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瓷器出口黄金时代的特征

中国古代瓷器出口

汉代,朝廷派遣张出使西域,加强了中原与西域的联系,开辟了“丝绸之路”,沟通了中外文化交流。从8世纪末开始,中国陶瓷开始对外出口,经过晚唐五代到宋初达到高潮。这一阶段出口的瓷器主要有邢窑白瓷、越窑青瓷和湖南长沙窑彩瓷。其中长沙窑瓷器已在亚非13个国家和73个地点出土。其制品上的胡人、椰枣、棕榈等装饰图案以及阿拉伯文字的书写,表明当时可能已经出现了专门为出口而生产的瓷器。为了减少瓷器在内陆运输中的消耗,此时的陶瓷贸易开始主要依靠海上运输。

宋代、元代和明初是中国瓷器出口的第二阶段。此时中国出口的主要是龙泉青瓷、景德镇青花瓷、青花瓷和釉下彩红瓷。与以前相比,出口瓷器的国家也大大增加,包括东北亚、东南亚的所有国家,南亚和西亚的大部分国家,非洲东海岸的国家和内陆的津巴布韦。这一时期的航线主要包括东北亚航线、东南亚航线和通往波斯湾等地的印度洋航线。

明初,由于朝廷实行海禁政策,禁止商人私自出海,瓷器出口主要依靠朝贡贸易。明代中期,大量瓷器开始被民间走私出境。这一时期,欧洲商人、传教士和外交使节开始踏上中国这片神秘的土地。葡萄牙、荷兰、英国等国纷纷成立东印度公司,致力于东方贸易。随后,荷兰逐渐抢占了中国瓷器出口欧洲的海运贸易优先权。由于欧洲皇室和贵族对中国瓷器的青睐,欧洲各国追捧中国瓷器。由于瓷器贸易利润丰厚,欧洲各国在瓷器贸易中竞争激烈,同时也极大地刺激了中国出口瓷器的生产和销售。据著名历史学家傅振伦先生统计,从1602年到1682年,仅荷兰东印度公司就向欧洲运送了1600万件瓷器,可见从欧洲进口的中国瓷器数量之惊人。明末清初的战争和海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瓷器的生产和出口。但泉州海岸线长,天然良港多,政府还是挡不住民生出国。大量瓷器通过走私出口。

明朝中后期到清初的200多年,是中国瓷器出口的黄金时期。出口的瓷器主要是景德镇青花瓷、彩瓷和广东、福建产的部分瓷器。定烧出口的优质瓷制品很多,其造型和纹饰多为西式。另外,有的瓷器上绘有家族、公司、团体、城市等图案,称为纹章瓷。这一时期出口瓷器数量庞大,每年从中国销往世界的瓷器有几十万件甚至上百万件。

清代康、雍、甘时期,中国瓷器出口发展空前繁荣。康熙二十三年(1684),政府重开海禁,民间瓷器出口贸易剧增,出现出口热潮。据统计,雍正十二年(1734),一年就有40万件瓷器销往荷兰。乾隆三十九年(1774),约有40万件瓷器运往英国。乾隆十五至四十六年(1750-1781年)期间,共售出165438+万件瑞典瓷器。从水下考古的成果来看,许多运载中国瓷器的沉船被打捞上来,这证明了中国瓷器海上出口的繁荣。此外,欧洲国家的博物馆和私人收藏的大量明清瓷器也可以解释中国瓷器大量出口的原因。明清时期,外销瓷器种类繁多,有盘、碗,也有瓶、瓶、罐、军器、箱、持壶、奶杯、汤锅、剃盘等。一些器皿的形状和装饰是传统的中国风格,一些器皿,如牛奶杯,剃须板和汤锅,在欧洲很受欢迎。装饰风格也是传统的中国图案和西方装饰图案。

清朝中期以后,随着欧洲瓷器的诞生和发展,欧洲各国的制瓷技术不断提高,瓷器质量大大提高,风格不再盲目模仿,中国瓷器的出口量大大减少。1840鸦片战争后,大量机制瓷从日本和欧洲涌入中国,中国古代瓷器出口的历史宣告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