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山简介
傅山(1607-1684),明清之际的道教思想家、书法家、医学家。第一个名字是陈鼎,字是绿竹,字改成了绿主人。还有如浊翁、华冠等别名。汉族,山西太原人。傅山自称老庄弟子,他本人也在多个场合和作品中反复强调“一个老人学老庄”、“我是老庄弟子”、“我是老庄老师”、“我是画家”。自觉继承道家思想文化。他研究和阐述了老庄的“道法自然”、“无为而治”、“有无泰始”、“藏而不藏”等命题,以1发展了传统道家思想。他曾经是阿明的学生,隐居在土屋里,收养了他的母亲。康熙对洪波大放厥词,屡次辞官。到了北京,他自称老毛病,没试就回来了。庄子的经典智慧成为傅山吸收的思想资源,超越了永恒的知心理论。傅山自言自语道:“贵司的冬天,我从汾州搬到了土地堂,行李只有南华景,一直在眼前。”[1]他曾用小楷写过庄子的自由行、人生、外物、泽洋等文章[2]。而且经常冒充庄子的弟子。顾对自己的野心深信不疑。他对学问无所不知,除了经史,还熟读先秦诸子,擅长书画医学。著有《霜红小生集》等。在一些武侠小说中,傅山被描述成一个武林高手。他是一位著名的道教学者,对哲学、医学、内丹术、儒佛、诗词、书法、绘画、金石学、武术、考证等无所不知。他被视为明末清初维护国家统一的典范人物。与顾、黄宗羲、王夫之、李清、颜元一起被梁启超称为“清初六大家”。他撰写了《傅青主妇科》和《傅青主男科》,代代相传,在当时被誉为“医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