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夫的电影评价

在人和事的选择上“巧妙”和“简单”

事实、内容和题材是纪录片的精髓。题材的选择决定了纪录片的基本价值系数。一个好的主题不仅应该具有普遍性,还应该具有典型性和现实性。对于纪录片来说,再完美的艺术形式也要依附于客观事实才有生命力。《船夫》里描述的故事,发生在65438年到0995年到2003年的三峡库区。导演的创作意图是在三峡工程建设期间大部分居民被迫搬迁的历史背景下,反映三峡人民的具体生活和生存状态,尽可能地反映这一巨大工程对他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影响。从这个主题来看,走进镜头的人一定有三峡厚重历史的尘埃,也会承载一段被淹没的历史的记忆和影像。

影片创作者别出心裁地选择了三峡库区淳朴的谭邦武一家作为录制原型,整部影片自始至终释放出浓浓的人文关怀氛围。影片的主要对象是谭邦武,他是当地为数不多的90多岁的船工,也是土生土长的三峡人。他是三峡历史变迁的亲历者和见证者,他的整个人生轨迹都风化成了三峡历史长河中的活化石。生活在一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里,谭邦武的二儿子和孙子作为三峡新一代居民的代表,在片中也有相当的记录。从对大事小情的处理和认知中,可以看到三代人不同观念和行为的碰撞,揭示出随着大环境和小环境的变化,三代人有着不同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在描写谭邦武老家具体事件的选择上,影片的创作者没有像往常一样出牌,选择了反映家庭生活现状的琐事进行简单的连锁组合。而是大胆地选择了“造船”和“刻碑文”这两个主轴进行编排,挖掘出大量的生活细节,共同形成了一个密集的叙事网络,使得影片的结构更加完善合理,人物形象更加生动丰富。

“巧妙”和“简单”的叙事风格

纪录片作为一种记录和表达人类历史的方式,最大的魅力在于它对现实生活的呈现。纪录片虽然必须以真实内容为基础,但也不排斥巧妙的叙事结构和层次。有句话说得好:“一部好的纪录片抵得上千言万语”。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纪录片是一种客观的、再现的、情节化的叙事方式,真诚面对现实,真实展现历史。

《船夫》的故事本身和镜头语言的运用都很简单,但这并不意味着叙事方式简单大胆。它摆脱了以往大多数纪录片的惯性思维和传统套路的束缚,通过“造船”、“题词”、“时代背景”三条线的交替,成功地在朴实无华的基调下创造了自己别出心裁的叙事优势。

1.叙事主线——“造船”。

三峡人从小就和船打交道。船是他们重要的交通工具,所有与外界的联系都依靠这艘小木船。可想而知,三峡人对这艘船的感情。影片以“造船”为主要情节主线,按照时间顺序,记录并呈现了从2002年谭邦武家族开始筹备造船到2003年第一次下水的全过程,并选取了这一时期的几个重要事件进行详细展现。如:讨论造船,设计方案,意见不合,达成默契又因资金不足被迫停工,第二对夫妻为钱争吵,老人教孙子航海,船造好后请戏班庆祝。通过这些看似繁琐的生活细节的积累,凸显了谭邦武一家乃至当地居民的执着、坚韧和淳朴善良。

2.叙事副线(感情线)-“题字”。

《铭》是电影的第二条主线,也是电影的情感线。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题字”在电影的剧情和结构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说《造船》为电影竖起了骨架,《铭文》为骨架增添了不少新鲜的血肉。

影片中,谭邦武老人有一个心愿,就是为亡妻立碑,希望他死后能与妻子长眠。影片详细记录了从老人和二儿子讨论纪念碑时的痛哭流涕,到竖立起来后合不拢嘴的咧着嘴笑的全过程。谭邦武生在深山,听惯了涛声,却不善言辞。仅仅通过他在造船过程中的寥寥数语,我们很难全面理解他坚韧不拔的性格和丰富的感情,而“刻碑文”这条情感线只是对主线的有益补充。影片中,老人的泪与笑,一次次深情的看着老伴的照片,一个人坐在山后沉思,其中蕴含的丰富厚重的情感和岁月沧桑的无奈,都在镜头前一一释放。

叙事辅助线——“时代背景线”

《船夫》的情节发生在一个特殊的背景下。因此,创作者在交替记录“造船”和“题字”的同时,不断运用蒙太奇剪辑手法进行时空转移,也就产生了第三条叙事线——“时代背景线”。解释了具体的环境,历史原因,主角每一次选择的动机等等。通过那些泛黄的图片,我们可以看到1995老人家庭的情况,1997官渡镇整体拆迁,165438+2003年10月8日三峡第一次截流,1年6月三峡蓄水。影片中,这条“时代背景线”与主线“造船”和副主线“铭文”巧妙交织,完成了从内容、形式、意义上的拓展和挖掘,同时让观者感受到明显的时代印记,从而产生强烈的* * *声。

第三,简单而巧妙的屏幕设计和声音的运用。

1.船夫的画面给人的第一印象是精致简单。它没有像现在很多新剪创作者那样,刻意让画面粗糙模糊,也没有刻意抖动镜头。全片《船夫》剪辑节奏比较慢,大量使用固定位置进行拍摄。图像简单、亲切,充满了凝重的质感。这幅看似纯粹的画面,其实贯穿着创作者强烈的人文关怀和审美意识,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视觉和情感冲击。比如影片中,谭邦武老人独自坐在夕阳下。虽然在剪影般的画面中,我们看不清他脸上的表情,但在这背光的黑暗中,我们能感受到他躁动不安的心境。再比如老人坐在竖立的纪念碑旁边,远处是三峡的水面。创作者刻意在同一个画面中运用前后虚实结合的手法,向观众传达历史与人生选择的艰难与痛苦,这一点也不错。

2.巧妙运用特殊的象征性图片。在《船夫》中,有很多谭邦武妻子的照片,现代的汽船,意味深长的纤维痕迹等等。每一次这些象征性的东西出现在影片中,创作者都是用同样的光影、角度、场景来进行声画结合。以索道上的纤维痕为例。每一次出现,创作者都用特写或特写,试图突出其沉重感和背后的深意。印象最深的是大坝蓄水时逐渐被淹没的纤维痕迹。这一刻,纤痕成了整个三峡历史的缩影,承载了无数三峡船工的人生轨迹。当谭邦武老人站在一旁,目睹纤痕被水淹没的一幕,我们可以想象他的依恋和无奈。在这里,纤维痕迹巧妙地烘托了主题,展现了主角的内心情感世界,可谓是影片的点睛之笔。

3.声音和实际声音的处理。纪录片讲究音响和实际声音的运用,还原真实的生活品质,所以音乐的选择需要慎重考虑。在《影像的艺术》中,翟德尔把电视和电影声音的作用概括为:(1)提供主要或附加信息;(2)创造情调和审美能量;(3)补充屏幕事件的韵律结构。在船夫身上,这三种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在《老人的沉思与回忆》的剧情中,每一次情感音乐的出场,都可谓准确而恰到好处。其中《船夫之歌》给人一种淳朴可亲的原生态感觉,是本片中重要的音乐记谱法,由谭邦武和他的儿孙分别演唱。不同人的解读承载着不同的含义,但都体现了划船的精神,体现了一种生活状态的传承和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