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布料介绍
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是传统的蜡染产区,安顺、凯里、丹寨、黄平、雷山都是著名的蜡染之乡。在大山深处,苗族妇女任意描绘自然界所能见到的一切,花、果、鸟、虫、鱼,夸张的姿态,大胆的变形,自由随意的描绘或严谨的几何图案,用铜笔绘制产生的神韵蜡线,无不呈现出一种神秘灵动、活泼浪漫的美感,充满了生活的气息,蕴含着古老文化的内涵,形成了蜡染的独特风格。
据史料记载,贵州蜡染始于汉代,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蜡染图案起源于复制铜鼓上的图案。当时采用的方法是将布覆盖在铜鼓表面,用蜡来回摩擦,染色后将铜鼓上的图案转移到布上。这种方法类似于摩擦。后来,人们发明了铜蜡刀,蘸上融化的蜡液,可以很容易地随意直接在布上画。这种方法使蜡染由临摹变为创作,摆脱了铜鼓纹的束缚,有利于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充分发挥蜡染工具的性能,体现蜡染材料之美。
土布土布是贵州最常用的蜡染,厚实耐用,有独特的纹理效果。但在画蜡之前,需要用草木灰或牛粪熬煮两三个小时进行漂白、晒干、上浆、研磨、晒干,才能充分表现蜡染工艺的魅力。
蜡染印花的主要蜡料有蜂蜡、白蜡、木蜡。甚至枫香汁经过高温熬煮后也可以作为防染材料,通常是蜂蜡和白蜡混合。枫香是苗族先民的象征和化身,是苗族人民崇拜的圣树。枫香的树液略带红色,苗族人认为这是祖先的血液,具有神奇的力量,所以用来描绘他们的图腾和崇拜者的形象。后来发现,来自美丽枫树的枫树汁中的胶质和糖分具有防染作用,一般用黄油加热搅拌后绘制,染色后图案更鲜艳。于是他们用百年枫树汁在白布上作画,染色漂洗,制成祭祀服装和旗帜,从祭祀用品流传到日常用品。这就是“枫叶染”的民间传统。
古代染料,主要是天然染料,分为植物染料、动物染料和矿物颜料。从古代纺织品的发现和文献记载来看,从先秦到汉代,主要使用矿物颜料。当时的矿物多被磨成粉末,这些颜色统称为矿物色。同时,从夏朝到战国,不仅开发了各种矿物染料,还使用了植物染料。在一些地区,少量的染料来自动物的血液。汉代以后,矿物颜料用得不多了,植物越来越受欢迎。将原有的用辣蓼鲜叶染色的方法改进为将辣蓼叶完全浸泡在水中,然后按比例加入石灰制成靛蓝,再进行染色。茜草、红花、苏木为红色染料,虎杖、木蓝为蓝色染料,黄栌、栀子、槐花、郁金为黄色染料。这些常用的植物染料在唐代发展成为相对固定的印花染料。
黔东苗族自古以来就广泛使用蓼属植物作为蜡染的主要染色材料。其他植物染料和矿物染料(朱砂)用于绘画或作画。靛蓝染色稳定,不易褪色。一件蜡染服装往往可以穿十几年甚至更久。村民将收获的兰草茎叶放入水池、大桶、木桶或坑中,然后在上面压上沉甸甸的石头,用冷水浸泡6-7天,每隔两天翻一次,直到完全浸泡发酵,水面浮上紫色气泡,捞出靛叶残渣。然后将生石灰按一定比例加深,倒入缸中,用水瓢或竹竿搅拌1-2小时(5公斤左右的靛叶用1公斤石灰)。经过一夜,靛蓝凝结沉淀,上面的清水倒出,形成靛蓝浆(俗称“干靛蓝”)。但要染色,靛蓝浆必须用水、草木灰水、玉米酒等染色促进剂混合,染液才算好。
缸内染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浸染过程中,先将白布在温水(20摄氏度左右)中浸泡数小时,再放入染缸中浸染。另外,在染色过程中,需要用黄豆水、红籽根水、土酒、牛胶反复上浆1-2次,以增加染料的附着性。泡的次数越多,颜色越深。这样重复三到五天,以确认织物已经染色。
蜡布染色后,需要在铁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煮沸,然后加入少许盐,将织物放入沸水中进行高温脱蜡处理,去除织物表面残留的蜡和浮色。最后取出蜡布,在清水中反复漂洗,使残留的蜡和浮色完全从织物中分离出来,然后在阳光下晒干,再根据需要加工成实用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