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质量技术监督局的历史沿革

民国三十五年(1946)八月,抗日战争胜利后,计量检测所在杭州成立。由于缺乏资金,县级度量衡管理机构尚未全部恢复。1949年5月,杭州解放。6月15日,市军委接管杭州市计量所,恢复管理职能。8月,划归市商务局。1957杭州市计量检定研究院更名为杭州市计量检定研究院,位于中山中路163号,增加压力、电、温度检测项目,定员10人。6月,1959,由市商务局划给市科委。1962年8月,杭州市计量检定研究院精简,人员并入省标准计量管理办公室。此后,由于市场秤和计量器具不准确,市工商局重建了计量检定室。1968年9月,工商行政管理局成立计量检定组,全称为杭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计量检定所。10月,1973,165438杭州市计量所成立,隶属于杭州市科技局,定员20人,与工商局计量检定所并存。1977 10月,撤销工商局计量检定室;5438年6月+065438+10月,人员、设备、房屋、经费全部并入杭州市计量院。1978年7月更名为杭州市标准计量管理处,定员25人(后增至35人)。成立长度、力学、热工、电气、标准计量管理五个组,承担全市计量和标准化管理工作。地点在观巷口科技局办公楼旁边的小庙里。1979 65438+10月,市科委(1979)4号党组,任命梁麟、程伟忠为副主任;1980年3月,市科委党组(1980)32号,任命周祥龙为副主任。从1975到1980,萧山、余杭、富阳、临安、桐庐、建德、淳安七个县先后建立了县标准计量所。1983 10,杭州市标准计量局成立,列入市政府序列。同月,市委(1983)223号文任命为党组书记、局长,陶为党组成员、副局长,何为副局长,陈德昌为党组成员。局内设标准化、计量、组织宣传、行政、办公室等部门,暂定编制30人,地址在杭州保俶路48号。1986 11月,市编委(86)98号通知将科室改为科室;5月,1991,局内增加质监部门,增加5人;65438年2月,行署改名为综合计划处。从1986到1988,西湖、上城区、下城、江干、拱墅五个城区相继成立了区标准计量所。从1990到1991,富阳、临安、建德、淳安、萧山、余杭、桐庐7个县(市)相继转制为标准计量局。1996年6月,杭州市标准计量局根据杭45号(1996)更名为杭州市技术监督局,下设2个办公室、6个机构,分别是局办公室、纪检监察室、组织人事室、综合规划室、标准化管理处、计量管理处、质量监督管理处、政策法规室。其中,组织人事处和纪检监察室合署办公,实行两块牌子、一支队伍。该局行政编制核定42人。1996至1998年初,县(市)标准计量局改为技术监督局,区标准计量所改为技术监督局。1999年9月,省政府发布的浙(1999)243号文对省以下质量技术监督系统实行垂直管理体制。2000年9月,杭州市委下发(2000)25号文件,将杭州市技术监督局更名为“杭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是杭州市政府的工作部门,接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的业务领导。负责本行政区域的质量技术监督管理和行政执法工作,领导下属质量技术监督局(分局)。杭政办发(2001)286号规定的职能包括:原市经委承担的质量管理职能,原劳动局承担的锅炉、压力容器、电梯、防爆电器等特种设备的安全监督管理职能。下设办公室、政治部、计划财务部、政策法规部、质量管理部、监督检查部、标准化部、计量部、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九个职能部门。核定行政编制为51。另设“杭州市质量技术监督稽查队”为局直属机构,编制25名。各市在原技术监督局的基础上,成立“杭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XX分局”,挂上稽查队的牌子,是杭州市局的派出机构,共核定行政控制人员64名。县(市)技术监督局更名为“XX县(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加挂稽查队牌子,直属杭州市局,共核定行政控制人员86名。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建质量技术监督分局,为杭州市局派出机构,核定行政控制人员16人。2005年,根据杭编〔2005〕330号批复,将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的职能增加为负责食品生产加工的监管,将卫生部门承担的食品生产加工卫生监督职责划入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增设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公室。增加机关编制5名,其中处级领导2名。增编后,机关编制56名(含后勤服务人员7名),局级领导职数4名,处级领导职数21名(含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1名)。根据市局职能调整,各区、开发区、县(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增加相关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监管职责,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加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牌子。同时,总编制将增加55人。增编后各区、开发区分局、县(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共核定工作人员214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