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勒贝克神庙的历史

公元前3000年,崇拜太阳神的迦南人在这里修建了一座神庙,供奉太阳神“巴尔”,称之为“巴尔贝克”(“贝克”的意思是城市,“巴尔贝克”的意思是“太阳城”)。后腓尼基人代替迦南人在此定居。亚历山大大帝在古希腊占领黎巴嫩后,在黎巴嫩沿海建立了贸易中心,同时同化了腓尼基人居住的城市巴勒贝克。巴勒贝克改名为“Sciglio Polly(太阳之城)”。公元前47年,尤利乌斯·恺撒认为西利奥的波利战略地位重要,加快了西利奥的波利和神庙的建设,并派兵驻守。后来奥古斯都皇帝驱逐了2万名奴隶,持续了几十年,并在腓尼基神庙原址上大规模扩建。公元60年,巴勒贝克神庙基本完工。经过300多年的不断修建,终于成为一个宏大的庙宇群,用来供奉罗马神朱庇特、狄俄尼索斯·巴卡斯和维纳斯。公元312年,君士坦丁大帝皈依基督教,位于Sciglio的波利神庙被改建为教堂,其中阿夫卡神庙被彻底拆除。君士坦丁大帝的继承人朱利安不信仰基督教,阿夫卡神庙得以重建。公元375-395年间,在狄奥多亚的统治下,阿夫卡神庙再次被废弃。这个地区许多现存的基督教建筑都是在狄奥多亚时代建造的。

自二世纪中叶以来,以安托尼乌为首的几个罗马皇帝一直在扩建和装饰这座神庙,使其成为卫城。公元211—217年,卡奇卡拉终于完成了这座建筑,并使其成为一座堡垒。7世纪,阿拉伯人统治黎巴嫩时,巴勒贝克恢复了原来的名字。

奥斯曼帝国时期(1516—1918),巴勒贝克属于大马士革省。这座城市在1158、1203、1659和1664年被地震摧毁。大部分寺庙倒塌,大部分居民迁移。

在法国托管期间,巴勒贝克是大黎巴嫩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