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塞俄比亚东正教的历史演变

受后来兴起的伊斯兰民族的影响,阿克苏姆王朝退出了阿拉伯半岛。并且失去了贸易带来的优势。因此减少了与其他基督教世界的接触。

12世纪,阿克苏姆王朝被阿嘎取代,扎格维王朝建立。在此期间,Gebre Libera建造了11座花岗岩教堂,这些教堂都是直接从花岗岩矿脉中雕刻出来的。

之后被所罗门王朝取代,建立所罗门王朝的湿婆王国王室自认为是示巴女王和所罗门王的后裔。时至今日,埃塞俄比亚东正教仍传承着这样一种说法,即约柜被保存在阿克苏姆锡安的圣玛丽教堂,由一名僧侣守护,代代相传。439年8月28日,教皇尤金四世派遣特使前往埃塞俄比亚皇帝札拉·雅各布,向他建议促进教会的团结,即把埃塞俄比亚东正教会并入天主教,但这并没有得到皇帝的认可。16世纪,葡萄牙人联合他们的阿拉伯盟友进攻埃塞俄比亚,迫使他们承认教皇的权威,并要求他们向梵蒂冈献上娈童。

天主教赢得了入侵,最终使埃塞俄比亚皇帝苏西尼·乔西皈依天主教,并于1622年宣布天主教为国教。次年,教皇郭蕊十五世任命耶稣会士Alfonso Mendes为埃塞尔比亚主教。然而,牧首门德斯对埃塞俄比亚教会过于激进的拉丁化政策,激起了习惯遵循埃塞俄比亚东正教礼仪的民众的反感,导致其继任者法西里德斯(英文:Fasilides)在乔斯·苏西尼死后禁止天主教。直到1839,天主教在埃塞俄比亚的活动才逐渐被大使馆和加蓬大使馆恢复。二战期间,1935-1941,意大利占领埃塞俄比亚,再次屠杀东正教徒,强迫幸存的东正教徒承认教皇的权威,从而形成了今天的埃塞俄比亚仪式天主教会。

6月1951 10 31日,罗马天主教会重新建立了牧区。1961年2月20日,埃塞俄比亚天主教会建立了大都会区阿贝巴,两个宗教省份隶属于该教区——阿斯马拉教区和阿迪格拉特教区。随后,厄立特里亚脱离埃塞俄比亚独立。1995年,厄立特里亚阿斯马拉教区被分为两个教区——克伦教区和巴伦图教区。此外,2003年,埃塞俄比亚南部各民族州杜布热主教区成立,2012年,谢尔盖耶提主教区再次被阿斯马拉瓜分。现在埃塞俄比亚天主教会在埃塞俄比亚有三个教区,在厄立特里亚有四个教区,总共七个。埃塞俄比亚东正教在近代经历了一系列改革。例如,埃塞俄比亚通用语言阿姆哈拉语的《圣经》出现在19世纪初。这些翻译大多是基于阿布·鲁米从埃塞俄比亚东正教继承的吉吉圣经的翻译。后来,在1960年,埃塞俄比亚皇帝海尔·塞拉西找到了一套官方阿姆哈拉语圣经。

另一个变化是1948年埃塞俄比亚和埃及特普特教会的一次会议,主题是给予埃塞俄比亚东正教自治。最后,亚历山大的科普特教皇任命了五位主教,并赋予他们选举下一任宗主教的权利。并允许当时的大主教艾布纳·克洛斯四世的继任者有权任命主教。这一任命的结果是在1951年,亚历山大的教皇约瑟夫二世任命阿布纳·巴西利奥为大主教。1959年,教皇亚历山大·科普特授予巴西和卡托里科斯牧首罗斯的称号。此后,埃塞俄比亚东正教成为一个自治的宗法教会,埃塞俄比亚东正教的名称改为全埃塞俄比亚天主教大主教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