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病因病机理论2。中医病因病机理论的发展史

中医独特的病因病机理论是中国医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医的形成和发展,逐步得到完善。从病因病机的发展历史来看,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早期阶段、形成阶段和发展阶段。

前期,从时间上来说,从上古到春秋时期。这一时期的病因病机理论尚未完全形成,仍处于萌芽和积累阶段。因此,它是原始的、分散的、简单的、自发的,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

我们的祖先“古代人吃了果蛤(〔罗音裸),弄得臭烘烘的,伤了肠胃,给百姓造成许多疾病”(韩非子《五贱》)。正是因为有了火,才有可能“使炮成熟,使人无腹疾”(《礼记》)。这不仅让人类有了质的进化,也让人类在改变饮食的过程中认识到了饮食与胃肠疾病的关系。而且,那时候人类简单的生活条件可想而知。尤其是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下,非常容易引发一些关节疾病。这种情况在《常古乐春秋》中有所描述:“陶、唐初,阴气滞积,水道壅塞,民气郁结[e音不良],筋骨萎缩,达不到,故作舞传。”这段话是什么意思?陶(此处读哟声摇)。汤涛,也就是在古代。在古代,人们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水湿停滞,气血停滞受阻,形成“筋骨萎缩”的病理变化。说明人们对水和潮湿的环境容易导致骨骼和关节的疾病有了一定的认识,所以发明了舞蹈通过锻炼四肢来治疗。这其实是后世第一个按摩指导的方法。

然而,在文字出现之前,我们对古代医学仍然知之甚少。以上例子只能根据传说记载来分析。

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文字应该是甲骨文。“盔甲是龟甲,‘骨头’是牛和其他动物的肩胛骨。这是一个古老的汉字,记录了商朝占卜的原因。到目前为止,已经出土了16万多块甲骨。据初步统计,关于疾病的记载约323条,415字。从这些文字中可以看出,商朝对疾病成因的认识水平很高。比如甲骨文里有诅咒,有龋齿。《说文解字·骨》:“腹有虫”,指骨之证,系腹有寄生虫所致。龋齿意味着牙齿上的洞,是由昆虫引起的。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病年”、“雨病”、“减病”的记载是世界上最早对疫病的认识。当然,这些记载远非商代的全部医学知识,但足以说明当时对某些疾病的病因和流行的认识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水平。

到了西周,中医有了很大的发展,医学向专业化发展,形成了一套医疗管理体系。在《李周》一书中,明确记载了当时的宫廷医生分为食医、疾医、选医和兽医。

食品医生,管理食品卫生的医生,类似于现代的营养医生。疾病医生,相当于医师;选择医生,也就是外科医生。“兽医,治疗牲畜疾病的医生。尤其难能可贵的是,这一时期形成了一些科学的婚姻制度。如《》明确指出“男三十而嫁,女二十而嫁”,“李不娶同姓”。在《左传》一书中,也有“男女同姓,终身不少见”的说法。这是现存文献中最早的关于优生学的文字记载。由此可见,我们的祖先很早就知道晚婚的好处和近亲结婚给后代带来的危害。也可以说是对遗传病的最初认识。

在春秋时期,中医已经到了成熟的前夜,其标志是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当时天文、历法计算等科学技术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阴阳五行学说也已经成型,为医学的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条件。同时也为病因病机理论的逐渐形成奠定了基础。从现存的古籍中可以看出,当时人们对疾病的成因有着深刻的认识。初步认识到,天象、节气、气候以及水、土壤等某些地区的特殊自然条件的变化,与人类的健康和疾病有着重要的关系。比如《李周》一书中有一段话“春有疥疮之首,夏有痒疥疮,秋有疟疾感冒,冬有咳嗽”。说明不同季节可以有不同的多发病和常见病。春季头部疾病多,夏季气候潮湿,容易得瘙痒、疥疮等疾病;秋天容易得疟疾和感冒,冬天容易得咳喘。《礼记》进一步指出:“季春若秋去,民患重疾”,“季春若夏去,民患重疾”。疫指古代文献中流行的传染病。这说明在那个时代,已经认识到四季气候的异常变化会引起疾病流行。此外,郭征之子曾严肃地指出,疾病是“吃喝之事,山河之神何在?”齐国的晏婴也说:生病是“色欲自厌”的结果,不是鬼神造成的,所以病后祈祷是没有用的。

随着人们对自然的认识,逐渐对地理条件、环境卫生与发病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左传》一书中记载“中国人追狗”,证明当时对狂犬病可以传染给人有明确的认识,所以采取了“追狗”的预防措施。这本书还记载“土厚水深,居之不疾”和“土薄水浅...而其恶易死[〔苟音韵]”。邪恶就是疾病。形成的意义。水和土壤等一些生活条件会导致疾病,因此需要改善环境卫生以预防疾病。这种认识水平不仅在世界医学史上是最早的,而且是非常突出的。

这里特别值得提出医学和谐的“六气致病说”。义和是秦国的名医。他在公元前514年晋后看病时,对这种病的病因做了精彩的阐述。根据《左传》,我们从《义和》中摘录了这段话:“晋侯有一场病...秦伯让伊河看到了。岳:有病不可为,指近女室。病如法,非鬼亦非食,倦于安乐,令人迷惑。.....男的说:女人不能亲近?右:节。”在这一段中,“魔法”和“混乱”这两个词指的是精神失常。女房指性交,即后世所说的房事劳动。晋侯因操劳过度,患上了蛊惑性精神障碍。你必须节制性交。医学上进而提出六气在异常情况下会导致疾病。他说:“天有六气,五味生,五色生五音,六病生淫。六气:阴、阳、风、雨、阴、明。分四季,序列五。晚则为翟,寒病,热病,风阴终病,雨阴腹病,糊涂病,心脏病。”从一禾的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以下几个问题:

(1)形成了四季五时六气等气候变化是主因的观念。如果把前面子产提到的“出入食、哀、乐”和颜英的“耽于私生活”、医和的“近女房”等疾病进行分析,就可以看出后世“三因”说的端倪。

②“阳阴热寒”之说是后世“阳阴热寒”病机学说的前身,而“风阴为末病,雨阴为腹病”之说对后世“风邪致肢痛,雨湿可泻”学说的主要启示,也可以说有着密切的关系。

③解释五味、五色、五音与“六气”的关系。这些概念也为日后诊断学和药理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④也可以看出阴阳五行学说、天人相应思想及其在医学上的应用也已成型。

总之,颐和“六气致病”理论是对以往大量零散经验的系统总结,在后世的病机理论中起着基础性作用。它对中医病因病机理论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中国进入战国时期,开始了封建社会。从战国到三国的700多年间,中国的政治、经济、科学和文化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尤其是在医学方面。在长期医疗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已进入理论总结阶段。《黄帝内经》的出现标志着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张仲景《伤寒论》的问世,确立了临床医学的辨证论治原则。《神农本草经》一书是我国第一部系统总结药理学的著作。、陈、、华佗、张仲景等一大批名医的出现,标志着医学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总之,先秦两汉是中医发展的关键时刻,使零散的医学经验上升为系统的理论,是对前代的历史性总结,也是为后世奠定全面基础的重要历史阶段。

在这样的条件下,病因病机理论发展到了形成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表现是;一是具有系统完整的理论指导;其次,内谷完善,对临床有重要的实用价值。我们不妨先看看《黄帝内经》对病因病机的论述。

《黄帝内经》包括《苏文》和《灵枢》。因为是来韩之前的医学总结,而且不是一个人一次写的,所以内容相当丰富,信息量也很大。一直被中外医生视为经典之作。就病因病机理论而言,大致可以概括如下。

本文提出了四时阴阳与四时常见疾病的关系,强调“自古以来,生命的起源就在于阴阳”(《苏文·通奇天论》)。所以人必须“和阴阳,调四时”。如果阴阳违反了四时,就会发生疾病。比如“逆春气”就是“肝气内变”;“逆夏气”即“心在洞中”;“反秋气”会导致“肺气满”、“反冬气”,进而影响肾脏,导致“肾气独沉”的变化,等等。《内经》中有很多这方面的内容,无法一一列举。同时,《内经》还有“五运六气”理论,了解气候的周期性变化和某些疾病的规律性,解释某些疾病周期性发生的原因。《内经》系统讲述了“六淫”学说。认为风、寒、热、湿、燥、火的自然气候在异常情况下会致病。这与“六气”致病理论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时至今日,我们仍然把“六淫”作为病因学说的重要内容。

人的意识和思维在中医里统称为意识。《内经》强调精神心理因素与疾病的关系。都说“百病生于气”。并指出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七情对脏腑气血的影响。

《内经》还详细论述了地理环境、饮食疲劳、人体体质与疾病的关系。同时从多方面探讨了病机的变化规律,总结出19条著名病机条目。特别要提出的是,《内经》中“邪合则气虚”、“正气存内,邪不可为”的命题仍然体现着重要的意义。从整体概念出发,阐述了疾病的发生是由于体内的动态平衡和正常升降气化功能的破坏所致,是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和内在基础。

从上面的简介中,我们不难看出,《内经》的出现使中医的病因病机理论发展成为一门独具特色的科学理论。

东汉张继(仲景)所著《伤寒论》也是中国医学发展史上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这本书被历代医家奉为“经典”,张仲景被尊为医圣。《伤寒论》传到晋代,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它以其辨证论治的特点,在指导临床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六经”理论不仅是急性发热的辨证论治纲领,也是病机理论的重要内容,揭示了急性发热的病理机制规律。同时,在《金匮要略》中,首次提出了三因论。我们可以看一下这段话:“灾难无非三种:一种是经脉受邪气影响,因内因而进入脏腑;二者,四肢九窍,由血传于血,淤血不通,亦为外皮所致;三、房室、金刃、虫兽受伤,病详尽。”这为中医病因理论做出了巨大贡献。

西晋以后,中医进入全面发展时期。从历史上看,病因病机理论也可以说是一个发展阶段。为了清楚地看到病因病机理论的发展阶段,我们介绍几部有代表性的著作。

《病因论》是这一阶段的第一部代表作。它是隋代晁等人的集体作品。全书共50卷67章,论述了1739种疾病。内容丰富,对魏晋以来的医疗经验做了详细的总结。详细讨论了各种疾病的病因、症状、诊断和预后。对疾病的广泛而详细的记录是这本书最大的贡献。

其中,对病因的认识既继承了前人的宝贵经验,又在临床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了新的理论探索。如《疫热》一书中认为,某些传染病是由外界有害物质因素“脾气暴躁之气”引起的。这些物质也很容易被染色。对某些病原体的认识是相当真实的。比如关于寄生虫病的感染,明确指出疥疮中“并非都有虫”,尺蠖(绦虫)的病是吃了未煮熟的牛肉引起的。《漆疮》说:“人天生怕漆,但见之则怕其毒...有的人也是自我忍让,一天到晚做饭(画画),但并无大碍。”说明这种疾病的发生与人的体质禀赋有关。这其实是对过敏体质的具体分析。

南宋陈艳(吴璇)编撰的《三因——病证方》,简称“三因”,在病因学发展史上占有突出地位。主要贡献在于进一步阐述了“三因致病”理论。他把复杂的原因分成三类。一是内因,即喜、怒、忧、思、悲、恐、惊、内伤,起源于脏腑,外因,即风、寒、暑、湿、燥、火、外六淫,起源于经络,起源于脏腑;内外三因,其实是指六淫以外的外因,包括饥饱、呼伤、虎、狼、虫毒、金疮伤、其他偶然因素。这种分类方法虽与东汉《伤寒论》中张仲景的分类方法相似,但其内容已有很大发展。也就是说对各种疾病的概括更具体,范围更全面,所以更符合临床实际。使中医病因理论更加系统化、理论化。三因分类原则一直是后世病因学著作病因学理论所遵循的,并在《黄帝内经》以来的各个朝代得到发展。

特别是到了唐代,王冰在注释《内经》时,增加了“七大论述”,病机十九条,成为后世讨论中医病机理论的主要依据。宋元医家结合临床经验,对病机理论做了具体的补充和发展。如刘(河间)提出六气皆宜火化的论点,将《内经》十九条的38种病机丰富为97种;

朱(丹溪)从内热的病机研究,提出“火动于狂”、“苦实为阴”的论点;高力(董源)强调脾胃内伤,“百病皆生”。这些病机学说大多被后来的明清医家继承和发展。这使得病因学理论向更高层次发展。

金元时期,开始出现治疗热病的新观点。特别是刘(河间)明确指出,发热初期不宜重用辛温药,主张用辛凉之法解表里,养阴清热,并制定了双溶方,突破了以往外感发热初期先辛温解表里的治疗方法。明朝初年,吕望提出“温病不可与伤寒相混淆”,认为温病是由内伏引起的,应以里热为主。这就形成了温病与伤寒理论进一步区分的趋势,为今后建立独立的温病学体系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明清时期,温病学逐渐成熟,形成了独立的温病学体系。在这一过程中,明代吴有兴创立了“戾气”学说,这是对温病病因的一个伟大创见。

在《伤寒论》之前,中医对温病病因的认识多以“伤寒论”为基础。比如《内经》说:“凡温病皆伤寒。”所以《伤寒论》以后,此类疾病统称为“伤寒”。

从晋代开始就有“四季不健康”的说法,就是冬天要冷,但要暖,或者春天要暖,但要冷,引发疾病。这就导致了“时令病”“时令病”“时令病”等疾病的出现。然而,这类疾病与伤寒的界限仍然模糊不清。后来又有一些说法如“出疹气”、“瘴气”,但这些都是指一些特殊的疾病,如疟疾,而不是指一般的温病,更不是指温病。直到明末,吴有科才以《论鼠疫》的出现,首次提出了全新的病原学说。这不仅丰富了中医病因学理论,也为温病学的形成做出了创造性的贡献。

吴有科首先提出疫病是由“戾气”引起的。在《温病论》的序言中,他在第一句就明确地写道:“夫疫是一种病,不是风,不是寒,不是暑,不是湿,而是天地之间的一种奇气。”他还把这种怪气称为暴戾、杂或疫。这就突破了明代以前医家关于瘟疫病因的说法,如时令气说、潜气说、瘴气说,以及百病皆因六气的说法。吴有科认为敌意是物质的,可以通过相应的药物来制服。戾气的传播途径是通过口鼻侵入人体,侵入人体后能否发病取决于戾气侵入的量、毒力的大小和人体抵抗力的强弱。敌意有很多种,“各种病很难一一列举。”不同类型的戾气引起不同的疾病和不同的器官,这是对病原体具体位置的认识。吴有科还指出,敌意是“中性”的。他说:“那些偏于动物的,比如牛瘟、羊瘟、鸡瘟、鸭瘟,是不是应该算人疫?”但是,牛病羊不病,鸡病鸭不病,人病畜不病。伤因其气不同而异。“这其实是对病原物种易感性或免疫性的一种理解。不仅如此,他还意识到痤疮皮疹、疥疮等外科传染病也是由暴怒引起的。从上面可以看出,“戾气”理论的内容是相当全面的,基本涵盖了传染病的病因和特点。需要指出的是,在世界上还没有发现细菌等微生物的时代,吴可能有这样的科学思想,实在难能可贵。这是一个很棒的意见。

继吴有科之后,一大批著名的温病学家相继涌现,如叶桂(石天)、吴棠(鞠通)、(白胜)、王世雄(孟赢)。他们根据温病的临床特点,从不同角度阐述了自己的学术见解,从而完善了温病学。

首先,什么是温病?温病是由温病的致病因素引起的一类外感疾病,易发燥伤阴。这些疾病虽然病因不同,季节不同,症状不同,但在发病过程中都具有温性的特点,所以总称为温病。

《伤寒论》在病因学说上有了创造性的发展,指出病因是外温之邪。除了前面介绍的吴有科的原发病气学说外,他还对风热、暑热、湿热、燥热、温毒等致病因素提出了新的见解,发展了传统的“六淫”概念。这就使得温病病因学说的意义不仅仅局限于解释温病的病因,更重要的是指导临床“辨证论治,以诊治病”,丰富了中医的内容。

温病的发病具有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和区域性。其发生发展的过程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发病后的临床表现可归纳为两类,即新觉和潜邪。感受外邪立即发作,称为新觉;感受外邪并不立即致病,而是隐藏人体。过时而引起疾病的,叫做潜邪。同时,叶对温病的病机提出了卫气养血的辩证规律。吴鞠通认为温病的病机是上、中、下焦的变化,而王孟英认为湿热的病因病机是同时受湿和暑的影响,即湿温。当然也有长期受湿热之苦的。这些理论的现实意义主要是阐明了温病的病因,疾病开始时的不同类型,区分了病变的轻重,揭示了病机的传递趋势,确立了辨证一致的规律,为中医病因病机理论增添了光辉的一页。

以上是从病因病机理论的早期、形成阶段、发展阶段的简要介绍,让我们大致了解了病因病机发展的历史和各种学术争论的由来。希望读者在学习病因病机理论时少走弯路,理解得更清楚,收获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