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天体
流星是流星体和地球大气层摩擦的结果,成群的流星形成了流星雨。一颗微小的流星体就足以产生近百公里都能看到的光,原因就在于流星体的高速度。
中国古人对流星雨的描述生动传神,有的记录比较全面,有时还会记录颜色和噪音。我国古代史书《竹编年史》记载:“禹死后,八年雨金落夏邑。”这是一场铁陨石雨,于公元前2133年降落在今天的河南省,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陨石雨记录。
宋代沈括在其名著《孟茜笔谈》中记录了陨石坠落的全过程。
中国古人在记录流星雨和陨石的同时,也对其来源进行了探索,提出了基本正确的观点。早在春秋时期,中国人就认为陨石是天上的星星掉下来的。
明末著名科学家宋也说过“星星落在石头上”。星雨和陨石的研究对了解天体的起源和演化具有重要价值,我国古人为此做出了突出贡献。
我国史书《春秋》记载,鲁文公十四年(公元前613年),“秋七月,一星入北斗”。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对哈雷彗星的确切记录。
中国人关注天象由来已久。春秋战国时期,天文学取得了相当高的成就。
鲁的天文学家观测了30多次日食,其中大部分被证明是可靠的。
春秋时期也出现了天文专著,如齐人甘德的《田文星占》八卷,魏人石绅的《天文》八卷。后人把它们合并成一本书,叫做《石干星经》,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书中记录了水、木、金、火、土五大行星的运行,以及它们令人难以忘怀的规律。书中还记录了800个恒星的名字,现在已经确定了121个名字。
概要:甘德用肉眼发现了木星的卫星,比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用天文望远镜发现它早了两千多年。《石干星经》还指出,日食和月食的原因是天体相互掩盖。为了纪念石神,月球上有一座圆形的山以他的名字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