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发展的动力是什么?
原文来源:内蒙古民族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出版通辽原地名第199401原页码第70-75分类号H1分类名称本文总结了语言学家徐光烈先生抄写的汉语词的理据和基本类型。认为汉语词大多是理据性的,并讨论了理据性与词的任意性、理据性与词源、理据性与词的语义结构的关系。同时,对汉语词汇的理据类型进行了分析总结,将汉语词汇的理据分为模仿、词源、特征、替代、典故、缩略语、禁忌等七种基本类型。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汉语词汇理据研究的意义。自古希腊“本质论”和“规定性论”之争以来,对词的理据性的研究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索克拉特斯等“本质主义者”认为,名称与事物之间存在着内在的或自然的联系,名称依赖于事物的本质;Arlstoteles等“规定主义者”认为,名称与事物之间没有内在或自然的联系,名称依赖于约定俗成。中国古代的孔子、孟子、班固和刘茜都是本质主义者。老子、墨子、杨朱、荀子都主张规定性理论。经过实践的检验,规定性理论已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接受和发展。词语是事物的名称和符号。既然事物的名称是人“规定”的,那么用什么词来称呼事物总要有某种原因(理由或依据)。所谓词的理据,或称“内部形式”、“词源结构”、“词的名称”(1),是指词义形成的可解释性,即某种语音形式表达某种意义内容的原因或依据。结构主义的“义素分析”实质上是用“义素”筛选的方法来解释词的理据。研究词的理据,对于弄清事物或现象的“名称”,理解词与词之间的关系,词义的演变和发展,以及创造新词和编纂辞书都具有重要意义。在现代语言学的研究中,关于词的理据的许多问题在理论上已经比较明确。比如,文字是语言的符号,具有任意性,名称与事物之间没有必然联系;一般来说,词是有根据的,尤其是在某一语言基础上产生的新词,原名的理据隐晦等等。然而,迄今为止,对词的理据性的研究很少深入到具体的语言领域进行系统的研究和解释。汉语词汇的理据研究就是在这种状态下进行的。本文对汉语词(主要是复词)的理据进行了初步的探讨。1.汉语词的理据研究1.1在汉语中,除了原来的名字,大部分词的内部形式都是可以解释的。比如“熊猫”,又名“熊猫”,因是一种长得像熊的猫而得名。“企鹅”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它“立刻像期待一样昂起头。”(慈海)这就是“熊猫”和“企鹅”这两个词的理据。词语之所以有动机,是因为它们与它们所标记的事物有关。孙昌绪先生说:“...这个词与它所标记的事物的本质没有必然的联系...但是新词的命名与它所标记的事物不无关系。它们被称为“自行车”、“自行车”、“灯笼”、“火柴”是有原因的。(2)孙先生的观点为我们探讨词的理路提供了重要依据。索绪尔指出:“我们定义事物,而不是词语...“(3)如果脱离了与事物的联系,文字的动机就不可预测。汉语词的理据研究历史悠久,其萌芽阶段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如孔子(551-47 9),孟子(372-289),墨子(478-392)认为“无一物固”(4)。(7)再如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的、清代翟浩的《通俗编》、钱大昕的《衡》、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王念孙的《广正》、王的的和刘史培的《物名溯源》。现代王的《新名词溯源》、张维思的《词源预测》、于敏的《古代汉语俗语词源》等。、或多或少地从不同角度涉及了汉语词汇的理据,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当然,这些著作主要涉及的是古代汉语词汇,而没有专门研究现代汉语词汇理据的专著。近年来,孙昌绪先生、张先生和先生先后涉足这一领域。1.3汉语词既有理据性又有任意性,是同一事物的两面。”《向日葵》又叫《向日葵》、《日出花》、《荷花》,是文字的任意问题;但“向日葵”和“向日葵”都是因为其圆盘状的头经常朝向太阳而得名,而“珠联璧合”则是因为其圆盘状的头看起来像一朵莲花,随着太阳旋转而得名,这是该词的理据。再比如普通话的“花生”,济南的“长寿果”,温州的“落花生”,昆明的“花松”,梅县的“香豆”,也是对动机与任意性关系的最好诠释。词是音义结合,任意性是指音义结合,理据性是指词义形成的原因或依据。音义结合是任意的,用什么音来称呼什么东西是有道理的。词语的理据性和任意性因而是矛盾统一的。不能用词的任意性来否定词的理据性,也不能用词的理据性来否定词的任意性。1.4汉语词的理据和词源关系密切。所以词的理据也叫“词源结构”。词源是指词的起源或历史渊源。有些词源学研究可以为解释的理据提供一些线索,有些则是解释词的理据。比如丁白:《唐书》“穿黄的是圣人,穿白的是山民。“也就是说,官员的衣服有各种颜色,平民的衣服是白色的。因此,普通人被称为“白种人”、“丁白人”、“白种人”。(胡适珍《宇都》)脓肿:天花。据晋《肘急》记载,天花是汉代一次战争中由俘虏传播而来,故又称“吕闯”。然而,并不是所有的词源学研究都揭示了词的理据。比如:纸老虎:《水浒传》第25集,潘金莲骂西门庆:“我闲着没事就把拳头当鸟嘴打死。着急的时候,没用。看到纸老虎,你也害怕。”这可能就是“纸老虎”一词的原型1904年5月,陈独秀在《安徽日报》第4期上发表文章,他在文章中说:“那个腐败的俄国鬼不过是一只纸老虎,他有什么可怕的!”这是最早使用“纸老虎”的例子。后来,1922,12年,蔡和森在《导报》第13期发表了《革命中的希腊》一文,文中还称英国及其代理人是“被人民揭穿了的纸老虎”。”1946年8月,毛泽东同志在陕北延安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谈话,说“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从此,“纸老虎”这个用来指看起来很强很凶,实际上很空虚很无力的人或事的词就家喻户晓了。观看:《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吴在鲁国观看音乐,看到舞蹈《韶书ò @ ①》时说:“好大的德行!如果天空中什么都没有,地球上也什么都没有。虽然它很贤惠,但是它的轻蔑加在它身上!小心点。如果他高兴,我不敢自请。”后来因为“观察”,对所见之物的完美赞不绝口。鸡尾酒:英文Cocktail的直译是指几种酒混合果汁、香料等。词的理据研究借鉴了词源学,但不是一回事。词源学一般侧重于词的起源或历史来源,而不是词的内部形式。词源学研究中,有所谓的“俗词源”或“俗词源”,如“何首乌”。据说有个叫何的老人吃了这种药,头发变黑了,因此得名。“虎跑泉”,相传一只老虎用爪子刨地得到此泉,故名。流行的词源多为牵强附会的推测或传说,不能作为词语的理据。1.5汉语词的理据与词的性质和语义结构密切相关。词是音义的结合体,音是其外在形式,义是其内在形式。音义“融为一体”,缺一不可。石安世和詹仁凤说:“语音和语义就像一张纸的两面。不管怎么切,总有两面。语音是形式,语义是内容。”(8)因此,任何词都必须有音有义。如“春风”,chūnēng是音,“春风”是意。“阿q”kiù是语音,“鲁迅小说《阿q正传》中的主人公”是意思。在语言中,没有声音的意义和没有意义的声音是不存在的。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不同的音义组合起来形成不同的词,有不同的理据。在汉语中,“教室”和“教堂”是两个东西,前者是进行教学活动的房子,后者是进行宗教活动的房子(house在这里引申为一个地方)。“作者”和“作家”也可以做类似的分析。现代语言中,分词大多是在原语言的基础上,由一定的语素按照一定的构词方法组合而成的合成词和派生词,所以都具有一定的语义结构。语素“教”包含“教(或教)”和“宗教(如佛教、伊斯兰教)”的语义,“师”和“堂”的语义相近,分别包含“房”和“堂”。词语的语义结构是评论理据的基础。然而,对词的语义结构的分析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在语言发展的长河中,很多语素或词从单义到多义,从本义到转义,或者发生了各种变化。比如“飞”(fēi)的本义就是鸟或昆虫在空中动翅膀。(《诗经·潇雅·鸿雁》:《鸿雁飞报》)。后来被用来比喻“在空中漂浮或运动的物体”,形容“高空”、“高速”,表达“突然”、“毫无根据”的意思,所以我们在考察“飞雪”、“飞桥”、“飞灾”、“八卦”(又称“八卦”)时,当然在解说词的理据上遇到的语义问题还不止这些。这只是一个例子。二、汉语词的基本理据类型2.1词有理据,不同的词有不同的理据。但总的来说,词的理据可以根据词义构成的原则进行分类。这种分类可以为解说词的动机提供一定的依据。张志毅先生从普通语言学的角度,提出了词的三种理据类型(自然型、习惯型、自然和习惯两种类型)(9),对语言词的理据分类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是对于具体的语言来说,是不完整的,因为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的特点。特定语言中词语的理据分类必须从该语言的实际出发,才能得到科学的分类结果。2.2根据初步调查分析,汉语词语的理据主要有以下几种:2.2.1模仿声音给事物命名。如“杜鹃”、“蝉”、“蛞蝓”、“青蛙”,都是模仿。杨树达《高级汉法》:“即饱时鸣者谓之雀,错时鸣者谓之鹊,亚非鸣者谓之鸦,住岸者谓之雁。他像猫、鸭、蛐蛐、秦基烈,都是以自己的声音命名的。”汉语中有很多表示事物声音的拟声词,如风(呜呜,呼呼),雨(急促,滴答),雷(隆隆),狼嗥(哇),狗叫(汪),对这些拟声词的描写就是词的理据。这种类型早在《诗经》的《关雎鸠》、《侃侃伐谭》、《伐木丁丁》中就有所体现。其实感叹词也是在模仿声音,比如“哈哈”、“哎哟”、“啊”、“唉”,其理据都属于模仿声音。音译外语外来词就是模仿其他民族语言中单词的发音,比如“巧克力”、“莫斯科”。这些词不属于汉语拟声词,所以我们不能从它们的声音来推断它们的理据。2.2.2词源有些事物、动作、性状是通过意义类比和音变,用与之相关的事物、动作、性状的名称来命名的,从而形成词与词之间的语义音源关系,也明确标记了词的理据。比如:从:从“根”。《说文》:“根者,树也。”《释名与形》:“后足,太阳根,落于地下,任其如一,如木根。”(“跟”和“根”属于同一个母文,同音。),发簪:从“叉”。说文:“叉,手指不对。”又曰:“岔者,枝也。”段玉裁注:“枝如手指交错,故交叉。”名称及首饰释义:“柴、叉,状如叉,亦由此得名。”(“叉”“钗”“叉”有两个声母,歌曲重叠。)梳篦:从“疏”到“密”。《楚辞》王逸注:“疏,望也。”《增云》:“密,厚,疏。”《急篇》颜师古注:“梳子又大又粗,故管鬓者谓之梳子,齿疏;小而薄,故去虱者谓之比,齿更密。”格律,王力同源字典:“字书为‘毕’。”(“梳”与“疏”同属一族,同音,“篦”与“密”互相结合,脂类相反。)2.2.3特征任何事物或现象往往具有许多特征或标志,如性质、形状、功能、变化以及与其他事物的联系等。名字是用来区分事物的符号。在给事物命名时,人们通常只选择一个特征或标志作为依据。这种选择是任意的,选择不同的特征赋予单词不同的动机。比如“黄豆”、“黄豆”、“圆豆”虽然指的是同一个东西,但却是以大小、颜色、形状不同的特征来命名的。根据事物的性质命名,如瘿、腌菜、软件等。根据事物的形状,如袋鼠、面条、刺猬、金字塔、人字形等。根据事物的功能(或性能)来命名,如铣床、转椅、书架等。根据事物的颜色,如红豆、红棉(木棉)、白铁(镀锌铁)、白药、黑板、绿卡、墨水等。根据事物之间的位置关系命名,如:西欧(在西欧)、南非(在南部非洲);陕西(陕县西部)、河北(黄河以北)、岳阳(太岳山以南)、洛阳(洛水以北)。这些类型中的一些被扩展以指示时间、年龄、等级等。,如“下田”、“前天”、“高级”、“中产”、“将军”、“中尉”。因为根据事物的特点给事物命名是最直接反映事物本质的方式,而且命名的词语简洁易懂,所以汉语词汇中具有特征理据的词语比其他类型的多,而且多为形式复合词。2.2.4替代这种类型的特点是用事物或现象的突出特征替代现象本身。比如青衣:戏曲中的人物名字。扮演一个庄重的中青年妇女,因穿蓝色衬衫而得名。水龙头:自来水管出口处的开关,因传说中的龙头而得名。马上:“马是最快的,通俗的说法就是马上,盖也取迅捷之意。”(老辞海)“马上”是指马马上就要上马,马上就要到达,所以用来表示“马上”。从广义上讲,替代型似乎可以归为特征型,因为两者都是以特征命名的。但深入分析就看出了两者的区别:特性是指借助事物的特性,而替代是直接用事物突出的特性来代替事物;特征型是根据客观事物的具体特征来如实描述,替代型是通过夸张和修饰来给事物命名。比如“红豆”指的是一颗红豆,而“龙头”不是龙头。前者的动机是特征性的,后者是选择性的。再比如“花脸”(传统戏曲角色)、“猴头菇”(一种可食用的Xù n @ ②)、“虎口”(拇指和食指相连的地方)。2.2.5典故在中国诗词中,用典的风气很盛,很多典故都是照搬过来用来构词的,所以要在构词的典故中探究其理据。比如《闲居》:晋代潘岳辞官写《闲居赋》。后来他说因为没有工作,在家闲着。(详见《晋书·潘岳传》)卫道:汉高祖死后,上台,培植鲁势力。死后,太尉夺取了鲁的兵权。在军队里,他说:“扶鲁右边(露右臂),扶刘左边。”军队是左派。之后就叫部分支持。(详见《史记·吕后》:“楚人一生献给郑。子宋和他儿子的家人见面时,子公(即子宋——首领)的食指动起来给儿子的家人看,说:‘我有一天这样做,就要尝尝那股怪味。’.....又吃大夫鲶鱼,名曰子和也。子贡一怒之下,把丁弄到手,尝了尝。【染指】后谓得到自己不应得的好处。(详见《左传·弓玄四年》。)其他的,如“推敲”、“糟粕”、“知己”、“约束”、“捏造”,都是典故,典故是其动因。2.2.6缩略短语由词组成,也可以缩略成词,即缩略词(或简称)。例如,“中国指南——中程导弹媒体——媒体三秋——秋收、秋耕、秋播”的原型就是该词的理据。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频繁的使用,一些缩略词的原型逐渐被遗忘或很少使用。现在一般只用“衣架”,不用“衣架”;只说“粮库”,不说“粮库”;只说“合资”,不说“联合经营”;只说“外商”,不说“外商”之类的。这种现象目前有很大的发展趋势,也使得词的理据更加隐晦。2.2.7禁忌型所有的语言都有各种各样的禁忌词,即所谓的语言“禁忌”(英文禁忌的音译)。禁忌主要来源于迷信。比如月末:正月。它的命名是为了避免秦始皇在政治上取得胜利的名字。幸运:舌头。在四川地区,“舌”字在旧社会是禁忌,因为“舌”与“折”、“折钱”谐音。所以“猪(牛)舌”叫“猪(牛)吉”。筷子:原名筷子。旧时江浙船夫最忌讳“居”字。因为“筷子”和“住宅”是同音异义词,说“筷子”就会联想到“住宅”。他们不希望船停留,但他们希望船快,所以他们叫它筷子。后来被冠以“筷子”的后缀。再比如,有的人用“蛋”来骂人,比如“混蛋”、“倒蛋”、“扯蛋”、“混蛋”。这是因为“蛋”指的是睾丸,是男性生殖器的一部分,有亵渎和诅咒的意思。因此,在某些地区,“蛋”这个词是禁忌。鸡蛋叫“鸡”“银杏”,炒鸡蛋叫“铺黄菜”,“蛋花汤”叫“桂花汤”。死亡是人最忌讳的。为了避免“死”字的不祥阴影,汉语中产生了相当数量的“死”的同义词。如“病死”、“过世”、“旧事”、“厌世”、“弃养”、“捐房”、“弃堂帐”、“迁神”、“迁离”,这些都是文人阶层“死”的代名词。其他用来指死亡的词有:死、死、来世、死、死、死、升天、死、长辞、安息、老去、逝去。据统计,由于禁忌,汉语中有200多个“死”的代名词。推而广之,与“死”有关的词语也是禁忌,比如棺材叫“寿木”,死者穿的衣服叫“寿衣”,太平间叫“太平间”。这类禁忌语的理据一般要联系禁忌的内容来解释。2.3为了揭示汉语词汇理据的类型,我们从不同角度进行了上述归纳和分析,但事情是复杂的,上述类型未必涵盖所有汉语词汇的理据,各种类型之间往往存在一些重叠。此外,可能还有其他类型的动机。这里只是初步勾勒一下汉语词的理据类型。总之,词的理据是由一定的社会群体确立的。汉语中很多在基础词汇基础上形成的词有理有据,而原词却难以探究其理据,从而形成了汉语词有理有据与无理取闹的矛盾统一体。如果我们教条地追求一切言语的动机,那将是徒劳无益的,我们将走进自己设定的“怪圈”;如果不去探究有理有据的词语产生的根源,仅仅停留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低层次,就无法领略汉语词语的“无限风光”。研究汉语词汇的理据具有重要意义,但词汇的理据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因为汉语历史悠久,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认识不断加深,汉语的语音和词汇也在不断发展变化。一些原词的理据已经难以考证,在原词的基础上出现了复合词和派生词。这些复合词和派生词作为构词成分构成新词,使得汉语词汇的理据逐渐模糊。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汉语词汇数量大大增加,大量外来词涌入。一些新造词往往受到外来词的影响,形成了一些“混血儿”(如“巴士”——大巴士,“真酷”——的确良),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汉语词的理据研究,使汉语词的理据更加隐晦。此外,缩略词的大量出现也对汉语词汇的理据研究产生了影响。.....以上都给一些汉语词汇的理据蒙上了一层薄薄的面纱,使其更加扑朔迷离。但是,如果揭开这层面纱,让模糊的理据变得清晰易懂,汉语词汇理据的丰富内涵就会显现出来。它可以使我们了解汉语词汇深刻的文化内涵,指导我们在更高的层次和更深的意义上理解和使用语言。研究汉语词汇的理据和类型,对于揭示汉语的内在发展规律,对于祖国语言的健康发展,对于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文化都具有重要意义。汉语词汇的理据值得进一步探讨。注:(1)中国语言学词典P271,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2)孙昌绪《汉语词汇》P69,吉林人民出版社,1956。(3)应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P36,商务印书馆,1980。④《论语正义颜渊》P274,上海斋藤优子集成书店,1986。⑤《孟子正义·滕文公》P202,同上。(6)《墨子闲情·夏静》P195,同上。(7)《荀姬子郑杰铭》P279,同上。(8)史安石、詹仁凤《语言学概论》,P62,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9)张志毅《词的理据》,见《语言教学与研究》1990,第3期..【主编白万柱】字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竹头下切@ ②原字下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