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宗族聚落重要遗址分布》这些遗址有什么共同点,为什么会这样分布?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的史前城址陆续被发现,其中一些已被发掘。基于20多年的发现,已知这些史前城址分布在黄河和长江流域,据不完全统计总数约为50处。
随着大量早期城址的发现和国外考古学理论的引入,关于早期城址在中国古代文明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的讨论愈演愈烈。本文也拟就此问题发表一些见解,并着重论述在各地大量早期城址出现的历史背景下,中国作为中原古代文明中心地位的形成,以教人。
一个
仅从地理分布来看,黄河流域发现的史前城址可分为三组。
一、河套城址群
据悉,属于史前城址,约15。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阴山以南的丘陵地区。集中在包头大青山南麓、黄河河套地区;准格尔和清水河之间有三个地区,即南黄河两岸和凉城岱海。这些史前城址均为石城聚落,面积除凉城虎山城遗址为654.38+0.3万平方米外,其他均在2万平方米左右。比如小沙湾石城遗址,只有4000平米。石城聚落都是危楼,有的直接利用陡峭的悬崖让石墙不封闭。很明显,它们是依山而建的带有强烈防御色彩的城堡聚落。这些石城遗址的年代大约是距今5000年到4300年[1]。
b、中原城市遗址群
分布于河南省,目前报道和已知的有7种。中原城址基本分布在太行山东麓和熊耳山、伏牛山一线,属于秦岭山系。七个城市遗址可以分为两个小组。豫北太行山东麓的两座城址,位于漳河和渭河之间。豫中五座城址分别位于沙河和颍河中上游。就面积而言,后岗城遗址不详[2],以孟庄城遗址[3]和新确认的新密古城村遗址[4]最大,均在654.38+0.5万平方米以上。其他都是3万平米左右。登封王成刚城遗址[5]有两座东西向的城堡,面积仅约12000平方米。中原城址群的年龄,西山古城约为5300年前,而王成刚城址约为4000年前[6]。其中,西山古城是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城址之一。从其脱胎于护城河聚落的近乎圆形的平面和先进的夯筑法判断,似乎公元前3500年至公元前2000年间,中原地区应该会有更多的城址被发现。
C.海岱城遗址群
它集中在黄河下游的山东省。目前已发现约15座史前城址[7]。在这些城址中,13位于泰山、宜山北麓,呈东西走向沿股吉水方向分布[8]。海岱地区的古城遗址规模较大,如比较清晰的城子崖城址,面积达20多万平方米[9]。近几年发现的景阳冈城址和较场铺城址,面积分别约35万和33万方[65,438+00]。位于泰山南麓、宜山的丹徒城面积也有20多万平方米。新发现的江苏连云港遗址[11]应该属于该群目前已知的最南端的一个。内外双壁,外城面积约14万平方米。丁公和天王城遗址的面积是10?1.5万平米。这是同时期黄河流域其他城市望尘莫及的。海岱城址群和中原城址群一样,属于大汶口文化的西康流和王家庄城址两个时期,最早可追溯到6000年前。5000年前[12];其他属于龙山文化的城址,年代应该与中原龙山时代相近。
二
长江流域大量新石器时代城址的发现,无论是从其广阔的分布面积,还是从其深厚的文化内涵来看,都令人耳目一新。这些城市遗址暂时可以分为两组。
一、川西遗址群
位于成都平原西侧岷江上游两岸,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重要考古新发现。川西平原确认的四个史前城址,规模都很大。温江鱼凫城和郫县古镇的面积均达到30万平方米以上,宝墩城遗址面积也达到25万平方米。邙城内外最小的城墙面积为1.2万平方米[1.3]。据初步考证,这四座城址的年代约在4900年前?4000年之间。
b、江汉城遗址群
分布在长江中游南北两侧的湖南、湖北两省汉水与长江交汇处的东西两侧。目前已确定席位8个。长江中游是中国最早实现新石器革命的地区之一,也是中国稻作农业的重要起源地。八座城址中,湖南澧县城头山[14]和湖北江陵县殷巷城[15]做得最多。城头山古城占地约8万平方米,根据最新发掘结果,对其年代进行了重新界定。早期城墙建于大西文化晚期,距今约6000年[16]。其他如江陵的殷巷城,荆门的马家园[17],公安的纪明城[18],应城的门湾[19],都属于屈家岭文化城遗址,年代估计在5000-4800年前。湖北天门石家河[20]属于石家河文化,是该地区最大的城址,面积1.2万平方米,面积约80万平方米。
近年来有杭嘉湖地区良渚文化中心发现大型城址的报道[21],由于具体情况尚不清楚,目前暂不讨论。
三
迄今为止在中国发现的史前城市遗址值得特别关注:
1.这些城址只分布在黄河和长江流域。这是中国最早、最发达的新石器文化。
2.中国早期的城市遗址最早出现在约6000年前,约4000年前相继衰落。它最蓬勃的发展时期大约是4800年前?4300年后。而且各地城址的发生、发展和衰落一般是同步的。
3.每个城市遗址群一般分布在相对独立且相同的文化区域内,且大多位于文化的心脏地带。城址有大小之分,仅依据这一标准就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等级,但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大小城址之间有严格的隶属关系。龙山时代长达千年的兼并战争,众多国家的历史真相,必然导致弱肉强食,小国(称国家)对大国有一定程度的依赖,可能在某一地区形成霸权势力范围和地区政治中心,但远非某些人所说的形成了“首都”。哎?聚”模式的政治金字塔结构[22]。因为在相对独立的文化区域内大致均衡的城址分布,恰恰说明同一文化内部的冲突加剧了,各自设防的目标,或者说可以直接面对的敌人,都集中在内部——同一文化的相邻部落群,而不是外部——抵御外族入侵。大小城址均匀分布在同一文化的中心地带,更多表现为一种相互警惕、相互对立的关系。从龙山时代的社会发展进程可以看出,当时独立文化区并没有形成政治上的统一,而是呈现出各自为政、各自为政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更不用说大城市为首都,小城市为城市的等级结构了。张中培先生对良渚文化的研究也表明,良渚文化“在政治上尚未形成在其文化分布范围内被一尊雕像统治的局面,仍被划分为由那些有权有势的人统治的区域性势力范围。良渚文化中许多处于不同权势集团统一管理下的、具有民族性质的实体,暂且可以称为国方。”[23]良渚文化就是这样,按理说各个城址兴起的时代其他文化的分布大体相似。正是此后崛起的夏文化,在中原地区第一次完成了统一进程,第一次在相对广阔的地区确立了“一尊之治”的局面,并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最终确立了中国古代文明中心在中原地区的地位,开启了这一地区三代文明持续辉煌发展的主页。
4.城址的兴衰可谓“其盛也富,其亡也骤。”以中原城址群为例,登封王成刚城址时代[24]属于王成刚龙山文化二期,三期废弃。根据城内的发掘和出土物品,第二、三期是王成刚遗址的繁盛期。淮阳平凉台[25]夯土城墙属于三期,南门卫坊属于三期(底部叠有另一层建筑地基,尚未发掘),主墙上叠有7、8、9层内墙,此时似乎已废弃。然而,额外的夯土(1系列?五楼)属于第四期,说明城墙是从外面修的,加的。城内的F1、F4、墓葬、灰坑大多是三、四期的遗存,所以这一时期应该是遗址的繁荣期。进一步分析表明,第三期的F4被H31打破,H31产生菱形格纹壶形鼎、篮形壶和残渣,属于第三期。H45内废沿深腹串罐、细长袋脚绳式、工字形板和收敛斜腹盆等。,而第三阶段至少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前期和后期。平凉台古城建于三期前期,三期后期废弃,四期再次修缮重建。在此期间,城市遗址被废弃,修复和重建了200多年。盐城郝家台城址【26】三楼下叠,被H316打碎。城墙和H316、三楼都属于郝家台二期,说明城墙没撑多久。辉县孟庄城址的情况也是通过修废反复出现[27]。可见,城市的兴衰,是一个短暂历史时期的集中社会现象。城址的修建、废弃、重建,恰恰展现了战争、驻军、结盟、再战的历史真相,生动地诠释了当时社会所经历的巨大动荡和激烈变化。
四
城市在特定历史时期大量出现在中国绝不是偶然的社会现象,它与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中原城址群兴起的历史背景是庙底沟文化在仰韶文化后期发生了严重的裂变,各地出现了各具特色的考古文化。之前盛极一时的庙底沟文化,以陕西、山西、河南周边地区为中心,北至河套平原,南至汉水中游,东至罗征地区,西至渭河上游。在这个广阔的地区,虽然有一些细微的差异,但主要的文化特征是基本相同的。就陶器而言,壶、碗、重唇小口尖底双环瓶、骨灰盒、轨式深腹壶、水壶、炉具等都很受欢迎。彩陶发达,以黑色为主,红色为辅。白色的彩陶更常见。它主要用点、月牙形、弧三角形或直线形成花状的几何彩绘图案和写实的鸟纹。说明这个地区从公元前4500年到公元前3500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和平、繁荣和发展时期。到公元前3500年左右,这种情况开始明显改变。在庙底沟文化的分布范围内,关中地区的半坡晚期类型、豫西晋南地区的西王村类型、豫北地区的大寺孔类型和罗征地区的秦王寨类型同时兴起。其本质是各氏族群体都在不断发展,并表现出独立性。由此,区域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也在增加,同一文化内部的冲突和碰撞也在加剧。此时,秦王寨文化的扩张就是一个发人深省的例子。根据孙祖初对秦王寨文化的研究[28],在这种文化的早期,其分布一般局限于罗征地区和沙英上游,而在中晚期,秦王寨文化的分布可先后扩展到淮河下游的豫东平原、黄河沿岸地区、陕南地区和伏牛山北麓。同一文化内部的冲突和碰撞日益激烈,直接导致了氏族集团内部出现了保卫公共财产的设防城堡。这种大规模防御设施的出现和掠夺性战争的加剧,必然促使氏族集团内部发生变化,促使公共权力集中于普通社会成员之上并进而与神秘的宗教权力相结合,从而诞生了一批最早的氏族特权显贵和最早的特权阶层,为早期国家的诞生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将中原推向了文明社会的门槛。在这一点上,中原及其周边地区似乎遵循着类似的道路。
五
在公元前3500年前后中国古代文明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原以外的其他周边地区的考古文化,如燕山南北和长城的红山文化、黄河下游海岱地区的大汶口文化、长江下游杭嘉湖地区的良渚文化、江汉平原的屈家岭文化等,与中原处于同一发展水平,有的甚至比中原的仰韶文化还要发达。是什么让中原脱颖而出,最终发展成为中国古代文明的中心?探讨这个问题,要从公元前3500年中原仰韶文化晚期的历史进程说起。经过对这一时期及以后的考古学文化的比较研究,以下几点值得特别注意。
首先,在古代文明的发展过程中,先于国家出现的、优于一般社会成员的中原权力,主要是通过夺取公共财产的分配权和公共事务的话语权而获得的,而不是通过聚敛大量的私人财富,然后在氏族集团内部树立权威而获得的。从这一时期发掘的几处聚落遗址的平面布局分析可以看出,聚落中的仓储区域相对集中,在郑州西山[29]、金梦大嫂[30]、渑池坂村[31]和新安岩洞[32]的发掘中可以看出,仓储的财物仍然是宗族成员。私有财产的概念在这一时期的中原并没有强烈的表现出来。这一时期的墓葬所反映的情况与这一结论大体一致。属于这一时期的墓葬主要见于郑州的大河村[33]、洛阳的后庄王[34]、西山、王湾[35]和陕西的庙底沟[36],均为单葬。虽然墓葬规格不同,但随葬品很少。金梦大嫂遗址M50的主人,从其埋葬地点和墓葬规格来看,显然是一位宗族权贵,但除了佩戴的棺材和表明其权威的象牙箍外,再无其他东西。这些情况与同时期其他地区丰富多彩的随葬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有意思的是,在庙底沟遗址仅有的两座属于这一时期的墓葬中,各有一个蛋壳彩陶杯与之陪葬,两个杯子明显具有屈家岭文化的风格。郑州大河村遗址仅有一座双壶墓。墓主人是一位上了年纪的妇女,但这两个壶是大汶口的文物。相比之下,海岱地区的大汶口文化墓葬是同期发现最多的。其中,在泰安大汶口[37]和莒县凌阳河[38]发现的墓葬都有两层楼的平台和棺椁,墓葬中埋藏的玉器和石器、骨头和牙齿、猪头和猪的颚骨被视为财富的象征。曲阜西夏侯[39]和临猗范庄[40]的一些大汶口文化墓葬中随葬有100多件陶器。在许多大汶口文化墓地中,贫富分化现象非常明显,说明海岱地区的社会财富在大汶口文化晚期已经越来越多地向少数人转移和集中。相对而言,中原仰韶文化中宗族权贵的财富与一般宗族成员处于可接受的低水平差距之内,财富在整个社会中的分配更加合理,换句话说,这是一个大致平均的社会。这样的社会显然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加强宗族集团内部团结,提高宗族权贵的威望和号召力,增强对外扩张的动力。拥有公共财产分配权和公共事务话语权的氏族显贵也获得了对其他氏族的权力,最初的绝对权威由此确立。在郑州西山和渑池班村遗址发现的残忍的人祭遗骸,可以看作是氏族成员违反家规家法被处死的一个例子。我们不是大量聚敛个人财富,而是将社会财富大致平均分配,通过夺取公共财产分配权和公共事物话语权,建立个人绝对权威。这种具有中原特色的历史传统,在中原龙山时代及其随后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延续和发扬。
第二,中原地区氏族、部落集团的统治者推行了一条符合当时社会发展要求并得到社会广泛支持的路线,代表了当时先进生产关系的发展。这可以概括为在文明发展过程中促进国家机器的完善。包括改善官僚制度;史记?《五帝年谱》载黄帝时:“官名皆据云命,为云师。设左右大狱,鉴于各国都有养风,强牧,总为先,大洪治民。”制定刑法;据《五帝年谱》记载,顺帝时:“象以典刑,五刑以流放,鞭为官刑,扑为教刑,金为赎刑。过,原谅;小偷将受到惩罚。“发展一支强大的军队。到了黄帝时代,他已经“教熊在该地区勇虎”,张守节在《正义》中说。教士兵学会战斗,用野兽之名威胁敌人。“这好像是一个以野兽命名的军队名称。其次,根据近80年来关于中原仰韶晚期和龙山时代的考古发现,中原地区部落成员普遍实行薄葬,未见大型礼仪性建筑,说明这个部落的传统崇尚节俭,不在乎奢华。而另一方面,曾经辉煌的良渚文化的统治者,却在滥用民力,建造大规模的贵族墓葬和祭坛。他们骄奢淫逸,驱使成千上万的人用复杂的工艺制作精美的玉器,供他们生前享用,死后下葬。社会财产的巨大浪费最终导致了社会的解体和文化的衰落。从这个意义上说,它第一次解释了一个被后世历史发展反复证明的简单道理——纵观先贤和国家,都是从节俭到奢靡。
再次,中国古代文明中心地位在中原的确立,不是一个平稳的过渡,而是一个长期的血与火的战争。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统一战争的完成,就生产力发展水平而言,不是简单的先进战胜落后的过程,而是如前所述,代表先进生产关系并最终决定生产力发展方向的党战胜落后过时党的结果。中国以后的历史发展过程,如商代夏、商灭周、楚衰、战国秦成统一,都在反复证明这个规律。
夏部落领导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统一战争,是以嵩山及其周边地区为据点,以伊洛平原为中心,逐步向四面八方推进。在这个历史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障碍来自强大的东夷部落集团。夏季反洋斗争的序幕可以追溯到大汶口文化时期。在大汶口文化晚期,大汶口文化的居民曾一度南侵西进,深入豫西、豫南部分地区,甚至深入到仰韶文化在中原的腹地——水影、罗易河平原的上游和下游[41]。史记等历史文献?《五帝志》中记载的炎黄汉泉之战、黄帝与蚩尤之间的涿鹿之战,应该也讲述了这一时期反夏斗争的故事。从山东城子崖等一批大型城址、临朐龙山文化墓葬中的发现[42]以及以精美的蛋壳黑陶为代表的高度发达的制陶业和手工业,都可以看出龙山时期东夷集团的强大。龙山时期抗洋斗争的结束,是中原夏朝的崛起和山东龙山文化的衰落。原因很复杂,分析夏朝建立后夏夷之争仍时断时续,可以得到一些启示。夏初,太康无道,夏郑玲迟到,失国。东夷人有个穷首领,易,“因为夏人代替了夏政府。”实质上是东夷部落对中原夏政权的颠覆。然而,后羿一代在夏天,夏后逃到了同样的姓氏,关彝,以避难。韩卓代替易,灭了二倒,杀了皇帝。当时公主怀孕后,逃到了有尚,生下了少康,更有甚者,还在放牧。韩卓甚至让儿子求杀邵康灭草,邵康逃到有玉家。尤玉家是“二姚妻,城皆连,田一成一旅”,更有夏氏遗臣逃往英国,倾尽余力,史称“少康中兴”。从这段历史可以看出,中原的夏部落曾经和东夷集团的一些部落通过联姻结成政治联盟。整个东夷集团和前南的良渚文化部落一样,始终没有形成一尊统治的统一政治局面,一直处于割据内乱的状态,这使得夏人能够从容联姻结盟,采取瓦解和分而治之的策略,最终确立并彻底巩固自己“一尊天下”的地位。夏朝建立后,促进了以青铜冶铸业和建筑业为代表的生产力的大发展。但山东龙山文化衰落后,岳氏文化似乎退步了不少。孰优孰劣一目了然。东夷集团的强大势力虽然是日后整个殷商一代的主要威胁,但显然是“无奈之举”,无法从根本上扭转颓势,只是强弩之末。
第四,以尧、舜、禹为代表的英雄人物在推动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尧舜禹的时代和考古学上的龙山时代差不多,也和夏朝建立前夏部落领导的统一战争差不多时间。这个时代产生的许多优秀的部落首领,对历史发展的进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这些部落群的首领是在严酷的现实斗争中产生的,由部落成员选举产生的。在这一过程的后期流行并为后世文学所推崇的“退位制度”,本质上是部落群体的首领经过长期的实践斗争而深受拥护并被选举出来的。这个过程,正如包括尧舜之代在内的古竹书编年史所记载的[43],未必是和平的“禅让”,而是暴力的夺取。即使根据历史记载?据《五帝实录》记载,如果说尧舜以德孝闻名天下的话,大禹纯粹是靠勤奋、智慧和卓越的政绩确立了自己的绝对权威。部落集团的首领都是在实际斗争中产生的,深受支持,因此被赋予了很多特权,从而成为夏后世袭世界统治集团建立专制制度的基础。最后,这种制度消亡了,变成了世袭的专制制度。由此,中国社会沿着夏朝开创的模式开始了漫长的发展周期。
第五,作为世界中心的中原优越的地理位置,其博大的胸怀和吸收各种文明创造的优秀成果的能力,决定了它成为中华民族形成过程中起着最重要作用的大熔炉,奠定了它成为中国古代文明中心的基础。
仰韶晚期和整个龙山时代的中原社会是一个完全开放的社会,是一个融合了四种文化精华的巨大熔炉。早在仰韶时代晚期,中原文化就与东方的大汶口文化、南方的屈家岭文化广泛交融。到了龙山时代,它吸收了更多的山东龙山文化的因素。如制陶业生产一定数量的黑陶,器物表面纹饰中的泥饼、泥条、圆孔装饰,器物中的鼎、规、瓮、豆、杯等。中国东南部良渚文化中的玉琮、玉璧、玉玥等礼器,以及玉琮上代表君权神权结合的兽面纹,在二里头夏文化和商后期文化中都有所体现,并发展成为最具特色的文化内涵。在这些陶器、玉器、兽面装饰的表象背后,更重要的是接受了它们固有的统治思想,使中原文化更加博大精深。一个开放的社会,一个广泛吸收各地创造的文明成果的社会,必然会继续发展进步。一些学者往往把山东龙山文化乃至之前的良渚文化和北方地区的红山文化的衰落归结于偶然的自然因素,“洪水说”是这一研究的必然归宿。然而,公元前约3000年至公元前2000年的那场肆虐的大洪水,不仅是中国古代传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上广泛记载的人类大灾难。中原文化也面临着无情洪水的威胁。它没有死去,而是在洪水中崛起。事实上,封闭的社会环境,内乱频仍,专制的统治集团,丧尽天良、失去民心的社会统治,即使在短时间内创造出高度的物质文明,也不可能长久。这也是中原周边地区几个辉煌的古文化走向衰落的根本原因。
最后,如果说中原文明中心地位的确立是以夏部落统一的完成和夏朝的最终建立为标志的话,那也只是其早期阶段。其作为文明中心地位的巩固,是后来文字的发明和广泛传播。从目前的考古资料看,舞阳贾湖遗址发现的属于裴李岗文化的甲骨文[44],全国各地仰韶、龙山文化遗址发现的大量刻符,山东邹平丁公遗址发现的铭文[45]等。,可见文字的发明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文字的起源也可能是多样的。可想而知,夏朝建立后,对文字的统一、使用和传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限于目前的资料,这一过程只能认为在商代完成,其标志是甲骨文的广泛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