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故事11

第一部分(从“被宰”到“站起来”)

用一系列排比句列举大量事实,描述百年前中华民族的耻辱。然后笔锋急转,镜头变焦回到一个世纪后的今天,描绘中国20世纪人类历史上最重要、影响最深远的伟大变革。从“被宰”到“站起来”的鲜明对比,构成了文章非同寻常的引子。在这样的背景下,文章的主角出现了。作者对邓稼先的第一个评价是“为这一伟大变革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和“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这样,文章就把人物和背景紧密地联系起来了。

第二部分(两颗炸弹)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了邓稼先的一生。邓稼先的一生有很多可圈可点的地方,作者选取的主要内容是他在回国后的28年间“始终站在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的第一线”。这和中心是一致的。

第三部分(邓稼先和《奥本海默》)

从地位、成就、性格、人格等方面对邓稼先和《奥本海默》进行了比较,以展示主人公的性格和品格。通过比较得出“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孕育出来的奉献精神最高的儿子”的结论。这就指出了主人公人格形成和成就的原因。

第四部分(民族感情?友情?)

为了证明美国人说的是谣言,邓稼先亲自向周总理请示。据有关记载,周总理当时说:“请转告杨先生,中国的原子弹完全是中国人自己造的,没有外国人参与。”这是邓稼先后来发给杨振宁的短信内容。虽然不是什么大事,但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主人公的爱国之心和责任感。

第五部分(我不能离开)

如果说第四部是从一件小事中看到了精神,那么第五部就是通过一句话凸显人物的个性。作者先以李华的吊古战场带读者来到神秘的戈壁滩。然后用两个疑问句来启发读者思考邓稼先要克服多少困难才能完成两弹的研制。这是从表面写的。接下来作者从点上选取了这样一个例子:“1982年,他当上核武器研究院院长后,地下突然监测不到一个信号,大家都很着急,就有人劝他回去。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作为院长,邓稼先的主要工作是管理和理论指导。但他亲力亲为,来到实验现场指导工作。在地下出现问题甚至危险的时候,邓稼先离开现场,无论从他所处的位置,还是从他在“两弹”事业中起到的决定性作用来看,都无可非议。然而他只说了一句:我不能走。虽然只有四个字,但字铿锵有力,凸显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第六部分(永远的骄傲)

作者从给邓旭·鲁西夫人的电报和信件中选取了几段作为结语。第一、二段赞美了邓稼先作为密友的忠诚、纯洁、无私,同时表现了作者对邓稼先的爱。第三、四段从更高的层面俯瞰邓稼先的一生。他认为邓稼先的人生是有方向的,是有意识地前进的,“如果贾先重新选择他的道路,他还是会走他已经走过的路。”因为他身上有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熏陶出来的性格和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