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六大传统节日是什么?
1.春节(农历正月初一)
2.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
3.清明节(农历三月初八)
4.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
5.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
6.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
春节
春节指的是汉字文化圈的传统春节。传统的名称是新年、新年和新年,但它们也在口头上被称为新年、庆祝新年和新年。在古代,春节曾在节气中特指立春,也被视为一年的开始。后来改为农历正月初一为新年。一般认为至少要到正月十五(上元节)才会结束。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最有特色的传统节日,也是最热闹的节日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女儿节、午时节、五月节、艾节、端午节、崇武节、夏令节、天中节、玉兰节、屈原节、诗人节等。段的意思是“始”“初”,初五可以叫端午。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草、艾草、熏白术、白芷、喝雄黄酒、扎白锁子、做香槽、贴五毒、贴符、放黄烟籽、吃十二红。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正月是农历正月,古人称之为“晓”。元宵节习俗的形成有一个漫长的过程。根据一般资料和民间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时期就已受到重视。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一词最早见于李。根据中国古代历法,农历八月十五日在秋季的八月中旬,所以它被称为“中秋节”。一年有四季,每个季节又分为孟、中、吉三个部分。因为秋天的第二个月被称为中秋节,所以中秋节也被称为“中秋节”。
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是传统的重阳节,也叫“老人节”。因为在古代《易经》中,“六”定义为阴数,“九”定义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合阳,两重,故称重阳,也叫重阳。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形成了。到了唐代,重阳节被正式定为民间节日。
清明节也被称为踏青节。在仲春和春末之交,也就是冬季至日后的108天,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扫墓的日子。中国汉族的传统清明节始于周朝,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一年八大节日”之一。一般来说是公历4月5日左右,节日很长。有两种说法:10前8天和10后10天,这20天属于清明节。清明节原意为扫墓日,民国政府于1935年春分后15天定为国定假日,也称全国扫墓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