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历史雕塑作品
到了安国寺,看到大门紧锁,非常失落。毕竟我跑了几百里路就是为了看寺庙。但看到山门周围的环境,我很快调整了心态,因为山门上的石雕足够我兴奋一阵子了。
寺前竖立的“国宝”碑,短短几年间已失去了所有的颜色和字迹。不知道是不是为了增加简洁的感觉故意这样做的。
山门前有一对石狮,东边的狮子在滚绣球,一看就是公狮。西部的狮子正在哺育幼狮。乍一看像是一个含辛茹苦的母亲。两只狮子的颜色也有很大不同,东边的公狮是青灰色,保存完好。另一方面,西部的母狮是红棕色的,脸上有外伤。
山门是单檐硬顶建筑,正门在中间,耳门在两边。正门上方的屋顶有明显的翻新痕迹。“安国寺”的牌匾,从颜色上来说,这几年又挂了一次。
新牌匾后,飞檐上方有一块嵌于石砖的石匾,上书“湘云杰才”,寓意吉祥,刻于清代嘉庆年间。
中间的门是正门,也叫“空门”。一般有未了之事的人尽量不要去。大门是木制的,商店的顶部是动物的形状。门环刚好穿过动物的鼻子中间。
正门两侧有两个砖雕图案,分别雕有麒麟、鹿、凤、鹤。它们雕刻精美,引人入胜。
西耳门前有两块抱鼓石,是我在安国寺见过的唯一一对抱鼓石。好像已经好几年了。也许我有一种“佛教的宿命”。就在我要离开的时候,临时养老院的阿姨从村里缓缓走来,为我打开了一扇“佛门”,让我可以继续领略安国寺的沧桑。
姑姑开了东耳门,所以进去第一眼看到的就是这座古建筑。我姑姑说是“钟鼓楼”,我真的是她说了才知道的。她讲完后,我立刻判断出是钟楼,因为晨钟暮鼓响,而这座楼又在太阳从东方升起的地方,所以无疑是钟楼。
钟楼前有一对石狮子。它们虽小,饱经风霜,但在形式和精神上依然存在,仿佛能洞察历史沧桑。
庙里散落着很多石碑。我阿姨说,以前到处都是,占地方太多,所以都被清理出去了。这让那些以石碑为宝的地方感到尴尬。
整个安国寺沿中轴线从入口开始,总* * *是四个院落。这第一个大厅是钟楼东部的天王殿。里面供奉的主佛是弥勒佛。上面的屋顶是硬顶,也翻新过。天王庙后墙上嵌有一块石碑。虽已残破,但“大明嘉靖”四个字清晰可辨,用以记载捐修功德。
安国寺又被称为“刘力寺”,它的名字来自这个第二庭院的主要大厅“大雄宝殿”。绿色琉璃瓦遮顶,飞檐走壁,百兽套装相当精致,可惜没有长焦,无法达到效果。此殿为山顶单檐歇息建筑,建筑水平为全寺最高。
大雄宝殿朱门之上有木雕,宝殿前后遍布砖雕。雕刻精美,象征着美丽。
三院主体建筑为“童渊宝殿”,殿内“大师”为观音菩萨,殿前左右两侧有高浮雕,用玻璃罩钉牢。
第四个庭院被一堵火墙隔开,这是安国寺最精彩的部分。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四壁各有一对大砖雕,中间有一座经楼。
东南面雕刻的是一幅龙的图画,上面覆盖着云纹。让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为什么这条龙在当时是雕在墙的中间,而不是像其他三面那样把整面墙都遮住。
西南方刻的是一幅独角兽的图画,只见它飞着,把头转向后方。可能是阳光照射少的原因吧。这件砖雕保存得最好。
中间是寺庙门楼。听说还能涨。以前是用来藏经的,相当于“藏经楼”。从上到下,没有一处不是雕琢的。南面的门楼雕有龙虎五瑞图,雕刻精美,令人印象深刻。
穿过寺楼通往庭院的走廊里还嵌着一块石碑,是明代隆庆四年写的关于重修瑞云山安国寺火墙的诗句。只有从这块石碑上,人们才知道这堵墙叫做火墙。
寺庙从门楼北面穿过,充满了复杂的美。顶部重檐被树木遮挡,下方石飞檐高悬,木拱门排列有序。砖雕部分更是错落有致,栩栩如生。
西北的火墙雕象和西南的很像,也是麒麟的背影。不同的是,它呈现的是跪姿。
东北的火壁雕受损最严重,很多细节缺失,但不太好猜测雕出来的兽是麒麟还是别的什么。
院内第四座建筑是“毗卢殿”,供奉着达摩佛“毗卢真纳佛”。硬顶建筑的屋顶看起来和前面的“天王殿”、“童渊殿”几乎一样,是现代古建筑修缮的痛点。古人修心,所以修得越虔诚越好。现在只要修得像古建筑一样,都是一样的。
毗卢殿最值得称道的地方是它的木雕,从斗拱到雀替再到朱门,都是在木头上开花,显示出极高的雕刻程度。
当然,毗卢殿的石柱上也有很多可看的,尤其是须弥山的柱基上,担子角上雕刻着“小心思”,十分赏心悦目。
阿姨家有事,在安国寺呆了不到一个小时,舍不得走。中间有一个疑问,就是在寺里没有看到主持寺庙工作的和尚,也问过医院的阿姨。她说有一个,但是我不确定去哪里。突然觉得这深山古寺有说不出的凄凉。如果没有良好的交通条件,这里注定是熙熙攘攘的,但六净不是佛教应该追求的吗?
三门峡博物馆,寻找失落的陕州,有多少三门峡人还记得?
三门峡郭博物馆,河南最值得一看的博物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