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一、设计历史案例,引导学生“读”

传统的历史教案是封闭的,以老师和课本为中心。设计历史案例的目的是把教学的重心转移到学生如何学习上来,这是开放的。教师在编写学习计划前要做好两方面的准备:一是结合新课程标准和参考资料对教材进行研究分析;二是分析学业情况,包括学生的基础知识、认知水平和能力。在此基础上,学习计划的设计要体现层次性和梯度性。等级制旨在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自己的收入。梯度是指问题的设计要循序渐进,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有助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一般来说,学习计划的设计包括学习指导目标、知识结构、学习方法指导、反馈练习等。通常有三个层次:“读什么”。这是一种教科书内容。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对知识点进行由浅入深的划分或整合,从而引导学生继续阅读。如何阅读?在梳理知识的基础上,根据教材内容。重点是帮助学生探索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明确知识点的网络,避免“我怎么能说得清,隔着这么些云呢?”。“为什么读书”。这是课堂教学的最高目标。它要求学生运用知识解决能力和情感价值方面的问题,所占比例一般较小。学习计划编制完成后,会发给学生。学生可以根据学习计划的要求预习课文,注意知识点的逻辑联系,抓住重点,把握精髓,适当补充学习计划,对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并尝试回答某些问题。

第二,老师讲得认真,引导学生“听”历史。

听课是掌握历史知识的关键环节。以前更多的是老师“满堂灌”,学生“满堂晕倒”,导致教学恶性循环。要求老师认真讲,不代表老师不应该讲。反之,老师自己讲,会讲得很好,很准确。即内容精练,语言简练,分析到位,有针对性,全面;也要有启发性,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给学生一种“四两拨千斤”的感觉。那么,怎样才能做到“集约”高效呢?

端正学生听课思想,保持同样的状态。在实际教学中,老师讲和学生听往往有时间差,学生听跟不上老师讲的节奏。因此,教师要善于观察和调节学生的听力情况,使课堂教学处于“同步状态”,教学的有效性才能得到保证。课堂上在黑板上指导学生。普通课堂板书突出本节课的知识结构、重点和难点,浓缩知识点,可以减少学生的记忆,提高学习效果。

三、巧设“包袱”,引导学生“思考”历史

相声之所以吸引人,是因为它不断抖出一个又一个“包袱”。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提问必不可少,设置问题也要“有意”,制造“负担”,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没有“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很难让“包袱”自然打开。设置“包中包”,激发学生思维。学生体验成功后,学习的主动性会提高。这时候老师要及时抖落下一个“包袱”,让学生继续追求自己的思想。这个问题不是数量,而是质量。通过提问和分层次讨论,使知识得到了连贯和整理,调动了他们的课堂气氛,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当然,老师有时候也不一定要忙着答疑解惑,这样可以通过讨论达成共识,达到教与学的最佳效果。

第四,通过实践,引导学生“运用”历史。

历史实践是教学中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环节。通过多种形式的训练,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在实践中巩固知识。不同变体的呈现培养了学生“运用能力”的层次。教师根据内容和能力的不同要求,设计不同类型的题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既巩固了知识,又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表现之一就是可以用所学知识回答各种问题和练习。答题技巧已经成为学生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各种题型的练习和考试训练是培养这种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练习、考试、点评的不断重复和完善,让学生逐渐形成适应命题考试的能力。这个能力培养几乎每个学校都差不多,不用再分析了。第二个表现是能够自我分析和评估学习测试的效果。每次考试后,老师一般都会分析点评。但由于教师教学时间的限制,通常需要更多的训练甚至考试,需要学生借助参考答案进行相互批改或自我分析评价。通过改变学生角色的基本要求,掌握答题的基本要领,让学生发现自己答题的不足,分析错误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分析和回答各种问题的能力。第三种表现是尝试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读史使人明智”,历史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历史把握现在,预见未来。一方面,学生可以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分析现实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的一系列问题,加深对当今各种社会现象的认识和理解,并试图对其发展趋势做出较为合理的判断或预测。另一方面,要用历史经验和价值观来分析自己,客观地分析和认识自己在人生中的成功和挫折,进一步探索和调整自己的人生价值取向。尝试学生自主命题,体现训练的主体性。让学生转换角色,从教师或命题者的角度设计一些能力训练题。这不仅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有益尝试;同时也能增加老师或命题人的知识和理解,对学生和考试都有好处。

第五,采取措施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主体性的重要方法和手段。为此,我们应该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一,善于运用情感策略。教师必须提高情感素质,善于把握高中历史教材的特点,充分展示历史课程的情感价值,引导学生带着激情学习历史。广大历史教师在运用教学策略时,必须根据教育教学规律灵活处理各种教学活动,使自己成为学生信赖的朋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认知,真实流畅地表达情感,开展深层次的思维活动;让学生在充满激情的心境中交流合作,感受历史研究中的曲折,体验灵感来临时的心理氛围,体验得出历史结论的满足和喜悦。二是组织各种课堂活动。为融洽师生关系,加强师生交流,可采取学术讲座、历史剧、历史故事等形式,为教学提供丰富多彩的情感条件。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要用教师的激情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要多鼓励和表扬学生。三是实施小组合作教学。小组合作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尊重、认可、正视、归还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权利,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发展的主权交给学生,让课堂教学真正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关键问题可以全班讨论。对于较大的、关键的问题,让代表在小组讨论后发言,老师不会讲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能解决什么问题。如果小组讨论解决得不够好或者不好,老师会给予适当的引导和说明,然后让学生去思考和讨论,直到问题解决。经过一系列的提问、判断、比较、选择,以及相应的分析、综合、概括等认知活动,学生获得了多样化的思维过程和认知风格,加深了对结论的理解和巩固,逐步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六、实践,不断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实践操作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学生应用能力的手段和途径。高中生的认知、人格、社会性都比初中生有了很大的进步。他们探索世界的动力更强,分析能力、辩证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显著增强,获得了更丰富的学习策略;他们有很强的独立需求,自律能力更强。因此,要不断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创造条件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课堂教学才能成为实践、探索、创造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