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和魏徵的忠谦故事?

魏徵,本名宣城,北周景帝象二年(580)生于巨鹿郡曲阳(今河北进贤县西)的一个书香世家。他的父亲很有学问,当过地方官,但他过早地去世了。十几岁时,魏徵过着非常贫困的生活。他勤奋好学,希望将来有所作为。在隋朝的混乱中,魏徵离开了他的亲戚,出家为僧,周游世界。袁宝的一个朋友让他在部队负责文件。杨迪大业十三年(617),瓦缸农民起义军首领石宓很欣赏魏徵的才能,请魏徵做他的谋士。就这样,这位有志于天下的书生几经周折,被卷入了隋末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的汹涌浪潮中。这一年,他38岁。

魏徵在李密领导的瓦岗军和窦建德领导的河北起义军中度过了两年多。主选臣,我也要选主,做事。李密和窦建德在许多关键时刻没有采纳魏徵的意见,结果是很快被打败,倒向唐朝。魏徵也两次成为唐军的俘虏。

魏徵已经30多岁了,经历了许多磨难、成功和失败。这段经历使这位雄心勃勃的儒生经受了战争的磨练和洗礼,充分体察了下层民众的疾苦,极大地丰富了他的人生阅历,也为他后来辅佐唐太宗准备了各种条件。唐朝末年,太子李听说很有才华,就招了为太子东宫洗马,做了掌管东宫经书的小官。

“玄武门事件”后,魏徵终于投入了这位民主大师的怀抱,并逐渐获得了李世民的信任。

入朝商议后,魏徵一如既往地直言耿介不会改变自己的本性。只要对国家有害,他就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冒生命危险。他多次向皇帝进谏,为他的政治清明和荣华富贵,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一天,唐太宗上朝议事。他坐在龙宝座上,双手轻按着龙宝座的扶手,神情肃穆威严。两边的服务员都不敢出去。他轻轻咳嗽了一声,问大臣:“亲爱的卿,你们很多人都是能言善辩的学者。为什么打官司的时候总是手忙脚乱,甚至心烦意乱?”

魏徵知道这是为什么,于是他上前粗鲁地说:“陛下,您的形象令人生畏,每次上朝时您总是一副严肃和咄咄逼人的样子。再加上朝廷风气森严,所以大臣们才如此慌张。日后皇帝来朝,宜略减龙威,最好放下皇帝架子,善待群臣。这样,部长们说话就会很自然。”

唐太宗暗自得意,尴尬不已;但转念一想,觉得这种肺腑之言很少见,不便攻击。所以,他将计就计,试图利用最近一直萦绕在他心头的问题来刁难魏徵。

“爱你的话提醒了我。最近一直在思考古人常说的“明君”和“暗君”的问题。你怎么看待光明和黑暗的区别?”

魏徵胸有成竹,缓步上前答道:“陛下,作为万民之首,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是明智的。如果你听信一方的意见,甚至相信反派的意见,那就是黑暗君子。像杨迪皇帝这样的君主是黑暗君主。只有明智的君主才能做事不出错,赢得全体人民的支持。而暗君,必然落得个生死、亡国、灭族的下场。请小心。”

虽然这种抗议方式让皇帝有点不舒服,但这只是魏徵抗议史上的一个小插曲。

广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告诉魏徵:如果你想治理好国家,你必须严格遵守命令,并保持他们在一起。只有这样,禁令才能制定;否则,再多的法律法规也只是一纸空文,必然导致官员腐败和社会动荡。

唐太宗有时容易感情用事,难免包庇老部下。

贞观初年,周浦刺史庞象寿因贪污被检举。按照唐朝的法律,对他进行了追缴赃款、撤职的处罚。

这一天,唐太宗正在休息,突然向秦的老部下庞象寿报告,说他冒着生命危险求见。他点点头,勉强同意了。

唐太宗一看到这个庞祥寿,气得劈头盖脸就骂。庞祥寿熟悉他主人的脾气。唐太宗发脾气的时候咕哝了一句:“陛下,自从和陛下在一起,我出生入死,一直效忠陛下。求陛下原谅我几十年……”

“住手!”唐太宗生气地打断了庞祥寿的话。

晚上,唐太宗回到自己的寝宫,回忆起当天的事情,不禁有些心软。当年的庞祥寿,一个充满英气的年轻人,如今却成了一个佝偻的老人,岁月无情!我和庞祥寿在一起这么多年,冷却不了人心。他腐败,也许是因为妻儿太多,开销太大,穷的不行。想到这里,他不禁心生怜惜,于是给庞祥寿发了一条信息:你是我的老部下,贪污大概是因为穷。现在我送你65,438+000帛,继续做你的刺史,以后小心不要贪污。

在封建社会,皇帝自私自利,保护一个老部下是常有的事。然而,魏徵从国家安全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他知道这件事后,马上写了一封信表示反对:“陛下,赏赐的时候不要忘记被疏远的人;当你惩罚的时候,不要害怕亲爱的。以公平为规则,以仁爱为准则来统治世界。这样才能让人信服;否则纪律混乱,令行禁止。一旦邪恶肆意,天下就不稳了!庞祥寿是你的老部下。因为这层关系,你不追究他的贪污罪。而是你奖励他,留在他原来的位置。这样做,你实际上是在鼓励腐败。你以前做秦王的时候,下属很多。如果他们都贪污枉法,你怎么办?势必有效,不仅形成包庇徇私之风,更重要的是纵容贪官。请你自己考虑后果!”

当时皇帝的话掷地有声,不可更改,更何况魏徵的劝谏,虽然是出于维护皇权的考虑,却让唐太宗很尴尬。毕竟唐太宗是个贤明的国王。魏徵的朗诵唤醒了他,所以他立即撤销了他的决定,维持原判。

魏徵大多数直言不讳的警告都是反对的。这样,它经常给唐太宗的誓言泼冷水,这使唐太宗非常失望。

在贞观君臣齐心协力下,贞观四年后社会出现了“太平”的景象。之后年年丰收,天下太平,盗贼不做。早在贞观元年(623年),许多大臣上书请求李世民提供冥想。封禅是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的庆典仪式,祭祀地点在泰山之巅。李世民也认为建国有功,事业有成,于是接受大臣们的意见,同意去泰山打坐。魏徵,唯一的一个,挤过人群,认为这是不可能的。

唐太宗这次很不高兴,就问魏徵:“那么多大臣都同意关禅,为什么只有你一个人反对?我的作品不够高,道德不够深吗?国家尚未稳定,四方尚未投降?”

魏徵平静地回答:“虽然皇帝的功绩很高,但人民并没有得到足够的好处;虽然你的美德是深刻的,但你的仁慈并没有达到所有的人;虽然当今天下太平,但仍是十万火急之事,财力也不是很充裕;虽然有大丰收,但是股票还是比较空。这怎么向天地汇报?况且关禅是大事,邻国的酋长都要跟着庆祝,要花不少钱!奕劻和漯河(河南中原)以东的地区仍然很荒凉。这不是向四方诸国示弱,滋生图谋中原之心吗?”

魏徵心想:皇帝一定是沾沾自喜,因为他刚刚取得了一些成就,注重排场,不珍惜人民的力量。这是懈怠和堕落的开始,一定不能掉以轻心!他从当前和长远的利益出发,论证了他不能唤起群众崇禅的原因。唐太宗被他说得哑口无言,心里很不舒服,但又无法反驳,只好作罢。这样就节省了大量的国家支出。

魏徵不仅不断提醒唐太宗遵守严明的法律法规,严格执行贞观初年制定的“安定民心、爱惜民力”的政策,还不断提醒唐太宗居安思危、厉行节俭。

贞观中后期,整个社会的形势越来越好。李世民创业之初的困局渐渐淡去,励精图治的精神也渐渐淡去,这就滋生了皇帝的奢靡之心。吃过不少苦的魏徵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有一次,唐太宗去洛阳,途中住在任贤宫(今河南宜阳县)。一大群人安顿下来,女仆端茶。当唐太宗看到茶盘和茶杯都是几年前在这里用过的旧银器时,他很不高兴。他命令人去叫经理,把他臭骂了一顿。经理心想:贞观初年,皇帝很节俭。为什么现在不喜欢这个不喜欢那个?我不明白,但我不得不承认我的错误。我赶紧吩咐厨师给皇帝的晚餐多加几样海鲜。晚上,太宗来到饭桌前,看了一眼,大为不悦:“怎么了?美味佳肴少之又少,珍奇美味。经理在哪里?”快把他贬为人民!”说罢,离开。

第二天,魏徵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就去了太宗的皇宫。此时的魏徵是唐太宗最宠爱的大臣,出入更方便,和唐太宗说话也舒服多了。谈完君臣之礼,魏徵转入正题:“陛下,听说皇上是因为总经理服务不周而发脾气的。我认为这是一个不好的迹象。”

唐太宗不解:“我是唐朝的富国。多花几块钱有什么大不了的?”何况我是一国之君!"

郑伟被唐太宗对当局的迷恋深深打动,决定让他看看这个“迷宫”:“陛下,因为您是一国之君,只要一动手,整个社会就会形成一种奢靡的风气,这就不好了。”

“爱卿,请不要把话说得这么严重。我是唯一的君主。还有谁敢仰视我?”

魏徵越来越感到问题的严重性。他想:皇上经常讲隋死的教训。为什么不用它来警告皇帝呢?

“陛下,当杨迪皇帝巡游时,他因不在当地提供食物或提供劣质贡品而受到惩罚。如此无限制的追求享受,结果是普通人买不起,导致心生变故,山河失守。皇帝怎么能模仿杨迪皇帝呢?”

这真的起作用了,唐太宗真的惊呆了:“我是在模仿杨迪吗?”

“是的,陛下!如果像任贤宫这样的供应是令人满意的,那将是非常令人满意的。但如果杨帝来了,即使供给再丰富一万倍,再精致,也难以填满他的欲望。”

唐太宗又惊又感动:“艾青我,除了你,没有别人能说出这样的话!”

在封建时代,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自称是“真正的龙帝”。据说龙的喉咙下面有一个逆鳞,谁要是抚摸它,就会被杀死。所以批评皇帝叫“犯龙麟”,很危险。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百姓的安居乐业,魏徵不怕“犯龙麟”,勇于直言、谏、止太宗之错。作为一个英明的君主,有时难免要当面揭露魏徵的缺点,而不顾“天子”。有一次,魏徵又在法庭上让唐太宗难堪。从朝鲜退下来后,太宗发狠:“魏徵每次去朝鲜都要扫我的脸。我早晚要杀了他!”当然,唐太宗最终没有杀死魏徵。当他明白了这一点后,他更加信任魏徵。在以魏徵为代表的大臣们的推动下,贞观官员争相进谏的空前局面,是贞观统治形成的重要因素。

因此,魏徵受到唐太宗的高度重视,被封为郑国公。

贞观十七年(643),魏徵病重。唐太宗派人送去药品和食物,并派人到魏徵的家里去照顾他,随时报告他的病情。唐太宗还两次拜访了魏徵的家。第二次,唐太宗还带了太子和衡阳公主。魏徵不情愿地见到了唐太宗。唐太宗悲伤地安慰魏徵,告诉他要好好照顾自己,并含泪问他想要什么。魏扶着病体说:“别的小事我不操心,只关心国家的兴亡。”作为唐太宗的肱关节大臣,魏徵真的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第二天,魏徵突然去世,享年64岁。

唐太宗悲痛欲绝,连续服丧五天,下令以一等官礼安葬,并在凌烟阁为魏徵画像。他经常去悼念,并写诗作为纪念。

唐太宗曾在魏徵塑像前说:“我以铜为镜,梳妆衣冠;以史为鉴,知兴亡;以人为镜,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得失。魏徵今天去世了,我失去了一面镜子!”唐太宗把魏徵当作一面镜子来照自己的得失,这既是对他们君臣关系的生动概括,也是对魏徵的公正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