。李道元(今泌阳)作为北魏庐阳太守兼东荆州刺史,是当时的南阳刺史,详细记录了甘水的各种风光,引用了以前的各种史料,在襄阳隆中载入了诸葛亮隐居汉水的今天。南阳武侯祠建于元代。《列子》中的“耕南阳”是指南阳县宛城(今南阳市宛城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