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历史上有哪些名人?

欧阳湛,唐代泉州晋江潘湖村人。生活在安史之乱后的中唐时期,是泉州历史上第一个进士,从官员到国子监有四个教辅。欧阳詹年轻的时候很聪明,唯一的爱好就是读书写诗。他年轻时勤奋好学,见解独到,所以文章优美精辟。在德宗贞元初年,他成名了,浙江和福建的许多人都知道欧阳詹的名字。欧阳湛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学者,著述颇丰,包括《欧阳星周记》中的赋、诗、笔记、传记、名、赋、散文、论辩、叙、序、书共140余篇。他的生平事迹和文章对福建的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是福建文化史上的杰出人物。李志(1527-t602),本名鸿福,金卓人,又名温岭居士。泉州晋江人,明末杰出的思想家、进步史学家。李志出生在一个穆斯林公民家庭。从小倔强,擅长独立思考。12岁为举人,30-54岁为官。他在河南辉县当过神谕,在南京当过外交大臣和医生,最后在云南姚安当了知府。二十多年的仕途,他体会到了官场的种种黑暗,以及东南边陲百姓造反兵变、倭寇袭扰我的现实,深刻感受到了明朝内部的腐朽没落。著有《焚书》和《藏书》。李贽的进步思想客观地反映了当时新市民阶层自由发展的愿望和要求。何(1557 ~ 1633),晋江人,明末历史学家。他博览群书,居村二十余年,编纂了明朝十三代所送的《明山藏》,编了150卷《舒敏》,在国际上颇有影响。何因与友人杨、陈鹤卿、惠安诗人黄交往密切,被称为“温岭五子”。何刚正不阿,敢于直抒胸臆,发表自己对历史的独特见解。因为他乔媛“站得直,敢说话”,所以屡遭权贵排挤。后来因为痛恨黑暗的官场,被弹劾,只好“领导自己”,回到家乡专心写作写作。在何的几十部名作中,是最具创新性和最成功的。《四库全书》收录了和的《郑》,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数百年来,《民书》一直受到国内外历史学家的重视。如当代著名史学家张的《中西交通史料集》、日本桑园藏蒲守庚的《考》、福建在法国伯里奥特对摩尼教后裔的《考》等,都引用了《闽书》的资料作为佐证。何不愧为中国古代杰出的地方志学家,他的学术精神和代表作《舒敏》将永载史册!施琅(1621-1697),晋江丫口人。年少时“学识渊博,膂力过人”,师从恩师,“学得各种攻刺之术,精于兵法,故以智勇为万人之敌。”面对统一与分裂的是非,施琅第一个站出来,要求迅速实现国家统一。施琅的主张立足现实,符合人民的统一愿望,充分显示了他的爱国情怀和高超的政治眼光。施琅入台后,不仅不与郑集团重修旧好,还亲自去了庙。他高度评价郑父子开拓台湾省的功绩,说他带兵为国为民尽忠,充分体现了施琅的坦荡胸怀。施琅一生为国家和人民做了许多好事。他是一位爱国将领,也是一位胸怀宽广的政治家。他的爱国主义和对人民的关心值得我们永远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