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和天主教是什么关系?

天主教和基督教的关系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变化。公元1054年前,基督教会统一。东西罗马帝国分裂后,基督教会分为罗马天主教和东正教。15世纪宗教改革后,宗教改革神学家分裂了新教,也就是狭义的基督教,因为他们反对教廷。

基督教和天主教的特点

基督教起源于公元1世纪罗马帝国统治下巴勒斯坦的犹太团体。是公元1世纪基督教创立并从以色列传播到希腊罗马文化区的时期,是基督教发展的早期阶段,也是使徒和早期教父确立基督教基本教义和神学理论的时期。

这一时期通常被称为基督教发展的第一阶段。到476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以意大利罗马为中心的西罗马和以君士坦丁堡为首都的东罗马。随着东西罗马的分裂,基督教开始分裂为罗马天主教和东正教。

天主教的全称是罗马天主教会,又称罗马天主教,之前音译为Gately。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并列为基督教三大派别。中国学术界通常称之为基督教。天主教信仰上帝和耶稣基督,尊耶稣之母玛利亚为圣母。

“天主教”一词来源于西方语言中的希腊语,意为世界通用。中文中的“神”字是明末天主教传教士进入中国后翻译过来的,借用了中国的原名,意为无上师,以区别于中国所信仰的神,故称天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