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史相关资料

新经济史学的显著特点是运用经济理论和计量经济学方法分析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历史,探究兴衰成败的原因,为当今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借鉴。目前,新经济史学的研究框架主要是按照年表来概括的,一般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50-70年代)以定量分析为主,其方法主要是“反事实测量”和“间接测量”;第二阶段(70-80年代)以经济制度分析为基础,主要方法是制度经济学理论,特别是产权理论。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来)是历史生理学,即将人类生存条件的进化史研究与社会经济史研究相结合,将历史计量经济分析和制度分析进行整合和拓展,并与现代生物和医学分析技术及其他自然科学成果相结合。【1】三个阶段环环相扣,循序渐进,具有内在的逻辑关系。但这并不能给新经济史研究内容的全面理解带来直观的印象,而且如果有不同的研究方法,同样的研究内容也会被反复研究和讨论。受经济学分为微观、中观和宏观经济学的启发,我们尝试将新经济史分为微观、中观和宏观分析新经济史体系,其中把分析单一市场或项目的经济史研究概括为新经济史的微观分析;把分析一个行业整体发展变化的经济史总结成中观分析;把分析一个国家或地区整体发展变化的经济史概括为宏观分析。1.新经济史微观分析所谓新经济史微观分析,是指以微观经济学理论为分析工具,以单个经济单位的生产、消费等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对历史事件中的市场价格及其与经济主体理性行为的关系进行分析和检验。其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是日本江户时代的大阪檀岛米市。大阪檀岛米市产生于江户德川时代。江户幕府是一个沿袭封建制度和身份制度的保守政府。幕府不仅强行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秩序,还禁止对外接触和贸易。这给人一种类似于中世纪欧洲经济停滞的黑暗时期的印象。幕府的收入主要依靠农民每年的朝贡,木范领主在以后的岁月里对贡米实行统一控制。需要将大量粮食运出境内时,木凡领主们觉得早期依靠商贾不方便。原因是遵循最初奢侈品商家的方法无法在流通过程中获利,也无法很好地管理贡米在的运输和销售,效率很低。于是木凡领主们直接在境内运输、保管、销售贡米,在其领地内准备港湾和海运路线,管理大米的质量和包装,在大阪设立转运仓库,转运中心,并聘请运输、商品交易、金融等方面的专业人士参与管理。17世纪下半叶,日本各诸侯纷纷将大米带入大阪,大阪的藏米销量逐渐增加,出现了自发的米市。[2]随着交易规模的增加,为了促进交易的顺利进行和规避交易风险,大阪大米市场逐渐规范化。起初,大米市场的交易主要是实物交易,造成了诸多不便。为了便于交易,市场自发产生了“米券”,规定米券持有人可以在30天内交换(提取)大米,但实际上仍然可以长期流通。这样,米券不仅具有价值贮藏和交换手段的功能,而且促进了米市的流通。随着米券发放到发货时间的延长,米商的米价变动风险增大。长此以往,必然导致大米市场交易萎缩。为了消除这种交易风险,大阪的两家大米经纪商开发出了“业务内买卖”的交易方式。具体做法是设立“剑武米”,同行必须在一定时间内缴纳一定保证金进行期货交易,并在规定日期内还清交易余额。期初余额的结算在双方之间进行。随着交易越来越频繁,买卖双方的关系变得复杂,就由一个叫做“送二代(筹汇)”的特殊结算机构来承担。这就是后来的“帐户大米业务”(期货交易所)的由来,[3]然后发展成为大阪檀岛大米期货市场。[4]日本一些新经济史学者用传统方法对大阪檀岛大米交易市场问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但新经济史学者认为,仅仅分析和描述唐岛米市的形成过程和意义是不够的。搞清楚这个市场的价格形成在现代金融理论意义上是否有效,更有经济意义。日本学者基于这一假设,结合当时唐岛大米市场的现货和期货价格数据,对当时大米市场的功能和性质进行了实证检验。他们还对库米大米的数量进行了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期货溢价)的差额回归分析,得出当时的唐岛大米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商品期货市场的性质。有鉴于此,江户时代不应被视为停滞不前的黑暗时期,而应被视为在社会稳定的基础上蓬勃发展的时代。这一时期,日本的农业生产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商品作物和国内贸易有了很大的发展,日本已经具备了工业化的条件。[5]第二,新经济史的中观分析。所谓新经济史的中观分析,是指运用产业组织经济学、管制经济学等中观经济学理论,着眼于某一行业、某一部门或某一地区的历史事件的变化,从而探讨此类事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是英国航海法案对英国、欧洲相关国家和北美殖民地的社会经济影响。所谓航海法案是英国历史上一系列关于海上贸易的立法。其初衷是鼓励英国海运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保护英国在重商主义体系中的利益。其直接表现就是在国际贸易中保持顺差地位。[6]航海法案的主要规定如下:第一,所有用于殖民贸易的船舶必须由英国人或殖民者制造、拥有和指挥,至少四分之三的船员必须是英国人或殖民者;第二,所有与殖民地(泛指大英帝国以外的地方)的国际贸易,都必须由英国经手;第三,一些殖民地的商品只能出口到英国。起初,这些商品仅限于烟草、糖、棉花、染料木和靛蓝,但到了18世纪初,大米、糖蜜和海军用品也包括在内。[7]航海法案保护了英国作为殖民母国的经济利益:一是可以确保运输贸易的巨额收入留在帝国内部;第二,这样做可以加强英国的海军力量,巩固军事霸权;第三,限制殖民地与外国的直接贸易可以提高英国的经济利益。航海法案也能给殖民地带来好处。首先,它使殖民地避免了来自大英帝国以外的竞争,保护了殖民地的幼稚产业。其次,英国补贴殖民地部分生产的政策使殖民地受益。比如从1748开始,英国政府给予每磅靛蓝6p的补贴,对南卡罗来纳州的工业增长起到了关键作用。[8]最后,由于重商主义的保护政策,英国政府向北美殖民地开放了国内市场,间接使那些不享受产品补贴的北美殖民地出口商受益。然而,航海法案损害了其他欧洲国家和北美殖民地的社会利益。对于其他欧洲国家,首先,如果贸易对象仅限于英国及其殖民地,可能会出现无法选择运输价格最低的运输服务商作为合作伙伴的情况。比如荷兰人较早采用了无武装平底快船。虽然他们可以以更低的价格提供运输服务,但他们不能成为合作伙伴。其次,大英帝国之外的任何贸易都要经过英国,产生更多不必要的运费、手续费、停车费、通关费等相关费用。[9]这些额外的费用减少了殖民地农民出售烟草的利润,同时增加了消费者为烟草产品支付的价格,损害了生产者和最终消费者的利益。例如,从1725到1729,阿姆斯特丹的烟草价格是费城的4倍多,这主要反映了两个市场之间的装卸和运输成本差异。[10]航海法案也给北美殖民地带来了更多的负担。航海法案在进口环节给北美殖民地带来了额外的负担。如果殖民者想从大英帝国之外进口商品,他们就必须为这些商品付出高昂的价格,因为进口价格包含了通过英国间接传输所增加的成本。与进口环节类似,航海法案也给北美殖民地的出口带来了沉重的负面影响。殖民地生产的出口到欧洲的烟草和大米必须从英国再出口,再出口的很大一部分费用必须由南部殖民地的种植园主承担。航海法使这些种植园主要支付更高的运输费用。为了在市场上竞争,种植园主的产品价格不能相应提高,从而减少了利润。此外,航海法案可能会将运费较低的外国船只排除在贸易和航运之外,这使得殖民地出口商不得不向大英帝国内部的船只支付更高的运费,从而相应增加北美殖民地的生产和经营成本,降低利润。据罗贝尔·托马估计,航海法案在1770年对殖民地进出口的总负担为365438+亿美元。[11]因此,对外贸易链条的人为延长和限制使殖民地人民遭受了经济损失。此外,北美殖民地无权发行货币,不得不向母国英国出口贵金属,造成了殖民地贵金属的严重短缺和货币量的严重失衡,使得殖民地内部贸易混乱,无法顺利进行,严重影响了殖民地人民的生活和经济秩序,引起了北美人民的日益不满。从某种意义上说,航海行为的经济后果是独立战争爆发的经济原因之一。三、新经济史的宏观分析所谓新经济史的宏观分析,主要是指运用宏观经济理论研究国家经济活动的历史变迁,重点研究历史上国家或地区的国民收入、就业水平、物价水平等经济总量的变化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的影响。其中道格拉斯·诺斯和罗伯斯·托马斯对西方国家兴衰的研究最具代表性,为新经济史提供了一个宏观分析框架。新经济史学的任务之一是解释各个历史时期经济的结构和表现。在解释绩效时,最初强调的是总产出、人均产出和社会收入分配。[12]从这些内容可以看出,经济绩效就是经济增长。[13]新古典增长模型用于分析经济增长的基本特征。首先,模型假设资源是稀缺的,个人的选择反映了一组欲望、需求或偏好,这些选择是根据机会成本做出的。第二,最大化假说声称,个人宁愿选择更多的商品和服务,而不是更少。既然提高生产潜力可以生产更多的商品,那么全社会都会贡献自己的一部分成果来增加资本存量。根据这一理论,决定产出的资本存量是物质资本、人力资本、自然资源、技术和知识的函数。然而,诺斯认为,新古典经济学的经济增长模型是有问题的。他认为这个模型用未经证实的假设来解释所有有趣的问题,它只适用于没有摩擦的理想社会。原因是这个模型的几个重要假设经不起进一步推敲:第一,新古典增长模型假设西方国家的经济中存在一种激励机制,使个人能够根据所有的差异从投资中获得社会收益,即私人回报和社会回报相等,外部性不相等。其次,模型假设新知识的获取和利用的收益不会边际递减,因为在成本固定的情况下,自然资源的存量可以增加;第三,模型假设储蓄有真实收入;第四,该模型假设生育后代的个人和社会成本相等;第五,模型假设人们的选择与预期结果一致。但是现实与这些假设相矛盾。鉴于新古典增长模型的诸多缺陷,诺斯主张重构经济增长模型。他认为,新经济史学需要一种人口变化理论、一种知识存量增长理论和一种制度理论来解释历史经济增长问题,以弥补上述新古典经济理论的缺陷。【15】新经济史应该包括以下主要内容:一是经济结构理论。诺斯认为,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力量是由社会政治和经济制度、技术、人口和意识形态构成的。二是经济增长中的制度因素。这是诺斯经济增长理论的核心。通过对西方经济史的重新解读,诺斯得出结论:“有效的经济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西欧发展出一个高效的经济组织是西方世界崛起的原因。”[16]这修正了经济学家通常把创新、规模经济、教育和资本积累作为经济增长的原因。综上所述,诺斯引用宏观经济学的经济增长理论对西方世界的崛起进行了透彻的分析,同时结合各国的历史现实,提出了新的学术观点,令人信服地解释了西方世界崛起的原因,使新经济史学对历史事件的解释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强。四。经过本文的分析和讨论,新经济史的研究内容基本上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宏观、中观和微观。这种划分构建了一个相对清晰、层次分明的新经济史研究框架,使得新经济史的研究思路更加清晰。但是,本文只是研究新经济史的初步设想,必然是不妥当的。本文只想对新经济史的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希望在讨论中推进新经济史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