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县经济
建国后,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全县共有国有企业14家,公私合营企业8家,生产合作社(集团)68家,工业总产值11.58万元(按不变价1980,下同)。65438年至0958年大跃进期间,工业盲目发展,尤其是炼铁工业。由于脱离实际,许多工厂建成后无法正常生产,很快被迫停产下马,使全县工业生产处于大起大落的状态。1960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政策(简称“八字”政策,下同),企业关、停、并、转,工业逐步恢复发展。1966“文革”以来,许多企业受到干扰,但由于干部职工的强烈抵制,工业生产曲折发展。1968以后,为适应支农备战的需要,建设了一批国有、集体、社区办的化学、建材、食品企业,引进和推广了新技术、新工艺,加快了工业发展的步伐。1979以后,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国有和二轻工业稳步上升,乡镇和个体工业迅速发展。全县工业10余个,有采矿、冶炼、化学、建材、陶瓷、机械、造纸、印刷、电力、缝纫、鞭炮、食品、粮食加工、竹木制品等,主要产品500余种。从65438年到0988年,全县共有工业企业4292家。其中国有企业58家,集体企业124家,村及个体企业4110家,工业总产值1.1.93亿元,分别比1.949和1.978增长34.3倍。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49%提高到10.9%到35.9%。
最早的紫金黄龙实业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位于景子镇甘坑村。公司生产的“三谷味”客家黄老酒于2002年被深圳市酒类专卖局和深圳商报联合评为“深圳人最爱的第一黄酒”,产品销往北京、天津、上海、浙江、福建、广西、广东、香港等地。此外,还有双龙酒厂,生产“汤坑”牌糯米酒。金龙实业有限公司生产“黄可老字号”黄老酒。。明清时期,该县实行传统的科举教育制度。到清朝末年,有四所公立和私立的书院和近400所私立学校,包括蒙古书院和孔子课堂。四书五经是为封建社会培养忠君孝民的必读材料。戊戌变法后,废除科举,建立中小学。到清末,已有于乐中学、于乐小学、县初级师范学校和高级中学。
民国初年,学校改为学堂。以“传授新知识,灌输爱国思想”为宗旨,取缔私塾,兴办学校。当时由于军阀混战,社会经济萧条,办学困难,学校发展缓慢,到民国9年(1920),私立小学只有96所,学生只有2752人。教会有9所小学,学生超过1100人。15年,县城建立紫金县初级中学,全县建立9所县小学。从民国25年开始,省里先后资助了19所短训班小学。民国29年,实施国民教育五年计划,实行义务教育,乡镇严令中心小学,保障民族学校,适龄儿童强制入学,教育比以前更加发展。民国37年(1948),全县有初中2所,师范1所,初中4所,在校生1331人。有263所小学,19170名学生。中小学生人数仅占全县总人口的9.7%。教育经费多由地方政府筹集,资金短缺,教师待遇差,校舍破旧,设备简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的经济生活得到了改善,这迫切需要一个文化上的转变。按照新民主主义的办学方针,各乡各村都办起了学校,向工农敞开了大门。男女学龄儿童纷纷入学,小学为不识字的男女开设了夜校学习文化。出现了大规模教育的新局面。1952年秋,政府接管所有学校,由私立改为公立。65438年至0954年,学习苏联经验,改革教学。1958实行中央提出的“公办民办两条腿走路”的政策,增设4所中学、15农业中学、300个小学民办班;师生参加“全民炼钢”,停工。1961年,实施了《全日制中学工作暂行条例》和《全日制小学工作暂行条例》,整顿了教学秩序,调整了学校布局,改革了教学方法,教育质量明显提高。“文革”初期,停课闹“革命”,老师被批判,学校由工宣队和贫下中农管理。1969年,在“你出不了初中”的口号下,大队小学附设初中班,公社中学转型为高级中学,缩短学制,改变课程和教材,取消考试复读制;1975以后,强调参加生产实践,学习屯昌,种植红薯,参加社会劳动,以劳动代替教学,导致教育质量严重下降。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教育拨乱反正,教育事业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80年代,该县加大教育投入,提高教师待遇,发动群众集资修建校舍,充实设备,重视幼儿教育,普及初等教育,加强专业教育,开办信(刊)赠教育,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据1988统计,全县有小学336所,学生84045人。有31所中学,20510名学生。适龄儿童入学率和巩固率分别为98.59%和98.4%,中小学生人数占全县总人口的16.78%。幼儿园16所,在校生1431人;小学附设学前班398个,学生15614人;中等专业学校4所,在校生800人;职工业余学校4所,学生707人;电大1,300人;农民业余教育569个班,学生21358人。各类学校现有教职工***5276人,其中民办教师1335人。
到2010,全县有各级各类学校399所,在校生138019人。其中:高级中学2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含技工学校)2所,完全中学7所,高中在校生16182人;初中29所,438,665,438+0人;327所小学,65,428名学生;幼儿园34所,16109名幼儿;特殊教育学校1所,特殊教育学生147人。全县中小学教职工7612人,其中小学教职工4124人,初中教职工2506人,高中教职工813人,特教教职工2人,学前教职工567人。广东省有1所国家级示范高中和16所标准化中小学。县域文化历史悠久。考古发现,有11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以及北宋林田古墓、宋代白水岐古窑址、南陵文天祥大钟寺等文物,都体现了前人的聪明才智和民间艺术的发展。建县后,明清时期的文学创作以诗歌见长,钟定贤、刘明载、林凤岗、邓茂贤等的一些优秀作品流传至今有舞狮、舞龙、跳春牛、跳纸马、唱山歌等民间艺术。晚清时期,形成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花朝戏。
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后,刘二松、刘、赖等县人创办《紫金山报》、《救国周刊》,宣传新文化,反对旧礼教。抗日战争时期,县内各区成立了青年抗敌同志会,各中学和县小学成立了剧团或歌唱队。* * * "制片人潘祖岳等人组织剧团宣传抗日救亡,促进了全县文化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紫金县人民政府接管了人民教育博物馆,先后建立了县文化馆、工人俱乐部、广播电台、电影队(院)、花朝戏专业剧团等单位。文化事业迅速发展,业余文艺活动更加活跃。“文化大革命”期间,文化事业遭受严重挫折,许多文艺工作者受到批判,各种文化团体被关闭,大量书籍丢失。电影只放映革命样板戏和新闻纪录片。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有了新的活力,文化机构和设施不断增加。到1988,已有县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工人文化宫、青少年宫、老干部活动中心、刘二松纪念馆、影剧院、档案馆、新华书店、电视调频转播台、广播电视台、专业剧团等文化设施和文化团体。农村集镇文化中心基本形成,所有乡镇都有文化站、电影院(场、队)、广播电视台。全县广播电视覆盖率达85%以上,图书年发行量654.38+0.793万册,图书馆藏书2.8万册,年借阅量4万次。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3处。
截至2010年度,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8、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3。中草药资源丰富,人们早就使用中草药治疗疾病和损伤。明清时期,县城和集镇都有私人行医,农村缺医少药,疫病频发。清末,西医从基督教会传入县城。从14 (1925)开始,在县城开设私人西医诊所和县平民医院。然而,医疗设备简陋,技术力量薄弱。
1952县上成立了卫生厅,负责县卫生行政,成立了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坚持开展群众性的爱国卫生运动,逐步建立了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保健网络,大力挖掘社会和技术力量,培训各类医务人员,医疗卫生队伍不断扩大,医疗设备不断更新和丰富,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预防疾病,医疗技术不断提高。上世纪70年代,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推行,公社医院的技术力量和医疗设备发展迅速。80年代,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全县医疗技术力量不断增强,医疗设备日益完善,人民健康水平明显提高。1988县级医疗卫生单位8个,乡镇卫生院23个,村卫生站(室)422个,医务人员1303人(不含乡村医生344人,卫生员150人),床位658张。人均每万人拥有医务人员21人,比1年的每万人1.75人高出11倍。医院床位数比1951的25张增加了25.3倍。
到2010,全县有直属医疗卫生单位7个,乡镇卫生院20个,在职职工65438人+0940,退休人员635人。从业人员中,卫生专业人员1702人,占87.7%。其中副主任医师36名,主治医师117名,处级508名,处级952名。全县合格执业医师280人,合格执业助理医师278人,实用护士385人,本科生55人,大专毕业生45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