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顺地区秧歌的特点

抚顺地区秧歌的特点

在广场舞火热之前,主导舞林的是古老的“秧歌”。“左手右手慢动作,右手左手慢动作重播。”简单随意的节奏,摇曳的身姿,迷人的舞姿。那么,你知道抚顺秧歌吗?跟着我去了解一下吧!

抚顺地方秧歌是一种历史悠久、具有浓郁民族、民间和地域特色的中国民间舞蹈形式,主要流传于辽宁省东北部的抚顺市。

简介

抚顺秧歌,又称“鞑子秧歌”,是一种历史悠久、民族、民俗、地域特色浓厚的民间舞蹈形式。抚顺秧歌主要流行于辽宁省东北部的抚顺地区。抚顺是满族的故乡,清朝的发祥地。清朝统一全国后,东北相对稳定。满族民间在原有民间舞蹈的基础上,不断吸收其他民间舞蹈,从表演形式到角色、装扮、舞蹈动作,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满族秧歌。

与满族先民的民间舞蹈有直接关系。据史料记载,唐代有一种舞蹈叫“踏锤”,明代有一种歌舞叫“莽撞”,对抚顺秧歌的形成有一定影响。

抚顺地方秧歌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身着旗帜的“鞑靼人”和只穿着皮大衣、串着扦子和各种生活狩猎用具的“克力图”(俗称“外来鞑靼人”)。其表演大多源于原始状态下满族的生产生活,如跃马、射箭、搏击等,有的模仿鹰、虎、熊的动作,其中不乏传统舞蹈的元素。

秧歌动作中的蹲、跺、荡、摇等姿势丰富、浑厚、豪放,具有鲜明的渔猎生活和八旗战斗生活的特点。它的伴奏音乐借鉴了满族萨满跳的打击乐形式,有“老三分”、“七棍”、“快鼓”等,与汉族秧歌有较大区别。抚顺秧歌从清朝开始就在抚顺流传,深受群众喜爱。据1986调查,当时有50支秧歌队,但目前只有4支秧歌队有明确的起源和谱系。

种类

抚顺满族地方秧歌主要有两种,一种来自河北,讲的是内部移民引进的地方秧歌;另一方面源于满族传统民间舞蹈,演变为满族土地秧歌,又称“太平秧歌”,俗称“鞑子秧歌”。抚顺秧歌形成于清初,一直流传至今。据专家考证,满族秧歌中的人物及其服饰,既是满族生活方式的体现,也是八旗制度和军民团结的艺术体现。

追溯历史

抚顺满族秧歌,即抚顺满族秧歌,是流传于抚顺各县区的满族民间舞蹈。抚顺秧歌形成于清初,一直流传至今。与满族先民的民间舞蹈有直接关系。据史料记载,唐代有一种舞蹈叫“踏锤”,明代有一种歌舞叫“莽撞”,对抚顺秧歌的形成有一定影响。

从明末抚顺努尔哈赤的兴起到满族的形成,满族人继承了祖先女真时期流传下来的民间舞蹈“莽撞舞”。康熙初年,汉族人杨彬在东北生活了一段时间,写了一篇关于刘辩的简介。《刘辩简史》(3-15卷)记载了当时流传于柳边边(包括富顺地区)的“莽撞舞”的舞蹈动作和表演形式:“满洲有大宴,主家男女会变舞,一袖在额,一袖在背,盘旋而摆姿势,说是莽撞。”

清朝统一全国后,东北相对稳定。满族民间在原有民间舞蹈的基础上,不断吸收其他民间舞蹈,从表演形式到角色、装扮、舞蹈动作,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满族秧歌。一些史料,如《刘辩简介》、《奉天通志》等,对满族秧歌有详细的描述。

1936《兴泾县(兴泾县即今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印本》记载:“正月十五,家家献元宵,村里人做了一出戏叫《宋太平》,意思是可以驱除恶疾。”《荥经县志》中提到的“宋太平”不仅是抚顺满族秧歌,也是近代地方志中对抚顺满族秧歌最直接的记载。上世纪80年代,抚顺满族民间舞蹈整合时,发现抚顺满族秧歌历史悠久。

周(已故)出生于1926,新宾满族自治县满族秧歌艺人,14岁时学习满族秧歌。他和老艺术家杨(已故)曾回忆说:“我们知道,老鞑靼秧歌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主要是因为旧汉王努尔哈赤在新宾赫图阿拉登基,称可汗,创制八旗,军民合一。打胜仗后或逢年过节,都要喝米酒,唱歌跳舞,渐渐成了当地的秧歌。鼓乐一响,就由鞑靼官领着,扭着唱。这也是一种与民同乐的方式,所以‘鞑靼秧歌’就是满族秧歌。”

1986年,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融合抚顺资料书》评审会上,辽宁省秧歌专家对这一民间舞蹈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和鉴定,认为抚顺地区秧歌服饰上挂八旗,表演“千钟仪式”和“抱腰仪式”,是鲜明的满族特色;独特的动作节奏——扬、蹲、跺、盘、荡、颤,具有浓郁的满族渔猎生活和社会活动特点,可以作为抚顺地区满族民间舞蹈的代表。

鉴于尊重少数民族的政策,不叫“鞑靼秧歌”,正式命名为“满族秧歌”。从以上史料可以看出,抚顺满族秧歌有着悠久的形成和发展历史。

艺术特色

以前抚顺的满族地方秧歌有两个品种。一种是起源于河北的当地秧歌,由海关移民传入抚顺。一种是满族秧歌,起源于满族传统民间舞蹈,演变融合而成。抚顺地方秧歌是指“抚顺满族地方秧歌”,又名“宋太平”,俗称“鞑子秧歌”。

抚顺地方秧歌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身着旗帜的“鞑靼人”和只穿着皮衣、串着扦子和各种生活狩猎用具的“克力图”(俗称“外来鞑靼人”)。其表演大多源于原始状态下满族的生产生活,如跃马、射箭、搏击等,有的模仿鹰、虎、熊的动作,其中不乏传统舞蹈的元素。秧歌动作中的蹲、跺、荡、摇等姿势丰富、浑厚、豪放,具有鲜明的渔猎生活和八旗战斗生活的特点。它的伴奏音乐借鉴了满族萨满跳的打击乐形式,有“老三分”、“七棍”、“快鼓”等,与汉族秧歌有较大区别。

装扮道具

抚顺满族秧歌的主要人物及其服装和道具是:

鞑靼官吏,俗称“李鞑靼”、“老爷”。舞蹈队的领队,一般舞蹈队里有两个“鞑子”。他们穿着流苏,箭头,彩色裤子,黄色夹克,红色裙子,腰箍和黑色靴子。挥着飞扫帚,挎着大刀。

克立图,俗称“达赖”和“吐僧”。人物们抹着脸,戴着毡帽,背对着皮大衣和裤子,侧挂着一串铃铛,用长手抽打着场地维持秩序。

拔棒者负责通讯、划桨、行军,头戴凉帽、箭衣、彩裤、腰箍、快靴、手持柳枝。

上衣和舞蹈队的女性角色数量没有限制。他们穿着“华山”,穿着随意。他们用鲜艳的被子当裙子,用不同的颜色区分旗帜,拿着扇子和手帕。

下载,舞蹈队中的男性角色数量不限,可以自由装扮,佩戴各种包包,丝带等。展示他们的旗帜。

表演节目

抚顺满族秧歌的表演节目一般是这样的:

秧歌队通常在指定的宽敞平坦的地方集合表演。舞蹈队由鞑靼官带领,工作人员跟随,男女分左右两排,其他人物从中穿过。舞队进场后,鞑靼官进行“见礼”仪式,克里图长鞭场下,鞑靼官带队“走阵”。“走阵”之后,是演出的高潮。最后,鞑靼官方带队向满族人致敬,向主人(主人)致敬之后,你就可以再一次“走阵”“圈场”,反复进行,玩得不亦乐乎。

艺术特色

抚顺满族地方秧歌继承了满族先民的“踏锤”、“芒市”等民间舞蹈原型,吸收了汉族秧歌的优点,逐步演变发展。在人物、表演者、礼仪、服饰、场景、动作等方面都有自己显著的特点,具有火爆、雄浑、粗犷、豪放的特点。抚顺满族秧歌在舞蹈节奏上可以概括为“扬、蹲、荡、颤”,风格独特,表演生动。中期的“大场-走位阵”和“小场-二人场”与民俗故事组成秧歌系列,以其大浪和盘旋的姿势再现了满族先民以英勇娴熟的骑射为基础的民俗风情。

抚顺满族秧歌的鼓乐伴奏更具民族特色,锣鼓称为“老三分”,源于满族民间祭祀跳神的抢鼓风格。

满族先民常年生活在山区,狩猎和战斗是主要的生活形式。抚顺满族土地秧歌的民族特色是其生活方式的动态表现。抚顺满族秧歌的主要特点是:臂在前,臂在后,舒展展开大。基本造型为上半身抖动、下半身弯曲、双脚交错、上下起伏,与满族先民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其舞蹈节奏可概括为:举、蹲、跺、卷、荡、颤。比如“扬”就是双臂的动作,特点是范围广,舒展无拘无束,大展拳脚。《清宫逸事》说“满人舞以苍劲气象”,意思是说为民族狩猎、战斗是基本特征。再比如“蹲”,是指男子半蹲,膝盖弯曲90度左右,随节奏移动的动作。造型沉稳,是满族人善骑射、挥舞弓箭、跃入阵中、弯腰后退、前后倾斜的真实写照。

旧时满族秧歌队表演时,先集合后去“拜庙”,大庙在庙里表演,小庙在庙前表演。如果外村秧歌队来了,当地满族官员要立即带领队伍出村到村口集合,开始“仪式”,演出才能开始。没有这个习俗,“监利”就成了抚顺满族秧歌中不可或缺的表演内容。后来,当村口拜庙迎客的习俗逐渐消失后,秧歌舞队一般都在指定的宽敞平坦的场地演出。

据专家考证,满族秧歌中的人物及其服饰,既是满族生活方式的体现,也是八旗制度和军民团结的艺术体现。

流行于抚顺地区的满族秧歌,起源于满族舞蹈。虽然在历史的长河中,满族和汉族长期杂居,满族和汉族的经济、文化相互融合,特别是民间艺术的频繁交流,使满族民间文艺活动也带有浓厚的汉族色彩,但满族秧歌的内容、形式和表演技艺仍不失满族善骑射、勇于战斗、生产勤劳、生活节俭的基本风貌。由于生活环境的特殊性,在基本节奏一致的情况下,满族秧歌出现了不同的流派。比如抚顺新宾满族自治县的黄旗乡(旧称马塘沟),特色就是“跃马式”。

继承意义

抚顺满族地方秧歌运用独特的表现形式,艺术地再现了满族人崇尚武艺、注重礼仪的民族精神。它通过人物设置和着装反映八旗制度和军民同乐的传统,是满族民间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运用独特的舞蹈动作,艺术地反映了世世代代在山区劳动和生活的满族人,以狩猎和探险为生活基本内容的民族风格。是满族先民生产生活方式的活化石。正因为它是满族民间艺术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表现形式,体现了历史、文化、艺术和传承的价值,所以代代相传。

然而,抚顺满族秧歌却濒临生存危机。上个世纪,抚顺满族秧歌的传承主要是村落和社区民众的整体传承。还有一些家族传承和师徒传承。20世纪80年代进行民族民间舞蹈综合调查时,抚顺仍有50多个满族秧歌队。

现在纯传统的满族秧歌已经很少了,甚至连历届节日都没有活动。偶尔有些庆典都是身着满族服饰,没有满族秧歌的传统内容和艺术特色。此外,老满族秧歌艺人已经去世,现有的少数老艺人也年老多病,满族秧歌面临失传的局面。特别是由于大量满族同胞被汉化,青壮年对满族传统文化接触甚少,满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满族秧歌濒临灭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