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内容有哪些?

主要指从商代、西周到甲午战争的政治思想。政治思想随着国家的出现而产生。历史学家普遍认为,中国古代最早的国家诞生于夏朝。但由于史料的缺乏,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研究一般始于殷商西周时期。

经济和政治背景夏、商、西周都是奴隶社会。在奴隶社会,奴隶主拥有所有的生产资料和奴隶本身,在政治上实行奴隶主专政,而创造财富的奴隶处于牛马不如的地位,没有生活保障,没有人身自由。国王是最大的奴隶主,国家机器以国王为中心,形成君主制。君主对奴隶专横霸道。奴隶经常被随意杀害,甚至成为奴隶主的牺牲品。为了摆脱悲惨的命运,奴隶们采取各种形式与奴隶主进行斗争。在此期间,生产力低下,科学不发达。奴隶主经常利用宗教和神权说教来统治人民。

从春秋末期到鸦片战争前,中国处于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在封建社会,少数封建地主拥有大部分土地,而农民只有很少或根本没有土地。政治上实行地主阶级封建帝制,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建立以地主绅士为骨干的庞大官僚体系,对人民实行残酷统治。广大农民没有参与和讨论国家事务的权利,只有服从的义务。农民和地主阶级的矛盾是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为了反抗地主阶级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农民举行了数百次武装起义。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的规模在世界历史上是罕见的。

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阶段可以分为三个时期:殷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秦汉时期和鸦片战争前。

商朝西周时期,中国处于奴隶社会。当时以祖先崇拜为特征的宗教世界观统治着一切。在商周时期,占主导地位的政治思想是与这种宗教世界观密切相关的神权政治。统治者打着宗教迷信的幌子进行统治。把神权和王权结合起来,宣扬王权神授,宣称国王是由所谓至高无上、主宰一切的“上帝”统治的。周代商,对君权神授观念产生了重大影响。周统治者为了自圆其说,提出了“神无亲戚,德为辅”的观点。这样,神的一元论逐渐过渡到天命人事并重,以德辅天的二元论。在周代商的斗争中,周的统治者感受到了人民的力量,提出了“保民”、“慎刑”等政治主张,这是中国民本思想的开端。(见彩图【河南安阳小屯南甲骨,以“帝”称雄天下】)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正处于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时期,封建社会由此形成。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逐渐转变为地主阶级的土地私有制,引起了阶级关系的变化,奴隶社会的上层建筑逐渐瓦解,导致了皇族的衰落,礼乐的崩溃,诸侯的霸权,出现了“礼乐征伐诸侯”的局面。这是一个社会大分裂、大动荡的时代。“杀君者有之,杀父者有之。”“君臣无常,国之无常。”战争频繁,人民生活非常痛苦。为了实现国家统一,恢复社会秩序,一些思想家和政治家从各自的阶级立场和认识出发,提出了救亡图存的方案。当时社会动荡,统治者的政治控制不是很严格,社会没有绝对的权威,言论相对自由。尤其是战争年代,各国都非常需要人才,知识分子地位很高。因此,他们在政治讨论中更加积极,更少担忧,从而形成了百家争鸣、学术空前繁荣的局面。当时著名的思想流派有以、孟子、荀况为代表的儒家,以商鞅、韩非为代表的法家,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以为代表的墨家,以徐行为代表的农耕学说。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丘梦想回到相对统一、宁静的西周社会,用《周礼》的标准统一人们的言行,建立“君君、大臣、父子”的社会秩序。他呼吁各国统治者“秉承先人之德,文武双全”,以“仁爱”的人道主义精神对待人和一切人际关系。他向统治者建议以德治国,辅之以刑罚,但同时又提出了宽严相济的治国思想。他要求人们加强道德修养,遵守中庸之道和忠恕之道。强调人治,提倡“兴才”生于战国时期的蒙克认为,解决时局的关键是实现中国的统一,只有不嗜杀的仁人才能统一中国。他充分发挥孔子“仁者爱人”的思想,提出了仁政学说,认为“政当得民”,进一步发展了西周晚期的民本思想。他的理论被统治者视为迂腐。继孟子之后,荀况肯定了儒家思想的某些方面,纠正了它的迂腐。他主张既尊君又爱民;它既提倡“长礼”,又强调法,对礼作了系统的发挥;他一方面宣传仁义道德,同时也宣传刑罚法治。他认为“治人无法”,主张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

以商鞅和韩非为代表的法家主张富民强兵,提倡耕田。推崇暴力,强调法治,认为治理国家应该用法律而不是智慧来治理,提出“刑无等级”、“以刑止刑”的观点,否定一切伦理道德,主张以武力统一;要求加强社会组织,对人民实行严格的控制和监督。他们还鼓吹君主专制,宣传独裁。

以老子为代表的道教,主张一切顺其自然,主张无为,向往小国寡民的社会生活,反对一切法制和物质文明。道家要求人谦让,以退为进,“弱胜强”。歌颂“损大于供”的天道,反对“损小于供”的人性。

以翟墨为代表的墨家,主张尚同,强调以天子和天道统一天下的思想;崇尚贤德,即任人唯贤;提倡博爱,不攻击,揭露非正义战争的罪恶。

农校的党徒主张民民共耕共食,没有上下之分。

秦汉至鸦片战争时期,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吸收其他思想的“三纲五常”理论的发展变化时期。这一时期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儒学具有排他性和神学性,即“三纲五常”学说的神学阶段。秦朝以法家政治统一六国,却使法家学说绝对化,迷信暴力,导致其迅速灭亡。汉代君主、大臣、思想家认为,秦之所以迅速灭亡,是因为“仁义不施,攻守势异”。鉴于当时民生萧条,他们主张采取更为宽松的政策与人民休戚相关,发展生产,稳定社会秩序,于是黄老之学应运而生,吸取了道家、儒家、法家的长处。黄老之学主张清静,主张无为,实行不干涉或少干涉人民事务的政策。但道家思想本质上是消极的,在重大政治动荡后只能暂时缓解其作用,不能作为长期的政治指导原则。由于秦王朝速亡的教训,统治者虽然拒绝完全抛弃法家的政治学说,但又不愿意公开采纳法家的思想。因此,以温和、稳重、优雅为特征的儒家思想成为政治家、思想家推崇的理论。经过陆贾、贾谊等人的倡导,董仲舒适时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被皇帝采纳。董仲舒的儒学并不完全是孔孟之道,而是以儒家为骨干,吸收了阴阳家、道家、法家的一些思想的新儒学。它在哲学上主张“天人合一”,在政治上主张“君权神授”,在伦理上提出系统的“三纲五常”理论,认为“王道三纲可从天求”。东汉时期,理学发展为占卜神学,退化为预言吉凶的迷信。

②儒学的形而上学阶段。金朝初期,国家暂时统一,不久就出现了“八王之乱”。随后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南北对峙,社会十分黑暗。由于社会动荡和统治阶级内部的自相残杀,知识分子往往因为一句不小心的话而遭受巨大的灾难,社会上形成一种恐怖的氛围,人们不敢明确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于是出现了玄学,这种玄学崇尚道家,宣扬虚无,主张无为。言和、王弼等玄学家通过对《老子》、《庄子》、《论语》、《周易》等经典的诠释,建立了一种唯心主义的本体论,并运用道家和自然的范畴论证了三纲五常的合理性,宣扬“名教以自然为本”,儒道结合,儒家是形而上的。此外,以曹操为代表的法家思想、包景炎的无君思想、傅玄的经世思想、列子为代表的纵欲思想也在这一时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③儒家哲学阶段。隋唐两朝仍然把儒家思想作为官方的政治哲学。唐代韩愈为了加强对儒学的吸引和控制,撰写了《原道》,将儒学上升到“道”的高度来理解和宣传,给儒学蒙上了哲学的色彩。宋代统治者和一些知识分子总结历史经验,吸收了当时流行的佛道思想的一些内容,将儒学与佛道思想结合起来,使儒学哲学化,形成理学。以北宋程颢、南宋程颐、朱为代表的理学是理学中的客观唯心主义派别,南宋陆九渊、明代是主观唯心主义者。朱成理学和王陆理学虽然哲学观不同,相互攻击,但其思想核心都是维护“三纲五常”,论证封建制度的合理性和永恒性,使君主专制和封建统治秩序合理化。他们认为任何违背“三纲五常”教义的东西都是“人欲”,提出“存义灭人欲”的口号,压制人民革命运动,限制人民的合理要求。他们还夸大人的精神作用,大谈真诚、正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他们认为只要人真诚正直,世界就会和平。南宋中后期,理学获得了统治阶级官方哲学的地位,渗透到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统治宋元明清六七百年。

中国奴隶社会政治思想领域的主要争论,政治思想领域的主要争论是强调天命还是人事。商人敬上帝,重天命;周人尊礼,重人事,所以有“国必亨通,听民之言,死必听神之言”的记载。

在封建社会,政治思想领域的主要问题是:

礼治和法治是儒家的政治主张,法治是法家的方略。礼治强调防患于未然,用温和的手段解决问题。法治强调事后惩罚,用暴力震慑违法者。方法不同,目的相同,都是为了维护封建社会秩序,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

儒家否认人类的平等,认为“物有所不同,物亦有情”,认为“便宜的东西贵,不孝顺,是普遍的。”他们试图建立一套以等级制度为特征的社会规范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使人们各居其所,互不侵犯,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汉代的贾谊,宋代的司马光、王安石,以及明代的儒学、清代的儒学,都对礼仪作了大量的评论。法家不否认等级制度,但他们认为治国之道在于赏罚。他们提出了“任法无智”、“君臣当遵大法”、“刑无等级”、“以刑止刑”等法治原则。他们蔑视伦理,迷信暴力。他们认为“诗、书、礼、乐、善、修、仁、诚、辩、智”是亡国之事,主张君主专制,君主至上。他们将法治建立在暴力、独裁和君主至上的原则之上。中国古代没有现代意义上的法治。礼治与法治的争论反映在德治与刑治的争论中。

德治与刑治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主张以德服人,以刑辅之,后者主张以力服人。前者是儒家的政治主张,后者是法家的政治主张。儒家主张以礼约束人,以教化影响不守礼的人。孔丘说:“以德治国。”蒙克说:“美德是王道。”儒家崇尚性善论,认为每个人都有恻隐之心、逆来顺受之心、尊重之心和是非之心,每个人都可以通过教育潜移默化地成为尧舜。他们认为,这种心理转变是最根本的转变,也是最好的方式。蒙克说:“以德服人者,乐而诚也。”他们反对法家的刑罚方法,认为“法可以刑人,但不能使人贱,不能杀人,不能使人仁”。法家认为人性本恶,劝人行善是不可能的。他们主张暴力政治,主张以实力服人,“以刑止刑”。韩非反复强调“乔法,但重刑”“刑不从心,使人畏之”等暴戾思想。

历史上有过几次关于德治和刑治的争论。汉代桑弘羊认为治理人民需要“绳之以法,刑之以法”,而贤良文学的代表人物则主张治理国家要“以风存仁义,以怀广德”(《盐铁论》)。初唐时期,魏徵与冯德之间发生了一场论争。主张以教为治,冯德强调“秦为法,汉为霸道”。南宋时,朱与和还发生过一次关于的争论。朱强调王道,而则主张“可以并用”。朱元璋虽然用刑严厉,但也多次发函反驳刑罚的建议。后世的政治家把道德惩罚作为治国安民不可或缺的两手手段,或惩罚与道德惩罚并举,或外儒内法。

人治与法治儒家主张人治,强调君主和各级官员的统治能力、智力、威望和影响力。他们把国家的兴衰寄托在几个统治者身上。他们说:“文武之政,在计中有所布局,人若存在,便是政治行动;人死了,就失去了政治利益”(中庸)。他还说:“人是有治的,但没有治。“所以他们不重视法制建设,而强调选官用人;他主张选拔人才、任用人才,接君在任时,非常注重统治者以身作则的效用。孔丘警告统治者:“政治家是正义的;子帅是对的,谁敢错”,他说:“身正,无令而行;它的身体不对,虽然不听话。"

法家强调一切要遵循规律,认为“一人之轨,无似法也。”他们认为,即使是像姚这样的圣人,也不能凭某些人的主观意志治理好国家。反之,如果法律完备,一个资质适中的国王就能治理好国家,“守主掌魔将不成”(《韩非子·用人》)。法家的所谓法治,强调的是暴力统治和严刑峻法,他们的君主专制和至高无上与其法治原则相矛盾。因此,法家提出的法治原则不能得到认真贯彻。中国古代的人治与法治之争,其实还是德治与刑治之争。

义利观在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上,关于义利观的争论由来已久。儒家强调正义,认为封建社会的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封建伦理是国家的根本。孔丘说:“君子义,小人利。”蒙克说,“国王为什么要自私?只有仁义。”他们主张杀人偿命,为正义牺牲生命。儒家不反对利,主张“义而后取”,反对“见利忘义”法家强调功利,否定道德。为了谋求功利,它可以不择手段。他们宣扬功利,提倡耕田,强调每个人“不能用非功德来谋利”,“富贵之门必从兵出”。韩非痛斥孔丘、翟墨、曾参、时宇等学者为无用之人。

围绕着正义和功利,儒家和法家长期互相攻击,都攻击一点,不及其余。法家抨击儒家是“六虱”,是“五虫”之一。儒家抨击法家急功近利,卑鄙忘恩负义。汉代以后,虽然没有了纯粹的法家和儒家,但是义利之争并没有停止。宋代司马光与王安石的论争和朱与的论争都是这场论争的延续。

相传夏朝以前,尧舜退位,实行天下之治。于霞把儿子交给了别人,组建了自己的家庭。秦朝建立后,嬴政视天下为己有,自称“始皇帝”,希望传给后代。从此以后,帝王们实行家天下之治,理所当然。但是,历史上也有“统治世界”的思想。如记载:桀归博,在三千诸侯大会上,唐告诫:“本天子之位,可由有办法者照顾。天下无一家,也有一家之道。”《六韬》记载:太公曰:“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同得天下者得天下,善得天下者失天下。”《吕氏春秋》也说:“天下非一人之天下,天下之天下也。”明末清初的王夫之、顾等思想家都主张“治天下”,反对“家天下”。王夫之指出:“一个姓氏的兴衰是私人的;及民之死,公也”,并说:“天下非私名”等等。

民本与君本民本论者认为,民为国之本。只有重视和关心人民,国家才能和平,也就是所谓的“民为国之本,基为国之本。”西周以后,这种思想在当时的古籍中随处可见。比如《尚书》记载,皋陶说,治理国家,“知人而安民”,“安民则益,民则怀之”。《逸书》记载:“天道视己及人,天道听己及人”,“天道从人所欲”。《国语》记载:“守民口不如守川。如果河水垮了,会伤到很多人。”《左传》记载:“国将富强,听民之言。”蒙克将这一思想发展到了顶峰。在《孟子》中,书中充斥着“保民为王”、“仁者无敌”、“得天下之道,得其民而得天下”、“暴攻其民,必亡其国”等论调。西汉的贾谊进一步发展了这一思想。唐代的柳宗元提出了官员是“为民服务,而不是为民服务”的思想。清朝末年,唐甄也强调:“封边,固民;宝藏是由人民来填充的;朝廷,受人尊敬;官位,民养。”民本思想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上非常宝贵的一部分。

与民本思想相反的,是君主本位思想。君主本位论者认为君主至上,君主再坏也不应该废除。“主公虽贪,吾不敢侵之”(韩语)。君主本位论者主张君主要用政治手腕控制臣民,把他们玩弄于股掌之间,把他们当奴隶看待。他们强调民主的绝对权威,说“明君无为于上,臣完全畏于下”,“有立功之功,必有立功之功,有立功之功,必受臣之罚”(韩语)。他们不考虑人民的要求,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们。韩非说:“为政而适民,是乱之终,不可与之治也。”他还说:“合民心者,恣意而行。”他们认为,人们不知道自己的利益所在,只能依靠“英雄”的帮助,因为“民智不可得,婴儿之心犹在”。汉文帝坚持韩非的观点,反对桀和的进攻。他认为“唐舞不是被命令的,而是被杀死的”,并说皇帝就像一顶王冠。“冠虽开,必加于头。性能虽然新,但一定要和脚一致。无论什么,都分上下层次”(《汉书·列传》)。唐朝的李世民也警告说“君虽非君,臣不能拒为臣”。到了清朝,雍正宣扬“天优于地,君臣之分已定”。作为一个大臣,你应该只知道你有一个绅士。"

绝对君权、相对君权与无君权论:商鞅、韩非等法家主张绝对的君权,认为君权至高无上。商鞅说:“谁有权力,君主就有唯一的控制权。”韩非说:“能独断专行者,能为天下之主。”他们认为君主的话就是绝对的真理,谁也不能提出批评,痛斥历史上的关龙凤、比干王子、隋、陈、楚、伍子胥等人,说这些人“不能忍受古代的圣贤,但今天,他们会放心地使用他们”。他们甚至禁止人民讨论国家大事。商鞅变法时,既不允许百姓说他的法的坏话,也不允许百姓说他的法的好话。他认为任何赞扬或批评法律的人都是“乱民”,“搬到边城去了”。

孔孟儒家也强调君臣父意,主张尊君亲疏之道,但他们的君权都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在享受权利的同时,也要履行义务。如果你不履行作为君主的义务,我有理由不履行作为大臣的义务。孔丘说:“君使臣礼,臣忠君。”他还说,“礼好,民好使。”蒙克指出:“你的大臣好比一只手和一只脚,那么我就把你当作一颗心如果你把我当狗或马,那我就把你当中国人;如果你视我如粪土,那我就视你为懦夫。"

金代鲍敬言反对君主专制,提出了无君论。他指出:“古人无君,不如此生。”宋末邓牧写君道,想象一个没有君主和官吏的无政府社会。明末,黄宗羲对元军中的君权进行了激烈的批判。

平等与差异平等与差异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争论的一个主题。社会财富分配过度不均,必然导致社会动荡。因此,政治思想领域必然会产生平等和平等的思想。孔丘早就说过:“不患寡而患不均。”《礼记·李云篇》也说:“大道之行也是公事。”董仲舒也反对大富大贫,提倡小富小贫。王安石变法有均贫富的内容。至于历代的农民起义,都是以“均富”为口号。

与平等的思想相反,一些思想家主张差异,反对贫富平等。韩非认为,富人之所以富,是勤劳节俭的结果,穷人之所以穷,是懒惰奢侈的结果。如果“从富人那里收集来分给穷人,那就是浪费精力和懒惰”(《韩非子·显学》)。宋代苏辙以“物不统,物亦有情”的道理抨击王安石“试图富民济贫”的做法。司马光还抨击王安石平衡贫富的做法。他说贫富悬殊是由人的天赋不同决定的。不是穷人养富人,而是穷人靠富人生活。富人穷,穷人就失去了依靠。一旦国家陷入困境,“谁来为军需品买单?”(《司马文公文集,乞助,规署常平疏》)

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在西周实行分封制,导致地方诸侯王割据,结局大到不能倒,周天子名存实亡。秦始皇、李斯惩治西周之丧,废除封建,设置郡县,加强中央集权,引起了以春、王为代表的分封派理论家与以秦始皇、李斯为代表的郡县理论家的大论战。分封论者强调“前事不忘”,认为春等人说过“事关三代,不可不学”。有人认为秦朝的迅速灭亡是因为废除封建制造成的孤立,于是分封制的讨论又恢复了。汉朝采取折中的办法,郡县并行封国。汉朝开国不久,同姓国王不断壮大,终于有了“七国之乱”。贾谊、晁错等人大声疾呼封国之弊,上书汉文帝、汉景帝,力劝削弱地方势力。西晋建立前后,曹、陆机等人主张分封制,强调“古之君须同姓,明有亲,异姓而智者”。他还说,分封制“使各民族互相维系,成为坚如磐石。”西晋初部分实行分封制,很快导致了“八王之乱”,埋下了西晋崩溃的祸根。唐朝建立之初,萧提出了"三代封建久矣,秦孤亡速"的主张,但由于等人的抵制,这一主张未能实现。武则天之后,刘智等人主张此说,认为“无土立骑士,官不在位,非古道也”;“郡县可萧宁,不可长期。”唐中后期,为满足藩镇割据势力的需要,分封制思想重新出现。柳宗元写了《论封建主义》,对分封制的论调进行了有力的反击。《论封建》一文总结了秦汉以来关于分权与集权的争论。明初也有割据诸侯,与诸侯作战的斗争。

中国古代除了皇族根据“不以德为德”的原则确定继承人外,在选拔助手时,都主张任人唯贤,德才兼备。“尊亲”主要是皇族在物质利益上的特权,而不是选拔人才的原则。虽然中国古代没有关于任人唯贤或任人唯亲的理论争论,但在现实政治生活中,却存在任人唯贤与任人唯亲的斗争。针对任人唯亲这一政治现象,中国历史上进步的思想家、政治家发表了大量关于任人唯贤的论述。《尚书》提出了“清正廉明”(提拔谦虚但有才能的人)的原则,而孔丘则说:“养错了,人民就服从,养错了,人民就不接受。”翟墨说,用人要“不结党,不偏财,不夺色,圣人要举之”。蒙克主张“尊贤任能,接君为王”,荀况也有许多论述。后世都提倡任人唯贤,批评任人唯亲。比如汉武帝求贤,强调“贤者有赏,贤者有盖。”诸葛亮说:“治国之道,在于养才。”他还说:“亲贤大臣,远非小人。汉朝之所以兴盛,是因为亲小人,远圣贤。从此,汉朝灭亡了。”唐代李世民提倡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他经常说:“我任命官员时,必须做出选择。如果做不到,虽然我是至亲,但也不值得。”

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内容非常丰富。以上十个方面只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上争议最多、讨论最多的问题,而不是全部。此外,诸如爱国主义、无为而治、商业至上的思想也不时被讨论。

特点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特点有:①内容的现实性。中国古代政治思想所涉及的问题,一般都是现实政治的反映或政治实践经验教训的总结。一个朝代的成功经验和教训,往往成为后世政治家、思想家政治思想的素材。他们思考和论证过去的得失,为后代统治者纠正上一代的损失提供新的原则,很少抽象的揣测和繁琐的论证。②内容的稳定性。中国的封建社会是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生产力发展缓慢,生产关系很少变化,相应的,政治思想也很少变化。在中国三千年的封建社会中,虽然政治思想的表现形式经历了从神学到玄学、从玄学到理学的转变,但神学、玄学、理学所表达的中心思想基本一致,都是尊天取经、三纲五常、仁义道德等。争论的问题一般是人治与法治、德治与惩治、王道与霸道、民本与君权至上、君权相对与绝对、尊贤与亲亲、和平合并、民族抵抗与民族投降、正义与功利等。③政治思想的伦理化。纵观中国历史,虽然法家思想家排斥伦理道德,但这种思想并不占主导地位,而是以孔孟政治思想为主导,融合其他学说的新儒家占主导地位。它将政治与伦理紧密结合。虽然一般不反对暴力,但更注重伦理道德,强调“以德治国”,宣扬“礼义廉耻,国之四维”,讲诚信、正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三纲五常作为治国之本。伦理政治思想对中国社会有很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