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市芙蓉镇芙蓉的历史

芙蓉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靖平元年(423),永嘉知府谢灵运曾由水路溯流而上至朱槿河口,留下了一首从朱槿渡岭溪的诗,并在著名的游记中描写了芙蓉之峰。明洪武十四年(1381),芙蓉在山门乡属十七都第三图,十八都第一图。隆庆时期(1567—1572)设立了驻防军。清初称大福荣勋,民国十六年(1927)称镇,民国三十六年(1947)称乡。

芙蓉自古以来就是温台永(嘉)粤(清)的要道。北宋时期(960-1127),是温州、台州的重要驿站之一,是南北交通的必经之地。清道光、咸丰年间(1820-1850),历时七年。

明代侵华日军频繁发生,地处交通要道的芙蓉在明嘉靖(1544)、37年(1554)、33年(1558)三次被倭寇入侵劫掠。芙蓉人民奋起反抗,为乐清抗战做出了光辉贡献。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交通的便利,芙蓉的集市贸易也比较发达。清康熙年间(1662-1722),以农历十月初二、初七为赶集日,成为乐清东部地区重要的山海货物交易集散地,在周边各县声名鹊起。第二届、第七届博览会一直延续至今。

芙蓉的教育也发展得比较早,南宋时期(1265-1274)就出现了“师范学校”。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设立“事业二等学堂”。民国七年(1918)以后,每个村都建立了小学。如今,芙蓉拥有从幼儿园、小学到初中、高中的教育体系。如;芙蓉镇第一小学、芙蓉镇第二小学、芙蓉镇中学(初中)、芙蓉中学(高中)。

芙蓉国历史上,人杰地灵,人才辈出。南宋时,蔡敏学会了拯救元朝。清代,胡的祖孙三代被授予“三吐将军”称号。到了近代,蔡等著名地方都有出版。蔡与孙犁、马寅初、黄炎培等人有交往。擅长三弦,曾在杭州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