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殖民经济发展有什么特点?

印度独立半个世纪以来,经济发展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长期保持稳定发展态势,没有发生大的危机和动荡。从独立到1980,年均增长率为3.5%,从1980到1990,从1992到2000,年均增长率为5.8%。

印度经济位居世界前列。2001年,印度国民生产总值达到22万亿卢比,约合5000亿美元,世界排名11。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从独立时的40美元增加到目前的近500美元。按照购买力平价法,印度2001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已达25万英镑。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是2500美元。前者有低估的问题,后者有高估的问题。总的来说,目前的发展水平应该在人均800美元到1500美元之间。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农业增加值的比重从1950的56.5%下降到2000年的25%,而工业和服务业的比重也分别从1500下降。

印度建立了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工业装备自给率从独立初期的10%提高到90%,工业产品自给率达到80%,军事装备自给率达到70%以上。国内市场的消费品以国产为主,纺织、制糖、钢铁、化纤等制造业和电站的成套设备可出口国外。通过实施土地改革和推动“绿色革命”,印度的粮食产量从20世纪50年代初的5500万吨大幅增加到2000年的2亿吨。2001年末粮食储备接近6000万吨。水稻产量居世界第二,小麦产量居第四,棉花产量居第三,茶叶产量居第一。

近20年来,印度对外经济发展明显加快。进出口总额从1980年的193亿美元扩大到2001年的近100亿美元。外国在印度的投资从190年的108亿美元迅速扩大到2001年的590亿美元。截至2001的3月末,外债总余额为6543.8+0004亿美元,其中长期债务占97%。外汇储备也大幅增加,2002年9月中旬达到620.265438亿美元。

独立后,印度大力投入科技发展,如今已进入世界科技大国行列。在原子能研究和应用、空间技术、计算机和软件、生物学、太阳能应用和前沿科学等方面位居第三世界前列。建立了从核燃料勘探、开采、提炼、重水生产、反应堆到核废料处理的完整生产体系,拥有14座核电站和9座重水工厂。还有八座核电站正在建设中。计算机和软件技术的发展举世闻名。生物技术已从传统的酿酒、食品加工和药品生产发展到现代的基因工程、动植物细胞合成、酶的应用、生物冶金和克隆技术。

(一)坚持走独立自主的经济发展道路

1.根除殖民经济制度的残余。独立前,印度的经济掌握在英国资本手中。独立后,印度政府接管了铁路、港口、机场、邮电、矿山等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部门。通过对外资企业实行严格的“本土化”政策,排除以英资为主的外国资本控制印度经济,实行进口替代战略。通过高关税和许可证制度等手段严格控制进口,打破英国等外国商品对印度市场的垄断。随着工业体系的建成和工业品自给率的提高,印度政府明确规定,凡是中国已经生产或能够生产的产品,一般不允许进口,以保护民族工业,防止外国商品进入印度市场。

2.实现科学技术的独立性。印度历届政府都非常重视科技发展,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实施高等教育先行,迅速培养了大批高精尖人才,为科技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基础。据说印度现在有340万科技人员,居世界第三。随着基础教育的发展,国民识字率从独立前的16%提高到2006年的65.38%。二是建立了包括高等院校、州政府和企业研究机构在内的完整的科研机构体系,为推进科技自主提供组织保障。三是科技研发投入不断扩大。仅在前七个五年计划期间,政府对科技的投资就增加了490倍。同时,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目前,印度在研发方面的投入近2000亿卢比,约占GDP的0.9%。第四,重视对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

3.实施以内资为主的资本形成战略。独立后,印度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国内资本。国民储蓄率从1950的8.9%大幅提高到2001的25%,预计2007年将进一步提高到29.8%。印度建立了比较发达的银行体系和资本市场,商业银行78家,总数65438家。中国有23家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超过9000家,新发行的股票每年可以筹集650亿至700亿卢比。印度的资本市场是发展中国家中最大的,股票交易的种类也是发展中国家中最多的。在利用外资方面,坚持间接利用外资,争取优惠贷款和外国官方援助,外资比例一般不超过10%。

4.建立内需导向的发展模式。独立后,印度成功打破了外国商品对印度市场的垄断和控制,建设了大量的投资品和消费品有形市场,构建了全国商品流通网络体系。促进城乡市场发展。据估计,从事各种消费品流通的市场经纪人、批发商、仓储、运输商和零售商超过100万人。这个网络在大约3,800个城镇和500,000个村庄运作。据称,印度约有3亿中产阶级,其购买力持续稳定增长,是消费品市场稳定发展和结构升级的主要动力。印度还有7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市场需求近年来也在快速增长。

(2)发挥国家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印度独立后,在落后的殖民经济体制和畸形的市场经济基础上,选择了国家主导的混合经济体制,实践证明是成功的。

1.建立了一个强有力的国家计划委员会,为国家经济发展实施有效的战略管理和规划指导。1950年3月,印度成立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家计划委员会主席也是政府总理。印度国家计划委员会持有并通过计划安排使用的总预算资金占同期GDP的4%-5%。印度国家计划委员会可以从战略上考虑印度面临的经济发展。有能力通过中央政府和各邦政府的部委对国有经济活动进行指令性计划控制,对非政府经济活动进行指导性计划调整,使国民经济发展符合国家战略的要求。

此外,印度国家计划委员会还经常制定和实施相关的重要政策和措施,引导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主要包括:土地改革和农业的绿色革命;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基础工业;大力发展国有经济,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实施进口替代战略,保护国内产业;制定和实施信息技术行动计划,促进软件产业的发展。

2.大力发展国有企业,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主导作用。独立后,印度建立和发展国有企业的途径主要有三种:一是将英国殖民政府占有的财产收归国有;第二,通过国有化措施赎回在印度的国内外私人资本企业,将其变为国有企业;第三,通过五年计划利用国家财政支出和外国援助(主要是苏联援助)。新企业由政府直接建立。中央政府所属国有企业投资从1951.29亿卢比飙升至1991.1324.4卢比,中央企业从5家增加至246家。印度各邦政府所属的国有企业从565438+增加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