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论文:19世纪下半叶的中国(会有大奖励!)

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中西文化关系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卓越存在及其在20世纪下半叶中国思想精神领域的绝对领先地位,是20世纪中国文化中不争的事实。

长期以来,由于在科学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方面的经验不成熟,人们似乎认为中国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取代了中国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取代了中国传统儒学。在今天看来,这两种关于“替代”的说法,显然是对本土历史文化的主观忽视,也是以“道不变”的僵化方式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非科学态度,而不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本身所倡导的科学的文化史、哲学史观。

因为在具体的文化事实中,某一种本土文化并不是可以“替代”的(甚至是很好的)外来文化;同时,某种(甚至是非常好的)外来文化,比如马克思主义,主观上并不想“原封不动”地带过来,所以可以“原封不动”地带过来。在“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和“在中国传播”的问题上,存在着非常复杂的跨文化关系。当我们进入21世纪,回顾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思想和精神领导的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无论是在“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框架”中,还是在“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发展”中,都存在着复杂的中西文化关系,以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从文化的具体语境来看,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的德文文本(文本一)、俄文文本(文本二)、中文文本(文本三)的关系存在问题,上述三种文本与我国社会生活和学术研究中实际存在的传统文化和传统哲学精神的关系存在问题。我们应该认为,把这种关系理论化为我们已经确认的文化事实,是我们完整准确地理解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一项重要学术任务,也是建设既具有民族主体性又具有时代前沿世界主义精神的中华民族新文化的必要前提。

下面分几个方面来讨论这个问题。

第二,

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传统哲学)中的进步成分能够认同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必然有一定的“文化基础”。

如果说任何外来文化能够“以理论的方式”进入中国,那一定是中国人,首先是中国知识分子“感兴趣”的。我们应该在思想上认同它。这种认同必须建立在当地文化的特定理念之上,同时必须具有解决当地文化问题的功能。也就是说,引进的外来文化应该与本土文化中的某些元素具有相似的内容或问题的同性或问题的连续性。如果本土文化没有这个基础,认同是绝对不可能的。马克思主义能被中国知识分子注意到并积极传入中国,这种现象在中国的本土基础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的西欧。20世纪第二个十年,由中国进步知识分子大规模引入中国。为什么当时中国的进步知识分子——新青年——“知道”(或“能”)需要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能接受马克思主义?这一历史事实不能只用“革命热情”来解释。这一事实有其必然的文化背景。也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先进内容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它所面临的时代问题,要求它在思想精神层面对形而上学方法、历史发展目标、社会行动方式等重大问题有新的理论阐释。解释这些问题,既要有传统文化基础,又要有新的思想精神材料。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被中国《新青年》所接受,正是因为它被《新青年》视为一种全新的思想和精神材料,既符合中国传统的进步道路,又能拯救中国于时代的水深火热之中。

这种认同之所以能够形成,首先是由时代的精神状况决定的。在这方面,有三个基本原因。

一是当时的革命青年对腐朽的封建文化传统不满,因而强烈认为中国文化太陈旧,甚至腐朽反动;认为传统文化资源已经“过时”,无法解决中国在新时代面临的紧迫而尖锐的新问题。而是要引进国外(基本指西方)先进的、有活力的理论。而马克思主义从根本上说是西方理论。其“文化圈”的地理属性完全符合《中国新青年》的上述要求。

其次,面对内忧外患,中国新青年强烈要求改变社会现状,呼吁用革命手段创造新社会。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也是反对现状,主张以革命的“批判”来改变现状。因此,马克思主义也能满足中国《新青年》对当时社会进行“批判”和“改造”的思想文化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