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散文:故乡的过去

正文:英子

图:来自网络

父母在,家就在,父母不在,家就成了过去式。

两年多了,那个我生活了三十多年的家,那个巨大而整洁的院子,不再是我生活的落脚点,而是一个梦,一个美好的梦,栖息在我内心的空间。总想敞开心扉,想想那些往事。虽然很多东西都是零星从长辈那里学来的,但我得到的宝藏最多。越想越想了解它的过去,甚至想把它变成一些奇妙的文字,以另一种可见的形式存在。

我老家的爷爷奶奶,曾经是一个富裕小康的家庭。虽然经过历史变迁,我的大家庭已经散了,也分别结婚了,已经和以前不一样了,但是在我很小的时候,还是能看到一些辉煌的印记。

一个是有几个出入口的庭院,是孩子们玩耍的热闹场所。只是分成了很多块,属于不同的家族。一排排雅致的主体房屋和部分建筑已经易手,失去了过去的一些功能。比如,宽敞的房间不再是家庭至上的象征,而是家里的一个空房间,是我父母在80年代初买的。家里十几户人家按照亲戚朋友的关系分了钱,各家也都按了手印。购房协议至今还完好地保存在他们老家的旧衣柜抽屉里。当时大家都说这是老房子,祖上保佑,风水当然好。但那时候我们家一切都很顺利。父母除了种地,在附近的工厂打零工,从没闲过,家里生活也不拮据。我们三姐妹也不负众望,学习好,让村里人羡慕不已。只是近几年发生了很多不开心的事情,父母相继去世,人们才又开始谈论我的老房子。

还有低矮破旧的土坯楼子房,以前是专门供客人参观休息喝茶的,现在却成了堆放柴火和杂物的地方。由于岁月流失,主体已经坍塌,但青砖门楼还在,门楼上青苔丛生,记录着年代久远。十多年前,当地一位著名的民营企业家准备组织撰写《梁记》,并派人来此拍摄这座古老的门楼。我想即使它不能和名人一起留名,它依然坚守在庭院里,只经过两三百年的侵蚀和历史的沧桑,成为一个家庭最后的风景。这种历史的执着值得铭记。过去这个门楼叫“二门”,因为外面有一个大院,进入这个大院的门就是“大门”。这两扇门连接着大院,成为一个封闭安全的大家。小时候两个院子很热闹,邻里之间也很和睦。吃饭的时候,二门里面的人和大门里面的人互相抢着说话,聊天的时候也是声嘶力竭的在说话,里外都能听到。孩子们的门非白即黑,错过了吃饭的时间。看谁锅里有,自己碗里有。遇到有喜事的人,所有人,无论大小老少,都会出,能帮忙的人会受欢迎。

以前里里外外都是典型的四合院。房子是统一的,有相同的土木结构,纯青砖黑瓦。梁顶可以说是雕梁画栋。雕刻的龙凤花鸟栩栩如生,坚固沉重的石柱棱角分明。好在文革的时候,虽然很多都被破坏了,但是我还能在回忆的时候看到这些生动的画面。

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的老院已经不是过去的四合院了,大家都不想再拘泥于这个封闭的院落。他们大多搬到了路边,建起了专属院落,很难相见。老院只剩下三四户,一个外地人搬到了这个家。大家不再像过去那样靠种地为生,年轻人都去外地打工了。而且这里正在建设大型工业园区,大部分土地被征用,人们纷纷投入现代工业生产。不用去很远的地方,他们就可以在工厂里工作,家乡的面貌日新月异。现在也有一些搬出去的人偶尔来大院走走,但总觉得这里很稀疏,而这种感觉在我父母,尤其是我父母不在之后变得越来越强烈。

如果逝者如斯夫,就让这些往事成为美好的梦境,活在精神空间里吧。作为一个同学会的人,我满足于只有这种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