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吴姓家族史

满族吴姓的历史

【吴】满族最早使用的中国姓氏,是渤海国的姓氏。

旧姓有:乌扎拉、吴佳、乌素、乌素占、乌雅士、乌扎库、乌、乌凌阿、乌木、乌胡吉、乌、乌色、乌尔古陈、乌汉,以及加入满清的乌傈僳族(达斡尔族)和乌扎(乌扎)。

附:满族吴姓隶属香柏旗。

吴扎拉家(吴家)

乌扎拉一家也被写成“乌拉拉一家”,取首名吴卫的姓。他的祖籍在长白山,和白旗同属满洲。1687年(康熙二十六年)迁居祖特丘和儿子邓德利,奉命驻守凤凰,住在白旗乡吴家堡子。后来,岔沟和子婴村第二民主小组也是他的聚居地,还有黄骅、岫岩满族自治县。今天,它们分散在凤城的宝山、兰琪乡兰琪村的杨木沟和乌鸡寺沟、岫岩的黄花店和关门山、东沟的黑沟和宽甸的毛甸子。按代,排版是:“容桂承天下,福清张永红。华郭忠明治,禹卫保良。”

参考资料:

帝王志,宗族简史,满族八旗姓氏

海林宁古塔满族后裔

他们在400多年前搬到了宁古塔。在这400年的沧桑岁月里,没有人记得他们立下的战功,没有人知道他们在哪场战役中洒过血,也没有人记得他们有多少部队长期守卫在蛮荒之地。400年后的今天,在宁古塔的土地上,还有很多宁古塔满族的后裔,他们以族谱的形式记录着祖先奋斗的足迹。

傅国库展示家谱。

海林镇永安村关家的德文复制品

追溯宁古塔的历史,要从公元1608年努尔哈赤出兵宁古塔老城(今海林市长汀镇老街)说起。努尔哈赤用宁古塔的士兵击退了呼尔哈路的进攻后,以宁古塔为军事据点,征服了东海沃吉布。1610年,努尔哈赤派大将统一宁古塔路。此后,努尔哈赤在宁古塔驻军。

清朝入主中原后,为了巩固东北“龙兴之地”的基础,宁古塔在不断招募安置建功立业的八旗官兵及其家属。宁古塔的驻防力量不断加强,驻防官员的级别不断提升,成为东北地区盛京(沈阳)以北的重镇。顺治初年,老城内外居民三百余人,八旗官兵近千人。1666迁入新城后,仍形成了东九街、西九街、杨木林子、哈达湾、卜家屯、胡莎村、邋遢街等面积较大的旗村。据光绪十二年(1878)宁古塔副纺衙门记载,牡丹江、海林市、宁安等地共有2970面旗。直到今天,海林市仍然是满族聚居地之一。

宁古塔每个满族家庭都有家谱。因为文革断了“四旧经”,所以现在能看到的满族家谱都是族人保存下来的。这次采访只记录了宁古塔众多满族姓氏中有家谱支撑的关、吴、傅、卜、张五个姓氏,也让我们看到了平民书写历史的足迹。

海林镇永安村瓜儿家(关家)族谱:该族谱由现居海林镇永安村村民关抄于1926。瓜尔加的祖先属于海西女真辉发部。康熙六年(1667),下令宁古塔老黄旗第一助理上任,赏赐鳌头村(包括现在的永安村)兄弟二人,大的叫寿塔,小的叫胡溪塔,各有四个孩子。八个孩子中,两个随黑龙江将军萨布苏迁居黑龙江齐齐哈尔,胡希塔迁居珲春当兵。第四支现在有470户左右的家庭居住在宁安和海林,至今已经17代。关是14代第四支的孙子。关的曾祖父(高祖)在与太平军作战时阵亡,获封土地二百天(铁岭河鬼子沟)。他的三爷爷和四爷爷(取名为一对一对)在光绪26年的抗俄战争中阵亡,死在磨刀石上。

据史书记载:瓜尔(乐)贾氏改姓关。古代满族是第一满族,在八旗满族总宗谱中排名第一。瓜尔加是地名,因为以地为姓。金元时期为骨里殿和古力部,明末为骨里甲部。后迁至长白山那音亭,属瓜尔、瓜勒加屯部。顺治初,从龙入关,后拨宁古塔。先来宁古塔的只有一个木坤(宗族),后来分成三个支系,一个姓瓜勒加,另外两个姓瓜尔加,也就是今天海林长汀哈达村的关氏;沙湖屯(今海南乡村)关家;龙将(觉罗)洼地屯关。这就是所谓的“三个层次”。觉罗娃子关氏是宁古塔将军巴海的同宗,康熙十七年迁居吉林。后来65,438+04瓜尔、瓜勒加氏族迁到宁古塔,各与木坤,同属一个氏族。

长汀镇哈达村西白旗乌苏哈日(吴氏)族谱:本族谱编于1942,由现居海林市新安镇的吴德鹏老人提供。据族谱记载,吴祖籍长白山,名安楚拉库(今安图)。吴的祖先是五云太牛咕噜。顺治二年春(公元1645年),调至北京旗,从安图拉库住在宁古塔地区。他姓乌苏哈里,隶属于香柏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