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堂邑县有多少个乡镇?

民国初年,山东省堂邑县基本沿用清朝的建制镇,有的建制镇规模较小,辖柳林乡、堂邑镇、凉水镇、沙镇、贾镇、辛集乡、范寨乡、定远寨乡、范王庄乡、黑洲乡、道口铺乡、东阿乡、贾政乡、张鲁集乡、后营乡。抗战后,重新划分县行政区域,改县名,改乡制,改为区、辖。

民国初年的堂邑县

中国历史上有两个堂邑县。原堂邑县从秦到隋是南京的一个县治,所以就在今天的南京六合区。

山东省聊城市唐依县,隋朝时位于中国西北,故名唐依县。元和志载:唐邑,汉代古城,在隋唐邑县城西北13.5km。唐、宋、元、明、清均设堂邑县。虽然历代都将堂邑县衙迁址,但县制行政一直未变。

堂邑县,宋代属河北路亳州,晋代属山东西路亳州。元代堂邑县属山东宣威署东昌路,明代划归山东布政司东昌府,清代由山东东昌府取用。

民国初属山东省东路。1936属于山东省第六区行政督察办公室。

抗日战争时期(1942),将堂邑县第六师设为官塘边办事处。1943年,堂邑县改名为吴迅县,以纪念当时行乞施舍的吴迅。1943、10年,堂邑县更名为吴迅县,以纪念盖依的武术训练。官塘边办事处原官县境内属吴迅县,官关路及清水以北地区属永治县。

1949年,吴迅县被撤销,原冠县第六区划归冠县,吴迅县恢复原来的堂邑县称号。1956年4月,撤销县建制。原堂邑县的定远村、范王庄乡、黑洲乡划归冠县,城关、斗湖屯、凉水镇、文吉四区划归聊城,堂邑成为聊城县堂邑区驻地,辖30个乡。6月1958 11的疏散区域是堂邑公社的驻地。1984改为堂邑镇,2000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为中心镇。

1943年秋,辽西县及唐邑县南部重建为辽唐县。1943、165438+10月,堂邑县北部的八家刘、凉水镇、斗湖屯一带与冠县东部的兰窝、刘劭一带合并,组成吴迅县。1946年2月,辽唐县撤销,原唐依县并入吴迅县。1949福明堂一县,属平原省聊城区。1952分配到山东省聊城地区。1956年3月,撤销堂邑县建制,辖区分别分为聊城和冠县。堂邑县柳林区、辛集区、温集区原属镇区,定远寨、范王庄、黑三属冠县,堂邑县东部原属城关区、八家刘、脏土古、斗虎屯、凉水镇、严庙、道口铺、张。

据光绪十八年堂邑县志记载,堂邑县在东昌府以西四十里。东至道口铺,东南至张小静家庄(今冠县庄妍乡张家庄),东北至博平县元里刘家庄,西至高庄铺(今贾珍冠县高庄铺),南至老家庄,北至后谷集(东昌府区后湖镇)。

注:我查了上面很多资料,总结了上面的情况。详见聊城方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