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高程系统的历史演变

黄海高程系统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大港1号码头西端的青岛天文台验潮站,地理位置为东经120 18′40″,北纬36° 05′15″。验潮站有一个专用房,房内有一口直径为1 m、深度为10 m的验潮井,有三根直径为60 cm的进水管,与大海相通。一开始用的是德国潮汐自动记录仪,从1900开始观测。抗日战争时期被毁,1947恢复验潮。建国后,建筑更新设备又进行了维修。目前使用的仪器有HCJ1(又名Valdai)水位计、美国进口的SUTRON9000自动水位计和国家海洋局技术研究所生产的SCA6-1声学水位计。每天三次,观测时间为:7h45m~8h00m,13h45m~14h00m,19h45m~20h00m,连续观测多年。多年来的每一天。

青岛验潮站测得的平均海平面为2.429米,确定为我国目前的高程基准。换句话说,青岛的海平面高度是“零”。中国的地形和地图上的海拔是以青岛的海平面(基准面)为坐标原点确定的。1956年,我国规定以青岛验潮站多年平均海平面作为统一高程起始面,称为黄海平均海平面或黄海基准面,并于1985年重新计算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