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的乾隆墙是根据什么建造的?

北海九龙壁建于清朝乾隆年间,始建于公元1756年,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北海九龙壁建于清乾隆二十一年,即公元1756年。高5米,长27米,厚1.2米。它由七色琉璃瓦砌成,墙壁两侧各有九条龙。珍珠在波浪和云层中嬉戏,色彩鲜艳,造型生动。它是一座数百年的美丽建筑,反映了中国劳动人民的高度建筑艺术成就。建成后,九龙壁雄伟壮观。虽然经历了200多年的风雨侵蚀,但它的颜色依然很鲜艳。《前清老王孙南北望》一书记载了这样一个传说,北海九龙壁上的龙是有灵性的,第九条龙曾经动过。

唐·孙露在《前清旧王孙望》一书中提到,乾隆二十一年的一天,北海九龙壁前佛光照耀,空地上有香案香炉。香案前放着一个黄色的蒲团,蒲团上坐着一个和尚,数百人在虔诚地观看,场面庄严肃穆。

原来是西藏密宗高僧在开九龙壁。当云层布满天空,晚霞染红半边天的时候,奇迹出现了。有人把手帕扔在第九条龙的头上,看到龙被灵性化了。桂圆和大耳都动了,紧紧抓着手绢,仿佛要从墙上起飞,飞向天空。

当然,书中所记载的只是一个传说,但它反映了中国人民的美好愿望,即龙是有灵性的,可以保佑地球的好天气,也表明了北海九龙壁的工作是多么精致。

其实九龙壁上的龙是不能动的,但确实能给人飞翔的感觉。每当正午阳光掠过,光影纵横,龙腾海面,九条龙仿佛都在动,栩栩如生。这种现象也归因于釉面砖。九龙壁用的是当时中国特有的彩色琉璃瓦。它们明亮而耐用,加上光的反射,真的让观者觉得龙是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