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问几篇关于运动员文化水平真实水平的文章。
一、中国竞技体育文化教育的历史沿革1952国家体委成立后,为了参加当时的国内、国际比赛,各省、市或国家都要在赛前从各个级别抽调运动成绩优异的运动员组成相应的队伍,运动员的文化教育由普通学校承担。1956之后,逐步形成了以省市运动队(简称运动队)为基本形态的运动员培养体系。因为很多球员没有完成基础教育,无法继续留在教育系统接受文化教育,所以运动队开始对运动员进行教育。1956-1965原国家体委训练局及部分省市成立运动队文化教育处;1978年国家体委成立科教司,主管运动队文化教育[1];1989之后,教育部和国家体委(国家体育总局)都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来保障运动员的文化教育权利,这也说明了党和国家对运动员的文化教育问题一直是非常重视的。而我国现行的运动员文化教育体系是依附于训练竞赛体系的,文化教育的机构设置[2](见图1)也相当复杂。由于运动训练的规律和特点,各类教育机构的学历层次相互交叉,包括成人高等教育和全日制高等教育;有基础的中小学教育、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第二,中国竞技体育文化教育的现状。现代竞技体育呈现出专业化早期训练的趋势,早期训练的开始年龄越来越小。从业余训练到加入运动队,是一个逐渐脱离原有教育环境,不断强化运动训练,相对弱化文化教育的过程,使得运动员成为一个先天缺乏文化基础的群体,背离了竞技体育体制办文化教育的初衷,导致文化教育出现偏差,进一步增加体育局的负担。1.改革对当前竞技体育文化教育的质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在业余训练阶段,加强业余运动员的文化教育,提高基础学习能力,对后续教育至关重要。然而现实是,业余训练的性质正在发生变化,从“学习型”向“实践型”转变。很多进入专业队的运动员,因为业余训练而荒废学业,导致入队后文化教育基础水平低,进入高校后文化教育难度大,出现了“名义教育”,这是竞技体育文化教育体系的局限性。而且我国大部分运动员处于义务教育年龄,集中在一些“少年”项目的职业运动员中。一项调查显示,很多“少年”运动员入队的年龄有提前的趋势,最小的只有8岁,这是近年来训练体制改革带来的问题。而“初级”运动员入队后的文化学习很不正常,很难完成通识教育的任务。1998以来的赛制改革也给“少年”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带来了新的冲击。比赛频率增加,往往安排在正常的文化教学期间,学生参加比赛后补课效果不好。而且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深化后,特别是1999高校扩招,给竞技体育后备力量的选拔带来了很大的冲击。竞技体育的高淘汰率和牺牲文教时间的现实,让很多家长把有体育天赋的孩子送到普通高校,中国“一条龙”培养体系的中间层出现断层。[3] 2.社会用人机制与运动员文化教育素质低下的矛盾突出。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就业和就业机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计划经济时期,用“带工资指标分配”的办法安置退役运动员已经不可能,退役运动员也必须参加人才市场的就业竞争。新的社会现实给运动员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调查显示,95.4%的受访者认为在当前社会条件下,运动员接受文化教育对于就业非常重要,62.8%的受访者认为运动员的实际文化水平与现有学历不匹配;66.5%的被调查者认为,当前退役运动员就业必须在运动成绩和文化素质上更胜一筹[4]。新的社会就业机制给现役运动员带来了巨大的就业变化,甚至产生了运动员找不到工作仍留在运动队的典型。退役运动员文化素质低、安置难、运动队滞留、工资指标占用、新运动员入队影响,已成为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瓶颈”。虽然社会用人机制改革后,运动员更加注重文化学习,但他们的学习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文化学习有很大的热情。很多运动员利用业余时间自费参加社会学习。一些省市还组织文化老师到基地给运动员上课,希望能尽量缓解此类问题。但由于教学内容、课程设置、专业限制等一系列原因,目前体育系统所办的文化教学体系不能满足现实需要,办学效果不尽如人意。3.体育技术学院和体育中专的办学方向不明确,教学质量不高。体育技术学院是优秀运动队教学训练的组织形式,属于地方成人高校性质。自80年代中期成立以来,它为满足优秀运动员的学历教育做出了巨大努力。但由于教学水平低,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导致毕业运动员学历与实际文化素质不符,文凭含金量进一步降低,使得运动员愿意到普通高校或体育学院学习。而且近年来,体育技术学院、体育中专为了自身发展,面向社会招收所谓的“教师班”,已经偏离了运动员文化教育的主业。在教学体制上,存在办学目标不明确、课程和专业过于狭窄、没有专项教学经费、教学内容落后、教学方法与运动员实际情况不符、专任教师退化等亟待改革的问题。
请收下,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