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湛江市濉溪县属于哪个市和区?

属于广东省湛江市濉溪县

濉溪孔子文化城

濉溪孔子文化城

濉溪孔子文化城

濉溪县位于广东省雷州半岛北部。

总面积2144平方公里。总人口为990 000人(2003年)。

县人民政府驻遂城镇,邮政编码:524300。

代码:440823。区号:0759。拼音:濉溪县。

基本概况

濉溪县(隶属湛江市)位于中国大陆南部雷州半岛北部,距湛江市16km,东临港口城市,南接海南岛,西与广西北海市隔海相望,南接雷州市,北接古城廉江市。

这就是著名的“中国第一甜县”(因盛产甘蔗而闻名)、“中国舞狮之乡”——湛江遂溪县受邀参加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8月8日)前的文艺演出——湛江遂溪县。

濉溪县海岸线长,港湾多,海产丰富,土地秀美,四季常青,冬暖夏凉,气候宜人,农产品丰富,工业繁荣,人杰地灵。

在历史的进程中,遂溪县遂城一直是粤西经济贸易的繁荣市场,是祖国南大门的主要商埠之一,是雷州半岛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交通的重要中心。

自唐代天宝二年(公元743年)建县以来,在历代政府和劳动人民心目中有着非同寻常的地位。

濉溪县基础设施建设不错。全县城乡电话实现了光纤线路和数字交换的程控化,移动电话和无线寻呼通信网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濉溪县的交通四通八达。李湛、广湛、粤海铁路和广海、渝湛高速公路贯穿全境。有五列火车上下车,207国道和325国道在县内交汇。广湛高速公路环城而过,县城距湛江港、湛江民航机场20多公里。电力供应充足,年供电量2.2亿千瓦时。

濉溪县海岸线东起黄略至建新海岸,南至江洪至北坦港、界泡,全长145.7公里。有潮间带的浅海滩涂面积103.64平方公里,折合15.5万亩。这些沿海海滩过去是贫瘠的。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濉溪人民用心血和汗水在这里进行了大规模开发,创办了许多养虾场、珍珠孵化场和养殖场、鱼蟹圈养场、牡蛎和蜗牛养殖场,古往今来荒无人烟的沿海滩涂成了财源宝地。

濉溪县东南、西部临海。全县有草滩、江洪、北滩、石角、柳下、甘阳、黄略、乐民等大小船舶港口近10个。较大的港口有草滩、江洪、北滩、石角等,其中草滩可停泊万吨级船舶,这些主要港口年货物吞吐量均在50万吨以上。1992,江洪、草滩、北滩港开工建设5000吨级货运码头。根据总体规划,这些港口将建设成为以港口码头建设为导向的多功能国际海港商城,重点发展珍珠对虾等水产养殖和深海捕捞。在不久的将来,江洪、草滩、北滩将建成现代化港口。

目前,濉溪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加快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继续实施“外向带动”、“科教带动”、“区域联动”、“可持续驱动”四大发展战略,制定了一系列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并下大力气加以完善。

经济概况

濉溪经济发展步伐加快,县域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全力推进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镇化,县域经济呈现良好发展势头。初步统计,全县生产总值581.4亿元,增长9.3%。第一产业增加值26.9亿元,增长5.1%;第二产业增加值654.38+0.45亿元,增长654.38+076.5438+0%;第三产业增加值1.67亿元,增长9.6%。三次产业比例为45.4: 26.8: 27.8,固定资产投资7.9亿元,增长18.2%。财政总收入4.77亿元,增长15.4%。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0210元,增长13.2%。农民人均纯收入3813元,增长9.6%。

进一步确立工业主导地位,实现工业经济三大突破。按照“工业立县,工业强县”的战略,狠抓工业生产措施的落实,实现工业经济的三大突破。一是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40亿大关。全县工业总产值达到42.77亿元,增长16.3%,首次超过农业总产值。二是全年累计新签项目金额超过40亿元。三是全年新开工重点工业项目总投资超过7亿元。近年签约的部分大型项目已建成投产或在建,如投资2.5亿元的酵母香精项目、投资65438+7亿元的特级食用酒精扩建项目、投资65438+1.00万元的高岭土项目等。

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业总产值42.5亿元,增长5.2%。特别是围绕农业产业化,大力推进“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着力打造制糖产业链。通过糖业公司和蔗农全面推行“订单农业”,与蔗农签订原料购销合同,形成了企业和蔗农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营机制,提高了甘蔗产业的经济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全县建成了一批甘蔗、粮食、无公害蔬菜、南药、蚕桑、水果、丰产林、畜牧、水产“三高”示范基地。

第三产业发展步伐加快,城镇化不断推进。以现代流通业为突破口,以抓市场促第三产业发展为重点,拓宽融资渠道,发展辐射面广的高档市场和商贸物流中心,如招商引资建设银塔酒店、松源酒店、石口悦酒店等高档酒店和广隆、百汇、百兴等大型商场,带动了商贸、餐饮服务业、信息产业和旅游购物的发展,呈现出人气旺、购销两旺的新景象。同时,鼓励乡镇企业向城镇聚集,降低农民进城门槛,不断增强县城辐射能力,加快中心镇建设,促进第三产业发展,提高城镇化水平。目前,城市化水平达到27%。

招商引资力度加大,民营经济发展加快。2004年,湛江工博会签约项目70个,总投资24.2亿元,引进外资项目6个,合同利用外资2376万美元,增长725%,再创历史新高。全县外资企业工业总产值6.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0%。民营经济发展明显加快,私营企业2118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7家。

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城乡面貌不断改善。全年累计完成交通道路建设投资1亿元以上,加强了交通道路建设,完成乡道1.70公里,改造了一批其他交通设施。* * *水利建设投资4468.9万元,完成水利工程552项,完成土石方654.38多+0.8万立方米;恢复灌溉面积40万亩,改善灌溉面积80万亩,新增灌溉面积50万亩。城市建设总投资6543.8+0.9亿元,通信、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继续加大。目前,该县已基本形成了从镇到村的硬底公路。

通信、邮电

*运输

濉溪县海陆空交通网络发达,李湛、广湛、粤海铁路贯穿全境。濉溪火车站年货运量500万吨,客运量600多万人次。六车道的207国道和325国道在县城交汇;一级公路直达湛江港和湛江民航机场;广东至琼海高速公路濉溪段在建;县内主要干道和各区道路基本实现硬化;这个县实现了村村通机动车的目标。

*广东电信濉溪县电信局

2001年,濉溪县电信局完成电信业务总量71万元;业务收入6473万元,比上年增长14.57%;全县农业电话8519;发展19102来电显示用户;完成年度计划365,438+08.36%;发展数据增值业务2328项;发展76项ADSL业务;开发IC公用电话161;卡业务总销售额达248万元,电信固定资产投资601.23万元。其中,交换设备582.8万元,传输设备158210万元,接入网设备1352万元,供电设备704.8万元,城市和农村电话管道17906万元。

在搞好企业管理和通信业务发展的同时,精神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2001被湛江电信分公司评为文明创建活动“先进单位”;被湛江市委评为“先进党总支”;被湛江市委市政府评为“三五”先进单位;被濉溪县直属机关评为“先进党总支”,党员电化教育“先进单位”;被濉溪县总工会评为“先进单位”。被共青团濉溪县* * *委员会评为“红旗团总支”。

濉溪各种特产

美味的海鲜

濉溪县海域辽阔,有东海湾渔场、北部湾渔场等天然渔场,有江洪、草滩、石角、北滩、乐民等渔港。渔业产品资源十分丰富,常见鱼类有100多种,其中经济价值较高的有斑点(黄鱼)、中华青鳞鱼、兰苑(塘鱼)、斑点鲈鱼(头鲈)、金带精(黄七)、黑鱼(九条)、金线鱼(红三)、鲱鱼等。此外,还有乐民盐灶和柳下盐场,其中乐法盐灶盐场是我省较大的盐场之一,盐色美、纯度高、产量大,年产2万吨。

丰富的水土资源

濉溪县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1,759.4 mm,通常7-9月降雨量占全年的50%。全县有河流34条,总长625.12km,面积2261.12k m2。全县集雨面积超过65,438+0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濉溪河、甘阳河、程悦河、乐民河、江洪河、童鸣河和濉溪河支流郎峰河。

此外,还有东西向的雷州青年运河濉溪灌区。东运河长29公里,西运河长14.8公里。灌溉农田48.67万亩,交通通航。

全县有中小型水库56座,总库容8800万立方米,灌溉面积35650亩。其中中型水库为官田水库,河网密度0.32km/km2,经济动用654.38+0.3427亿立方米,地下经济动用465.438+0.59亿立方米。

丰富的森林和畜牧业资源

濉溪县林牧资源丰富,品种繁多。全县林木面积63.85万亩,绿化率86%,其中公路绿化林269.904万公里,沿海防护林662公里。年产量约1.93万立方米,收益近578万元。

主要的用材林是桉树和木麻黄。濉溪的桉树林闻名中外,总面积34.97万亩(不含本县林雷、农垦面积),是中国最大的桉树林基地。几年来,国内外专家纷纷前来考察、论证,给予高度评价。

畜牧业主要以饲养雷州黄牛、瘦肉型猪、肉猪、杜大昌(良种猪)、山羊、鸡鸭鹅为主。目前,全县牛存栏量为654.38+0.24万头,商品牛年成交量在654.38+0.4万头以上。是全省瘦肉型猪基地县,一般存栏生猪30万头左右,鸡鸭鹅709万只,山羊1.1.8万只。

濉溪县牧草丰富,草资源丰富。连片草场31个,总面积5.5万亩。还有适合放牧的零星草地和疏林1.2万亩。由于粮食和甘蔗丰富,全县每年一般种植甘蔗65万亩左右,甘蔗尾叶是黄牛最好的饲料。此外,这些得天独厚的条件,如丰富的草地和广阔的空间,是发展畜牧业的最佳场所。

热带和亚热带作物资源

濉溪县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高温多雨。凡是在其他地区种植不了的热带亚热带植物,都可以在濉溪种植生长,因此这里成为广东乃至全国热带亚热带作物的生长基地,是热带作物的宝地,发展前景非常光明。

目前,主要的热带和亚热带农业作物是甘蔗;果树有龙眼、荔枝、黄皮、菠萝、芒果、杨桃、香荔枝、蛋黄、蛋果、番石榴、开心果、木瓜、金李等。

热带植被作物有香蕉、菠萝、木瓜、木薯、香茅、香根草、剑麻、广藿香、芝麻、香蒲、玫瑰茄、山药、芋头等。树木有橡胶、桉树、樟脑、楝树、加勒比松、湿地松、胡椒等。

甘蔗种植历史悠久。据调查,濉溪县一直是广东甘蔗主产区。早在唐朝(公元前三世纪)以前,就有甘蔗制糖的记载。

到清朝光绪年间,甘蔗种植和蔗糖生产已达到相当规模,每年有数万吨本地糖出口国内外。目前,全县种植甘蔗60多万亩,有8个糖厂,年产糖约35万吨,被誉为“中国最甜的县”。

丰富的矿产资源

濉溪县已发现贵金属、金属和非金属。贵金属矿床主要包括金矿床。金矿主要分布在城乡交界的秋水岭和黄略镇五社岭一带。地下矿脉7条,长4 km,短1 km,深40 m。

矿泥品位:矿脉富段1吨矿泥可提炼480克黄金,贫段可提炼6克,平均11克;金属矿产主要有:铁、钨、锰等。非金属矿产主要有:高岭土、瓷土、石英砂(石)、玄武岩、花岗岩、玻璃砂矿、泥炭土等。铁矿主要分布在黄略镇五社岭附近。

高岭土粒度、白度、滑感好,具有较高的开采价值。适用于制砖、制陶,也可用作高档纸的填料和提取氢氧化铝的原料。

其储量很大,* * *约4392万立方米。分布在全县19个乡镇,其中有阜城、甘阳、建新等多个乡镇。

玻璃砂矿,总储量约2500万吨,硅含量94-99%,主要分布在乐民、草滩、柳下、江洪等沿海城镇,如搪瓷、保温瓶、硅酸钠、铸件等。泥炭土主要分布在柳下、甘阳镇谢中村和龙岩山龙洞,面积2000多亩,深度不到1-3米,煤层厚度约20米,储量约2000万吨。可用于提取汽油、煤油、轻重柴油、沥青、重油、蜡苯等产品,储量和质量均居国内首位。

玄武岩资源丰富,有致密玄武岩、橄榄玄武岩和普通玄武岩,是高档建筑的装饰材料。

瓷土资源储量大,质地优良,发展陶瓷生产潜力巨大。金矿,国家已在1974投入开采。目前,该县正在开采玄武岩、高岭土和石英砂。

行政区划

濉溪县辖15个镇(濉城、黄略、建新、岭北、程悦、河头、江洪、乐民、五塘、北坡、岗门、草滩、杨青、甘阳、界泡)。

历史的发展

唐天宝元年(742年)濉溪县所在地,因溪而得名。

2000年濉溪县辖18个镇。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为807015人。城镇人口:遂镇72996黄略镇82572杨青镇36963沙古镇24357界炮镇49670北滩镇14889甘阳镇72505程悦镇79843吴塘镇14485建新镇17917岭北镇2138。1484港门镇29796草滩镇28594柳下镇26778河头镇28950乐民镇30641江洪镇25061福成虚镇53794城西虚镇30956雷州市林业局虚镇5767广乾糖业发展有限公司虚镇17642

2002年,濉溪县辖18个镇(濉城黄略建新岭北市月河头蒋洪乐吴敏塘北坡岗门草滩杨青杨干下柳北滩界泡沙沟),228个村委会,18个居委会。

2003年6月至10月,濉溪县撤销北滩镇、柳下镇、沙古镇,将其行政区域分别合并为界炮镇、草滩镇、杨青镇。

截至2005年6月5438+2月31,濉溪县辖15个镇(濉城、黄略、建新、岭北、程悦、河头、江洪、乐民、五塘、北坡、岗门、草滩、杨青、甘阳、界泡)。

濉溪互联网

濉溪县位于广东省西南部,雷州半岛中北部,西与广西北海市隔海相望。土地面积2148.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71700公顷。辖15个镇,总人口97.6万。濉溪县是一个农业大县,传统农业占主导地位,工业化处于发展初期,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随着互联网在全球的快速发展,濉溪县委、县政府加大了农村信息化建设力度,建成了县、镇、村三级“信息高速公路”,基础网络也从“城域网”扩展到“广域网”,从“有线”扩展到“无线”。以政府信息化为核心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初见成效。我县荣获“全省各区县电子政务建设样板工程”荣誉,还被部门定为“国家农村信息化基地”、“广东省农业信息化建设试点县”、“湛江市农村信息化示范县”。

一、信息化的基本情况

(1)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濉溪县信息高速公路四通八达,基础网络从“城域网”扩展到“广域网”,从“有线”扩展到“无线”。濉溪县所有乡镇实现光纤互联,宽带网覆盖全县行政村,GPRS、CDMA无线上网覆盖全境,EDGE无线上网覆盖县城;建立了县委、县政府大院办公楼、行政服务中心局域网;开通县委、政府与15镇视频电话会议系统。

(B)电视、电话(手机)、电脑“三电合一”加速。2007年,濉溪县信息化综合指数为60,广播电视实现了县镇两级光纤联网、村村通,平均每百户拥有电视机60台,广播、电视、手机覆盖率分别达到99%、98.5%和100%。平均每百户拥有固定电话45部,移动电话33部,电话村村通比例基本达到100%。城市宽带骨干网和接入网覆盖15个镇的256个行政村,每百户农村家庭拥有电脑5台,农村宽带用户达到5000户,建成信息体验服务中心(站、点)近30个。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电信网、计算机互联网和有线电视网相互渗透、相互融合。5438年6月+2007年2月,北坡镇北塘村委会率先开通“IPTV网络电视”,成为我县“三网融合”的先行者。

(3)信息应用系统逐步普及。主要基于濉溪县人民政府公众网(www.suixi.gov.cn)、电子邮局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自助建站系统、远程教育系统、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等。通过视频、音频、图形和文本向社会各界提供信息服务。同时,大力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建立“信息兴农”专题网站,为农民提供党建、农技、市场行情等信息。,直观形象地向农民传播农业技术,培养农村人才。为利用互联网丰富的资源,濉溪县与湛江农业信息港网站合作,在15镇网站开设“供求信息”专栏,形成了稳定的信息共享合作关系,各类信息应用系统在我县得到普及和推广。

(4)信息化人才队伍日益健全。目前,全县有60多名信息技术工程师、220名信息主管和2300名信息工作者,初步建立了覆盖县、镇、村的梯级农村信息技术队伍。近年来,为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和农村带头人的计算机信息技术水平,该县通过举办培训班、参观学习、远程教学等多种形式狠抓培训,共培训5000人次。同时,我们充分发挥信息化人才队伍的作用。信息员定期从网上收集整理相关信息,及时发布给当地农民。同时,他们了解当地农产品的供求信息,架起当地农产品与市场之间的桥梁,帮助农民提高生产效率,从而达到服务农村和农民的目的。

(5)农产品产销信息化水平提高。针对农村信息闭塞的实际情况,以信息化手段引导农民发展市场农业,以线上技术引导科学种植和产品销售。由于北坡镇草堂村的农民利用市场信息指导生产和销售,2007年,18多户农民种植辣椒收入超过65438+万元。农民自觉利用信息技术增产增收。

(六)信息服务体系由点到面发展。2002年3月,濉溪县信息中心成立,以政府信息化为核心,推动了农村信息化建设。乡镇党政办公室指定一名干部担任信息主管,负责乡镇一级农村信息化的推进工作。在北坡镇和岭北镇建立了信息服务中心,在北坡镇和程悦镇建立了信息服务站,在麻柳梁、北塘、石井围、调风、湖西、田头村建立了信息服务点,其中调风村委会、田头村委会、湖头镇湖西村委会为“信息直通车”项目示范点。至此,濉溪县信息服务体系由点到面发展。

2020年6月165438+10月16日,中国最美县城名单出炉,濉溪县榜上有名。

2020年7月,商务部公布了2020年农村电子商务综合示范县名单,濉溪县入选。

2020年6月,濉溪县被列入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县(广东地区)。

2016年2月16日濉溪县被列入2015年度全国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县(市、区)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