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床的进化史。

“凡那诺沉睡”专题里有详细介绍。中国最早的床是河南信阳长泰关出土的战国彩绘木床。床长218cm,宽139cm,六条腿,脚高19cm。床面是可移动的抽屉板,四面安装有围栏,前后留有空隙,方便上下。床经过彩绘,做工精致,装饰华丽,说明当时床已经普及。到了汉代,“床”这个名称的使用范围更广,不仅用于被褥,还可以用来坐。例如马桶床、火炉床、起居室床、书床等。西汉后期,又出现了“榻”这个名称,专指坐具。现在人们习惯说“床”。汉代少数民族的“胡床”是一种高脚椅;隋朝时,胡床叫轿床,唐代叫绳床,宋代叫顶椅或太师椅。真正的床上用品在宋代被称为“四面床”,大多四面都没有围栏。到了辽金元时期,床发展成三面或四面有栅栏的床。明代:1,因床上有顶架,故有“架子床”;2.出现了“踏步床”,看起来像一个独立的小房间,也叫“八步床”;3.“罗汉床”的出现是由最初的汉榻演变而来。“罗汉床”是明清“宝座”的前身,称之为小榻,如现代的“沙发”。清朝初期,床基本保持了明朝的风格和特点。变化的是材料和工艺,比如越来越厚的材料,越来越华丽的装修。清代的床多为雕花镶嵌,金漆油彩。镶嵌的材质多为玉石、玛瑙、瓷器、大理石、珍珠母、珐琅、竹子、牙雕等。民国时期床技薄弱,风格继承清朝。

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