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中可以使用“人造史料”吗?
历史教学中可以使用“人造史料”吗?作者认为这应该不成问题。“人造史料”如何用在以“真实”“真实”为价值取向的历史教学中?但最近看到田、赵兰萍老师在《中学历史教学》2009年第4、5期(以下简称《)上发表的《谈教学中的人工史料》一文,发现这确实是另一个问题,必须澄清,因为对历史教学中“人工史料”的运用大加赞赏。笔者感觉像田文这样的知识在我们的中学同龄人中似乎是普遍存在的,所以历史教学中“人造史料”的使用经常出现。因此,笔者在此谈一些看法,希望能引起对这个问题的进一步讨论。
田文主要是针对郭秀萍在《历史教学》2009年第1期发表的一篇文章——《历史教学可以用“人造史料”吗(以下简称“郭文”)。郭老师发现新课改的教学设计中存在一些“人造史料”的苗头——他把一些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而发明的相应材料称为“人造史料”,认为历史教学中使用“人造史料”的做法违背了普通高中的历史课程标准,与新课改的方向背道而驰。如果这种做法得不到纠正,我们的历史教学就会走入误区,成为无效甚至消极教学。应该说,郭文抓住了问题的关键。而田文则认为“人造史料”可以用于历史教学,因为它为学生学习历史打开了一扇窗,提高了学生的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他也指出郭文错误的原因是混淆了历史教学和历史研究。历史研究虽然不能用“人造史料”,但历史教学可以。笔者认为,“人造史料”的本质是“假史料”,历史教学也不能用。郭文已经从新课改的角度提出了四个很好的理由,笔者愿意在此基础上再补充三个理由,以示声援。
第一,“人造史料”的使用不符合历史学科的基本特点和历史教学的基本要求。
众所周知,历史具有思想性、时序性、过去性、具体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应该说,过去是历史与其他学科最重要的区别。这一特点会给学生正确认识历史带来一些困难,因为历史学科中所包含的古今中外的历史知识已经成为历史文物,只能间接了解,不能直接体验。这一特点也决定了历史教学的基本要求,即要充分重视和发挥历史遗留材料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教师必须选择最能反映历史本质的典型材料,尤其要注意材料的质量,这直接关系到史料的原创性。换句话说,历史教学中使用史料的第一要求是“真实”,尽可能使用原始资料,不能使用引用的史料或自己编造的史料。这将使学生在相关史料和现实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对历史做出正确的认识。当然,这里提供给学生的“史料”不能是“人造史料”,否则历史可以被任意装扮和重铸。
然而,田文从根本上违背了历史教学的“真实”要求,其错误的实质是以目的和效果的合法性来证明手段的合法性。一般来说,一件事是否正当,除了目的和效果,手段也必须正当。“人造史料”虽然可能达到提高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等目的和效果,但它损害了历史教学中使用史料的基本要求,因为“人造史料”从根本上说是一种“假史料”。从表面上看,这种“欺诈”有正当的目的,也可能有一时之利,但由于手段不当,危害无穷。历史上,为了某种现实需要(政治或经济)而捏造史料、污染环境或消耗高能量的做法,从来没有短时间成功过,也不可能长期成功。这方面的例子和教训太多了。我担心的是,当“造假”成为人们的“集体无意识”,“浮躁”成为普遍的社会心理时,我们的老师,尤其是我们的历史老师,如何自救。如何坚守历史教学的一些基本要求和底线?千万不要为了某一节课或几节课的所谓教学效果,编造一个或几个“人造史料”,不经意间成为“造假”的* * *犯,“浮躁”的一员,而最终失去的是整个历史教学的基本要求、基本定位和真实。
二是使用“人造史料”不利于引导学生适应新课改后的高考命题改革和进入大学后的专业学习。
高中新课程改革实施后,教材的使用出现了两个新变化。一是从“统编教材”到“一标多本”,教材版本呈现多元化格局;二、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教材只是教材而不是教材。这两个变化对历史教师和历史教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特别是如何处理不同教科书对同一历史问题的不同表述和解释,这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应该说,引导学生根据材料得出不同的结论,是“有教材教”的题中之义,是新课改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手段。在“一标多本”背景下的教学中使用“人造史料”,只会强化某一版本教材中某一表述、某一结论的权威性,因为“人造史料”是根据某一表述或结论事先编造的。这种做法无疑会导致学生盲从多于质疑,求同多于求异,不利于培养学生逐渐形成批判性思维,从而导致创新精神的缺失。这种做法可能会影响到学生近期的高考成绩,因为为了通过考试改革来推动课程改革,近几年的高考命题更多的是基于新课程标准,更多的是基于能力,突破了某一版本教材中某一表述、某一结论的局限,出现了很多新材料、新情景、新表述、新结论;远的说,会影响学生进入大学后的专业学习——过去把课本当“圣经”的做法也是如此,因为大学历史教学更多的是追求创新,求异。习惯于通过“人造史料”接受现成结论的学生,在答题时往往追求标准答案,而大学老师需要花费大量精力纠正他们的思维方式,教会他们正确思考和答题。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徐吉林曾说:“我在大学教书,给学生做的第一件事叫消磁,就是让他们把中学学的东西全部‘抹掉’。我是教历史的,我发现好像总有一个标准答案让我的学生来回答问题。张开嘴是一、二、三、四,生怕漏掉什么。我告诉他们,你应该先忘记这些事情。然后,我会告诉他们如何自学,如何思考和回答问题。但是他们不能一下子转过来,因为他们习惯了原来的方式。”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阎步克也表达了类似的意思:“大学往往会花很多精力去纠正中学课本里灌输的教条和思维方式。”④高校历史教师的消磁做法,应该引起我们中学历史教师的警惕和反思。这其中的原因可能有很多,但利用“人造史料”进行求同存异的教学,无疑是原因之一。如果中学历史教学和大学历史教学不能积极恰当地衔接,不能为大学历史教学打下一定的基础,反而成为学生进一步深造的障碍,那么我们中学历史教学的价值就值得怀疑。
第三,“人造史料”的应用不能适应中学历史教学的发展趋势。
有学者指出,近年来,史料教学已成为中学历史教学的发展趋势。史料教学是把史料作为学生学习的基础和探索历史的证据,目的是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历史思维能力,所以史料成了史料教学的基础。一般来说,史料教学主要包括史料的收集、筛选和运用三个环节。这三个环节环环相扣,步步推进。其中,史料筛选就是对史料的真实性和价值进行初步的考证和判断,即推敲真实性和准确性,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以求真实可靠,所以史料筛选是史料教学中的一个关键环节。显然,“人造史料”一开始就过不了史料的筛选,当然也就进不了史料运用的中心环节,史料教学也就无从实施。因此,在历史教学中使用“人造史料”是违背历史教学发展趋势的,不会有太大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