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总体规划在哪一年将湖广会馆纳入保护范围?

湖广会馆建于清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道光二十六年扩建,总面积8561平方米,面向千帆长江。据史料记载,整个建筑依山而建,鳞次栉比,结构严密,气势雄伟,分为大院门(庙门)、正殿廊、戏楼院三部分。

正殿、戏楼、画廊所用的木材都是从“北楚”运来的,工程量惊人。正殿为重檐歇山式,占地270平方米,高12.5米,深14米,宽16米。

大厅和剧场相连,大厅和剧场雕梁画栋,粉墙黛瓦,富丽堂皇。特别是正殿和戏楼飞檐下的圆形建筑木雕,雕刻有《二十四孝》、《西游记》、《封神榜》中的人物故事和山水花鸟,工艺精湛,雕刻逼真,画面无穷。更为壮观和珍贵的是会馆的辕门建筑。大门为仿木结构双檐石排建筑,高6米,宽5米。石雕雕刻精美,有山水、人物、花鸟等,工艺十分精湛。大门两侧各有一对文武狮子相对而立,是四川石雕艺术中的瑰宝,重庆湖广会馆是渝王府、广东、祁安等清初古建筑和仿古新建筑的统称。会馆群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道光年间扩建,乾隆至光绪年间几经“整容”。距今已有近300年的历史,是中国城市中心现存最大的古会馆群。

踏入湖广会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禹王宫。在禹王宫的左侧是中国第一座移民博物馆——湖广填四川移民博物馆。该馆以“湖广填四川”为背景,从不同角度展示了移民入川的政治背景、经济因素和路线,全面反映了“湖广填四川”的历史。

然后是启安事务所,是建筑群中保存最完好的建筑,建筑面积约1.600平方米。祁安办事处是湖北省黄州地区移民建造的会馆。它建于清朝嘉庆年间。整个建筑包括一个剧场、一个天井、一个观赏厅、一个容纳厅、一个主厅等。大门偏东,面向移民故里湖北黄州府方向,既讲究风水,又寄托了移民对家乡的思乡之情。

穿过齐安CCBA,进入额上写着“遥望岭南”的广东CCBA。明清建筑上雕刻有《二十四孝》、《西游记》、《神谱》中的人物故事和山水花鸟。古色古香的建筑和栩栩如生的雕塑家都显示了这个古老会馆建筑群的繁荣和辉煌,它已有近300年的历史,是中国现存最大的会馆。

“重庆湖广会馆宽敞宏伟,更具有徽派建筑的结构特点。同时具有鲜明的重庆建筑特色。整个大厅依山而建,建筑高度不一,台阶交错,蜿蜒曲折。每个院落都有天井阳台,这都是传统徽派建筑结构所不具备的特点。”

重庆湖广会馆建筑特色各不相同。江南风格的园林常用于造景。会馆院落之间高大的bank up墙将会馆分割成几个小院,每个小院之间由小门相连,在空间上不断独特。这样每个院落都有自己独特的功能和风格,是江南园林特色和徽州建筑结构的结合。

重庆湖广会馆的装修也有很浓的徽派风格。木雕来自皖南徽州木雕,刻画线条流畅,人物、人、鬼、神、花、鸟、兽栩栩如生。比如广东CCBA剧院斜撑上的木龙,嘴里衔着一颗龙珠,木珠还能自由滚动,不会掉下来。

此外,会馆内还有四个古朴典雅的戏台,其中有两个在豫园,一个在祁安,一个在广东。舞台上雕刻精美,雕刻题材主要来源于《西游记》、《西厢记》、《封神榜》、《二十四孝》中的人物故事,以及龙凤等各种动物图案和奇花异草等各种植物图案,精美逼真。上世纪80年代中期,重庆第二次文物普查时,偶然发现了失落在下红雪巷东水门危楼中的湖广会馆。此时的湖广会馆已经变成了居民楼和单位仓库。不仅年久失修,大量精美的木雕、石雕、殿堂、亭台楼阁也遭到严重破坏。而且当地人的生活环境也很恶劣,面临火灾、白蚁、危房倒塌等不安全隐患,整个会馆群随时可能面临灭绝。

在旧城改造热潮中,重庆市和渝中区政府决定投资6543.8+亿元对湖广会馆核心区建筑进行保护性修复。湖广会馆工程于2003年2月28日开工,2005年9月竣工。修复了豫园、广东和岐安,新建了一些仿古建筑,总建筑面积7634平方米。

湖广会馆的修复被列入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和2003年重庆市重点工程。修复工程在全国范围内公开招标,最终确定由北京、山西、山东等国家一流的文物施工队伍实施修复工程。与此同时,东水门周边的老城墙、古城墙得到修复,关庙、七牌坊等其他地区难以保护的古建筑也被搬到这里集中保护,使湖广会馆成为重庆主城区最集中的古代文物建筑群。

2005年9月,历时21个月,湖广会馆修复完成。我国古建筑和文物专家罗为此专门写了一首诗:“重庆老屋多沧桑,六十年前念念不忘,断壁残垣尽去。我喜欢再看看风景。”湖广会馆现在每年都举办“移民文化节”、“王宇庙会”、“民间艺术节”等许多节日。这里也成为了影视拍摄、摄影创作、绘画创作的基地,也是传统婚礼的基地。

现在很多年轻人越来越喜欢在这里举办婚礼。据统计,每年有30多场中国婚礼在这里举行。一些新人认为,在这里举行婚礼不仅形式新颖,寓意深刻,对前来参加婚礼的朋友来说也是难忘的。事实上,除了婚庆活动,湖广会馆备受青睐,一些时尚产品发布活动也看中了它。正如一家广告公司的负责人所说:“湖广会馆历经岁月磨砺,具有不朽的历史收藏价值,而一些时尚的商品也是流传百年的经典和典范,可以是两部经典的绝唱。”

继王龙门、七星岗等中央商务区的拓展和区域改造后,渝中区还将把解放东路、解放西路等城市下半部分改造为城市下半部分的历史文化区域。3-5年后,城市下半部分将成为重庆新的窗口区域。

从南宋到重庆开埠,下半部城市积淀了深厚的巴渝文化和历史文化,如今被称为重庆母城。但过去这方面长期建设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居住环境、生活条件较差。以前列入市级危旧房改造范围。经过几年的努力,这一地区的危旧房和棚户区改造基本结束,进入转型发展阶段。

城市下半部的历史文化景观区将分为三大区域,包括中心区的白象街、东部的湖广会馆和望龙门地区、西部的十八步地区。这些地区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未来,他们在尊重历史风貌和空间格局规划的同时,不仅进行新的建设,还将保留相当比例的老城区风貌,形成历史文化传承与现代生活互补的母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