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的历史沿革

郯城县历史悠久,氏族社会末期,就有人在境内定居。时为“东夷”之地,泰氏为东夷著名酋长,邵氏为黄帝族向东发展的一支,称为“燕”地。周峰的燕国首领在这里被称为燕国,后来演变成了谭国。春秋时期,谭属鲁,这就是“谭子对鲁”和“孔子研究谭子”的原因。战国时期(约公元前414年),为越国所灭。秦置郯郡,后改名东海郡,设郯郡,属徐州刺史部,由郡、县、刺史部管辖。唐六年,贞观撤县至下邳,元和复职。这才有了“郯城”县的名号,不久就被救入临沂。元末复置郯城县。明清以后,县域变了,但县名没变。建国后,属临沂地区。1994 165438+10月10,撤销杨集乡、黄山乡,设立杨集镇、黄山镇。1995 65438+2月18、撤销高峰头、庙山镇,成立高峰头镇、庙山镇。1996年7月3日,撤销尚钢乡、沙墩乡,设立尚钢镇、沙墩镇(郑路字[1996]第32号)。6月4日,1997,我们的家乡更名为清泉乡(郑路字[1997]第25号)。2000年,郯城县辖11个镇,11个乡。总人口,各乡镇人口:972268郯城镇109789马头镇47076中房镇53543李庄镇49664厝墩镇55078杨集镇49373黄山镇46965尚钢镇39835高峰头镇47396庙山镇43933沙墩镇46964胜利乡45645新村乡35654。38+076花园乡48083高车乡31709归昌乡36798大院子乡36963大尚庄乡24627十里乡40131归一乡36131清泉乡9685袁泉乡37704(按第五人口)单位:人)。2000年2月29日,十里乡、归义乡撤销,行政区域并入郯城镇。撤销大尚庄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红花乡;撤销清泉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袁泉乡;撤销高策乡,行政区划并入马头镇(郑路韩民字[2000]第95号)。即郯城县由11镇、11乡调整为11镇、6乡:郯城镇(归义乡、十里乡)、马头镇(高策乡)、冲坊镇。(括号内的乡镇合并)。截至2002年6月65438+2月31,郯城县辖11镇6乡。[编辑]

寻求收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