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固县教育
城固县自古以来教育就比较发达,有“士敦礼,守诗书”之称。北斗的代言人古力产生于东汉时期。宋崇宁二年(1103),县衙迁建此城,儒教于当年建立。明清时期的教育设施逐渐发展成多种多样,包括郡学(儒学)、社学、自修、书院、私塾、学堂等。学生多,科研参与者也多。从明朝文健四年(1402)到清末取消科举的504年,城固县平均2.6年,不到10年就出了一个秀才。在有记载的明清历史中,* *产生了51个进士,196个举人。
清末废除科举,民国初年提倡新学。但由于教育经费短缺,新学发展缓慢,民族办、村办、私塾长期存在,旧学、新学、教会学校并存。抗日战争以来,平、津、安等地的部分大学、中学迁至城固县,全国有西北大学、西北工学院、西北师范学院、中学等20余所,以县城为中心,辐射乡村,汇聚学者名人,推动了城固县教育的发展。抗战时期的城固,也被称为“抗战烽火中的教育圣地”。
1980后将逐步进行教育改革,调整学校布局。到1990,工矿区、城区随迁子女入学率达到98%;与1950相比,小学数量增长了74.5%,在校学生数量增长了4倍;中学数量增加了26.5倍,学生人数增加了27.4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