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父死,留鲁难”背后的逻辑,原来是齐造成的悲剧。

说起春秋时期的奸臣,恐怕无论如何清福都是名列前茅的。那句“庆符未死,鲁南未完”已经把庆符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它经常出现在有罪官员名单的首位。

那么,清福做了什么让他成为著名的历史罪人呢?

其实春秋乱世,36个弑君,52个亡国,弑君真的不算太罕见,但是庆父就有些特别了。他做了两次,吕公子、吕敏公两位君主都死在他手里。

即便如此,百年后的春秋时期,鲁国圣人孔子著书时,并没有记载庆祝父亲弑君的事件,只是提到了两位君主的死。孔子写春秋的时候,用的是大义灭亲的笔法。为什么孔子会愿意帮助这样一个弑君者隐藏自己的罪行?

首先,清福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篡位者,而是君主的合格继承人。

公元前662年,鲁庄公病重。当时他的妻子艾姜没有生下儿子,于是接班人的人选就落在了长子儿子般的身上。同时,按照当时的礼法,如果国君没有长子,那么作为鲁庄公的弟弟,前国君的长子,在礼仪上也是具有继承人资格的人选。

当时鲁庄公有四个兄弟。庄公和姬友支持公子,雅叔和庆府支持庆府。

这个时候,首先打破游戏规则的不是庆符,而是被后世称为贤臣的季之友。为了像儿子一样帮助上级,他甚至以君主的名义威胁叔叔的牙齿。他告诉叔叔,鲁庄公想让叔叔的牙齿死掉,如果叔叔自杀,家族还能保全。如果他不死,他的家人就会被牵扯进来,他的叔叔也要自杀,那么庆富的支持者就变得不那么像儿子了。不久,鲁庄公死了。

这时,庆富以一个受害者的身份出现了,但他当然知道他和姬友一起用了什么不光彩的手段逼死了他的叔叔。在政治斗争中,没有所谓的结束。作为新国王位置的有力争夺者,他要么坐以待毙,要么只能继续在斗争的漩涡中挣扎。

庆符和鲁庄公的妻子艾姜有一腿,于是他们密谋除掉儿子。后来清福找到了一个养马人叫易,他以前被人鞭打得像儿子一样,对儿子恨之入骨,于是清福唆使易杀了儿子。鲁庄公病逝才两个月,清福不急着自立为君。害怕被杀,他逃离鲁国,投靠陈。

然而,新君主卢民恭不同意清福的政治观点。史料中没有太多这方面的证据,但根据他们的身份,在齐的问题上应该是有分歧的。首先,我们来看卢民功。他的母亲是姜的叔叔,也就是说,当时的齐国君主是他的叔叔,所以他在政治上倾向于与齐国合作,甚至依附于齐国。

另一方面,青府与齐并无血缘关系,其父竟因而与夫人有染(作者注:这两人还是兄妹,与此相比,青府勾引大嫂的事就不算了= =)。事情被鲁桓公捅了,齐襄公怕事情败露,于是在入盟过程中派刺客杀死了鲁桓公,并在鲁桓公死后仍与文姜保持着不正当的乱伦关系。可以这么说。

但在这期间,清福显然不具备完全掌控国家大事的能力。鲁明公继位后不久,在古洛遇到了齐桓公。在此期间,卢民功要求安排将召回鲁国。齐桓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当然知道与庆符不和,召回他必然会给鲁带来不安定因素。一个统一强大的鲁国当然不符合齐国的利益,所以他帮助鲁明公把带回鲁国,把送回鲁国。

其次,“庆父之死,犹祸之身”这句话不是鲁国人说的,是齐国人说的。

庆富和姬友的矛盾不是秘密。双方势力在鲁针锋相对,大有一种风雨欲来之势。于是回国后,派去考察鲁。经过一段时间的暗访,很快摸清了情况,回到齐国报告说:“鲁难不为父庆。”

这句话可以有两种解释。首先,鲁国人民的苦难不会结束,直到清政府被移除。其实这种解释是虚伪的,这就好比美国人说要解放阿富汗和伊拉克人民争取自由一样。结果现在大家都看到了。

第二种解释是,如果不除掉庆符,鲁就会成为齐国称霸的麻烦。在我看来,这种解释更符合齐人的语境。

齐桓公没在意那么多。他的想法很简单。他问:鲁是否可取?他不关心鲁的内政,他要的是吞并鲁!

向暗示,鲁是一个大国,不是齐国一口就能吞掉的。还不如等他们自己乱了,这样鲁国的势力就衰落了,这才符合齐国的利益。

这当然是齐国的阴谋:恶霸以养乱为功。

于是后来清福暗中派人刺杀卢敏恭。在齐人的秘密运作下,鲁人愤怒地把矛头指向清福,清福只好逃到了聚安。这时,最终独揽大权的姬友想要被消灭。他用一大笔钱贿赂居安国君,要求驱逐清福。清福在文莱被迫靠水生活。

姬友采用了逼死他叔叔牙齿的套路。他派人告诉庆富,如果他愿意自杀,他的妻儿还是可以保全的。使者来到庆符身边,也不好说,就在门外哭。清福当然知道姬友的惯用伎俩,所以他干脆脱下衣服,在一棵树上吊死了。

庆符死后,扶植了以为代表的齐的利益代理人,在鲁建立了伪政府。经过这场自相残杀的混乱,曾经与齐国国力相当的鲁国再也无力与齐国抗衡,彻底沦为齐国的附庸。

有时候历史充满了讽刺。在这个“盗钩者惩盗国之臣”的混乱时代,接连刺杀两位君主的清父虽然算不上善类,但在当时的鲁人眼里其实也不算十恶不赦,而是因为齐国君主及其大臣的一句评论就要被列为奸臣;而先后逼死两兄弟的姬友,却在后人的悼词中被隐去,成了后人眼中的忠君。这不也是一件可悲的事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