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史料
夏商周以前
商周王朝与商周以前中原王朝的关系
相传先祖颜地和黄帝都到过长沙。司马迁《五帝史记》说,黄帝曾“过山道,南下过江,攀熊过湘”,后将长沙之地封为其子邵(宋代《路史》记载邵“起于云阳,葬于长沙”(意为赏赐)。
夏代古三苗之乡长沙;到了商周时期,三苗王国消失了,但三苗的后代依然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繁衍。此时的长沙属于“阳岳”(又称“满静”),历史上称为“阳岳之地”。作为古越人(古长沙越人的一个分支),在此时创造并形成了颇具特色的越文化,其最具代表性的特征就是印有几何图案的硬质陶器。商周时期,北方的中原王朝与南方的“满静”和“岳洋”作战频繁。尽管他们未能在这里建立直接的统治,但“岳洋之地”曾一度成为商周王朝的“南服”,迫使满静臣服。《逸周书·王辉》记载,周初洛邑修建成功,各地诸侯纷纷前来祝贺。贡品中有一种“长沙龟”,是史书记载中最早出现“长沙”名称的记载。
古越文化与中原文化
商周中原文化的后裔长沙,进入青铜时代。长沙古越人至今仍住在茅草半窖房里,过着氏族生活,生产上主要使用石器,靠刀耕火种。商代中期,青铜铸造技术传入中原,使用和制造了铜斧等青铜工具。到西周晚期,出现了铜锄(松土的重要工具)和铜塞(即耙,松土养土的农具)。此外,还制作了形状和图案精美的青铜容器和乐器。长沙出土的大量商周青铜器,大多工艺水平较高,越式风格鲜明;1938宁乡著名的四羊方尊,商周青铜器中的珍品;从1959开始,宁乡、长沙两县出土的十几面铜镜一般重70-80公斤,最大的为221.5公斤,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大的商代铜镜。
荆楚文化与中原文化
东周以后进入春秋时期,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动荡时期。春秋末期,楚(荆楚)势力进入长沙。战国初期,越国灭吴,楚越对峙开始。长沙成了楚东南沉睡的堡垒。战国中期,楚国进行政治改革,国力强盛,对南方展开大规模军事行动。湖南纳入楚国版图,长沙成为楚国南方的军事中心,包括湘北、湘中、湘南广大地区的政治军事中心。楚国在长沙建城。楚人进入长沙,经过几百年的战乱,古越人消失了,长沙的古越文化被楚文化取代。
楚人南侵,带来了中原和江汉地区的生产工具和经验,使长沙进入铁器时代。长沙结束了商周以来持续1000多年的原始状态,直接进入封建社会。
当楚到达时,国家变得越来越弱,诸侯国,尤其是秦国,对楚发动了多次战争。前222年,秦国大将王建南下,在长江以南打败了楚国的剩余军队。以长沙为楚国政治军事中心的江南土地被秦国征服,楚国灭亡。长沙(湖南)八百多年来一直是楚汉的军事中心。
秦汉时期
秦代长沙县
秦国灭了楚国,在原楚河以南的土地上建立了“长沙郡”,随之而来的是秦朝的诞生。长沙是秦朝三十六郡之一。从秦朝开始,长沙被纳入中国统一的政治版图,第一次明确作为一个行政区进入史书。秦代的长沙郡,涵盖了湖南大部、湖北南部、江西西北部、广东连县、广西全州等地,面积几乎相当于今天的湖南省,治所为湘郡。
西汉时期的长沙国和长沙王
秦朝灭亡了,汉朝建立了。刘邦称帝后,西汉开国功臣吴锐于公元202年被封为长沙王,长沙建在前秦的长沙郡,临湘郡改名为都城,这也标志着湖南历史上第一个诸侯国的出现,长沙成为王国的首都。长沙王是长沙的最高统治者(最高官员),王位世袭。但由于东汉改变了藩属国的制度,也就是公元前144年,他实际上成了一个幻影王。从公元前202年开始封国到公元7年被废除,长沙国存在了200多年。长沙国分为两个时期:吴的长沙国和刘的长沙国。
吴的长沙国
长沙古城作为汉王的都城,位于长沙市中心,是长沙历代君王的居所,也是长沙的政治军事中心。据古书《水镜·朱》记载,临湘城(即古长沙城,史称临湘老城)是由在长沙命名的王建筑。公元前157年,吴的长沙国被废。
吴的长沙国是古长沙历史上的一个辉煌时期,是西汉时期一个忠诚的诸侯国,在政治上维护了国家统一。刘邦、臧茶、韩信、英布等八大诸侯都被消灭了,唯独吴长沙自始至终忠于朝廷,就是的(长沙瑞的女婿)造反,长沙的陈(的儿子)也是以家为重。吴的长沙国自封国,至其第五孙吴于156年去世,因无子而被除。传了五代,历时46年。王国的官制与西汉相同,设宰相(汉高祖初称朱郭),由朝廷直接任命,指名辅佐君王。事实上,他被派去掌握他的国家控制这个地方的真正权力。
刘的长沙王国
158前,文帝之子文帝继位,复置长沙,史称“刘的长沙国”。公元前155年,景帝的私生子刘发被封为长沙王。刘发枝的长沙国,正值西汉大砍诸侯国权力之时。至此,辽阔的长沙国从南方分离出来,设立桂阳县和零陵县。从155年的封地到145年,随着诸侯国管理体制的改变,长沙的盲地大大减少,桂阳县和零陵县已经分离,只有临湘、夏洛、益阳、连岛、湘南、安城、城阳、茶陵、攸攸、昭陵等地的650户。至此,长沙藩王也断绝了自己的实际权力,不得干预所辖诸侯国的政务,成为名义上的君王,从高层到宰相(掌管政务的最高行政长官,原名为“臣相”)到县令,都由朝廷任免。
“刘氏长沙国”自初至被废,传至七代八王,历时164年,随西汉灭亡而灭亡。公元8年,王莽篡位,为皇帝建立了“新王朝”。长沙改名为“满县”,省会临湘改名为“牧夫县”。
东汉长沙王、长沙国与临湘侯
王莽政权很快被西汉末年的农民起义所压倒。公元25年,西汉前王族长沙王刘发的后裔刘秀称帝,建立了汉朝,因定都洛阳而称为东汉。由于全国各地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队伍和各种武装政权,刘秀发动了统一全国的战争。公元26年(建武二年),刘秀瑶封西汉末代长沙王刘顺之子刘兴为长沙王,重建长沙国,控制洞庭以南局势。到了29年,江夏州侯登、武陵州、长沙州韩府、桂阳州、零陵州、苍梧州杜母、胶东州广等。,都有助于远征,被封为列侯。至此,包括长沙在内的湖南全境正式属于东汉王朝,长沙归汉在统一天下的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刘秀四十年(建武十六年)统一中国。早在37年前,刘秀在长沙改称临湘侯,并废长沙国,改长沙县。
从三国到隋唐五代
湘州的改制是湖南和长沙建制史的一个象征。由于长沙重要的地理位置,作为地方一级行政区划的中心,其地位和作用更加巩固。三国时长沙郡的行政范围基本局限在湘江以东,隋代的长沙郡跨过湘江到整个湘中地区,基本奠定了此后至清代长沙的建设基础。随着隋朝的统一和湖南回归统一的中央政府,与全国各地的交流与联系不断加强,获得了广阔的、相对稳定的空间。
吴栋长沙县
三国时期,孙权于219年夺取长沙,于279年灭西晋吴,长沙归孙吴。太阳升起后,湖南的行政区域发生了变化。现在湖南大部分地区属于当时的南郡、武陵、零陵、桂阳、长沙、何琳、天门、衡阳、湘东、昭陵,属于荆州。
257年,长沙东部为衡东县(今衡阳市),西部为衡阳县(今湘乡县以西),信阳县(今宁乡县)从益阳县南部分出,隶属衡阳县。
265年,安城郡(今江西省)和长沙县的张羽、庐陵两县建立安城郡,长沙郡的盲地进一步缩小,共设临湘、石阳、惠、、罗、武昌(汉昌改革)、建宁、、溥仪九郡,包括今天的长沙、岳阳、株洲和湖北。
三国时期的长沙郡是孙吴时代的一种行政体制,上面是州(荆州),下面是县、乡、村。除了长官,长沙郡下属曹操的编制(官名)也准备得相当充分,有一个负责“选部”的功勋曹操,一个负责赋税的曹,一个负责造船的船曹;有负责储存和出租米、布的仓吏,也有收租钱的仓吏。县级以下的乡镇也有下属官员,“东乡劝农混”“南乡劝农捏”等名字出现在简胺。此外还有司马、关城、仓田操、录事。(资料来源:基于长沙走马楼出土的竹简)。
西晋南朝的襄州
西晋统一中国后,沿袭了汉朝的分封制。280年(太康十年),晋武帝立六子司马哀为长沙王,郡为国。西晋初,长沙县仍隶属荆州,治所为临湘。西晋至南朝的300年间,地方行政仍实行州、郡、县三级制。
长沙县辖临湘、浏阳、巴陵(280年位于罗县,今岳阳、临湘)、罗昌、五常、醴陵、建宁、右右、夏郡、溥仪等10个县。280年,信阳县更名为新康县,县治迁至宁乡县以西10里的冷水铺、万寿山。1999年,晋惠帝在巴陵、夏郡、溥仪三县设立建昌郡,长沙郡的管辖范围一度缩小。
襄州的建立:西晋后期,由于北方势力的入侵,西晋统治中心南移,荆襄地区更为重要。307年(永嘉元年),晋怀帝司马炽从荆州分出八郡,即长沙、建昌、湘东、衡阳、召陵、杨颖、桂阳、零陵,另立湘州,以临湘(今长沙)为治所。湘州的建立是古代湖南重要的政治军事事件。
隋朝的制度改革
577年,北周灭北齐,统一北方。581年,北周的外戚隋文帝废周,称帝,建立隋朝。589年(三年|隋九年正月),隋军渡江攻克建康,陈朝灭亡。自此,西晋灭亡以来长达270年的南北分裂局面结束。
隋统一中国,改革了南朝的政治制度。地方行政将州、郡、县三级制改为州、县两级制,取消县一级。隋文帝时,长沙有昭潭,湘州改为潭州,设立潭州总政。
撤销长沙县,所辖临湘县改为长沙县,浏阳、醴陵两县撤销合并;
建宁县也被撤销,并入衡州湘潭县(原湘东县)。
杨迪在隋朝时,进一步改革了这一制度,取消了总督办公室,并将县合并,改为县。潭州改为长沙县,辖长沙、衡山、益阳、邵阳,以长沙县为县。
长沙县辖区包括长沙、望城、浏阳、醴陵四个县(市)。面积大小和长沙市大致相当。
衡山县隶属原衡阳县,后并入湘乡、湘西两县,包括湘潭市城区和湘潭、衡山、湘乡、双峰、涟源、宁乡等县(市)。
益阳县也曾隶属衡阳县,后并入新康县,包括益阳市和桃江、新化、安化、宁乡、涟源等县市。
邵阳县原属邵陵县管辖,后合并付逸、窦良两县,包括邵阳市和邵阳、邵东、新邵、新化、武冈、洞口、隆回、新宁、城步、涟源。
史圣坦洲
李靖平定了梁潇,长沙在621年回归唐朝。唐代地方行政仍沿袭隋代州(县)县两级制。636年(贞观十年),唐朝全国共有道路10条,潭州属江南路。733年(开元二十一年),唐朝路数增至15,坦洲属江南西路。
唐初行政区划调整,分邵阳郡,设南梁(州)。醴陵、新康(624年划入益阳)、湘乡由长沙、益阳、衡山三县分出,南梁掌管六县。
坦洲的县级区划也进行了调整。
708年(唐中宗景隆二年),在长沙县复置浏阳郡,县治由举人镇(官渡镇)迁至今浏阳市所在地。
749年(唐玄宗天宝八年),衡山县改名湘潭县。潭州仍辖长沙、浏阳、醴陵、益阳、湘乡、湘潭六县,直至唐末。
621年,湖湘初建,唐朝在长沙建立了潭州总政府。624年,总政府改为都督府,统管八州(谭、恒、永、陈、连、南梁、南营、南云)军务。潭州刺史府是唐初湖南最高军事机关,长官为巡抚,但常兼任潭州刺史,实行军政合一制度。湖南军事组织长沙唐中央政府所在地。唐初实行兵农结合的军事制度,在全国各重要地方设立军公所,又称浙充所,直属中央。唐玄宗改革兵制,潭州由桥口(今望城县桥口镇)、禄口(今株州)、花石(在湘潭)镇守。
唐代以前,长沙的社会发展落后于中原地区。经过三国两晋南朝四百年的经营发展,初唐时期,由于社会稳定和历代州(县)县官的治理,长沙赶上了中原的发展。此时的长沙,人口、经济、文化都很繁荣。771年(大历六年),就任潭州刺史的张骞为长沙地方风貌题词。在唐代宗大历时期,诗人杜甫游历长沙并写了许多诗。他在《清明》诗中说:“写的是光荣的一天,长沙万人。”也是盛世长沙一天的写照,摆渡人的眉毛在争脚尖和膝盖的傲慢。
湖南道指所
唐朝到唐玄宗时达到顶峰,之后开始衰落。“安史之乱”进入中期,中唐进行了政治体制改革。764年(广德二年),衡州设湖南斗团练、守、捕、察、处置使,简称湖南观察使,辖衡潭、邵、雍、道五州。768年(大历三年)也扩大了管辖范围,增加了陈、连两州,长沙成为湖南道所在地。至此,长沙等地脱离了原来的江南西路,成为地方行政区划,即湖南路。历史上开始出现“湖南”一词,作为地方行政区划的名称。
湖南观察员在长沙的设立和迁址,为稳定湖南局势采取了重要措施,但引起了湖南军事将领的不满。安史之乱后,当地士兵大多骄横跋扈,不肯控制。“喜则叛连横,怒则合实力。”就是这样一群当时驻扎在长沙等地的骄兵。安史之乱后,江南割据势力逐渐增强,湖南省内的斗争表现为湘观察员与骄兵的激烈冲突,而长沙处于这场冲突的中心。770年(大历五年),距湖南道学迁长沙仅两年。湖南兵马使臧率领一班骄兵在长沙制造混乱,大肆破坏,杀害了潭州刺史、湖南观察员崔官,上演了一场“兵变”大戏。770-780年长沙降价兵变和韶州王国良事件表明,湖南分裂势力有所抬头。
楚国的首都
五代十国时期,此时的湖湘地区出现了一个由马殷创立的楚国,以唐代的原湖南道治所长沙为都城。至此,长沙进入了举世瞩目的楚国时代。马谡政权时期,马谡采取了“尊天子,安抚士绅”的政策,对内保军队,对外强诸侯,使民众获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经济上,长沙、湖南通过兴修水利、重赏农桑、发展茶产业、提倡纺织、与中原通商等措施,取得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一时期,楚与北方政权的贸易以茶叶为主,湖南的茶叶闻名全国。见:五代十国楚国。
分离主义军阀政权
951年,南唐将军边皋灭楚,湖南重回南唐军阀割据,即边皋任我武安军使,驻接潭州;5438年6月+952年10月,柳岩趁潭州民怨,派王魁、周兴丰率兵攻潭州。南唐在长沙的统治只持续了一年,就烟消云散了。
柳岩占领湖南后,湖南的政治军事重心一度从长沙转移到今天的常德。953年,柳岩被周兴丰和王魁囚禁并杀害。
周兴丰是我们武清军的时候,他在长沙。周兴丰主政湖南后,力图“纠正前人之弊”,以严刑峻法对付猛将,清洗贪官污吏。此后,袁与项的战争一度停止;962年6月,周兴丰去世。l 65438+1962年10月,张文彪得知周死讯后造反,以在朗州守丧为名,直奔坦州。镇守坦洲的廖健在宴会上被杀,占领了坦洲。963年,宋朝占领长沙。
宋代湖南路政署
963年,宋军占领坦洲,宋太祖规定坦洲、朗州“都在直隶,长官各司其职”随着原武安军和武平均的废除,作为湖南军事政治中心的朗州失去了“潭州之上”的地位。宋朝统一中国后,为防止藩镇割据,规定州县总督必须由文官担任,加强了地方控制。之前“太守、刺史、县令、县令”的称谓改为“知州(县)事”,简称知州(县)。
997年(道治三年),宋真宗正式改为15路。原湖南路改为镜湖南路,潭州为治所。真宗年间(998 —— 1022),镜湖南路上相继设立了运司、监司、救护司。这三个衙门都设在坦洲城内,他们的救护车由坦洲周知兼任。长沙成为湖南九州、九军、九狱的政治军事中心。
宋代潭州区划的调整
宋代是长沙历史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三百年来,长沙作为湖南政治军事中心的地位得到巩固,长沙行政区划格局基本形成。后来长沙在元明清六百多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宋初中期,潭州的行政区划也经历了多次调整。
965年(干德三年),废除马楚政权末期建立的陇西县,将长沙县以东的长风场升格为县(973年并入长沙县);湘阴县,原属越州,属潭州。
977年(太平兴国二年),长沙六乡设宁乡县,前唐新康县玉潭镇(今宁乡县)为治所。
993年(淳化四年),原属衡州的衡山县划归坦洲。
1073年(熙宁六年),大臣张祥巡视湖南梅开,在湘乡、邵阳、益阳、宁乡四县设安化县。
1098(傅园元年)长沙县分5乡,湘潭县分2乡,县行政隶属于潭州市。至宋末,潭州辖长沙、、宁乡、浏阳、湘阴、益阳、湘潭、醴陵、湘乡、安化、焦、衡山等12县,是镜湖南路人口最多、地域最广的州。
宋代长沙的重大事件
宋之交,长沙曾经是一个让世人瞩目的地方,太受欢迎了。l126年8月,北宋六贼首领蔡京被贬广东,赴坦洲赴死。次年,南宋朝廷惩治汉奸,伪“楚帝”张邦昌被贬至潭州“安置”,后于l 65438+10月病死。
宋代政局相对稳定。由于与民同息的政策和一些贤臣的治理,长沙的经济发展赶上并超过了中原。文化上,随着长沙岳麓书院的建立,胡安国、胡宏、朱、等在长沙讲学,长沙成为著名的湖湘文化之都。长沙的城市规模扩大了,城墙一直到清末都没有超过它。这座城市打破了方时的界限,商业繁荣,人口稠密,成为“湖南的大都市”。
南宋初,湖南各民族与军阀矛盾尖锐,动乱不断。建炎四年正月,金兵大军攻占长沙,前往屠城。先后有麻友、杜炎、孔彦周等溃兵、土匪势力涌入长沙,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l130年,洞庭湖区爆发了著名的钟祥、杨幺起义,湖南人民纷纷响应。潭州的宁乡、益阳、湘阴、安化等县也成为义军占领区。短短两年,长沙城墙破,十室九空。湖南安福使、潭州襄子真乃率部下移至攸县。
1131二月(绍兴元年正月),南宋改镜湖南路、北路为镜湖东路、西路,分别以鄂州、定州(今常德市)为治所,潭州属东路。1131年,恢复旧制,仍以坦洲为南路。南宋初,潭州为沿江六郡之一,宰相李纲、张浚,将军韩世忠、王理、岳飞先后来长沙。
l132年,李刚被任命为湖广宣传大使,知晓坦洲。次年10年6月,宋朝廷在帝国军疲惫的情况下,划分了所有将领的辖区。潭州最早归王理管辖,后来被大名鼎鼎的岳飞取代,长沙成了闻风丧胆的岳家军的驻军。在镇压杨幺起义的战争中,李刚、张浚、岳飞先后统率谭、丁、岳、陈、李等州及湖北各路大军,先后投降黄佐、周伦、等起义军将领,瓦解了二十余万起义军,避免了一场血战。
南宋中后期,长沙局势相对稳定,有刘浩、张孝祥、辛弃疾、周必达、甄、魏僚翁、向士弼、王立新、文天祥、李复等重要大臣在长沙任职,支撑了南宋的湖南大局。辛弃疾创建飞虎军,和甄从政清廉,文天祥入狱清廉,都为长沙留下了一段佳话。而项石壁、张汤(张浚的曾孙)、李太潭抗击元军,悲壮激烈,为宋代长沙增添了英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