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典故
狭义的“象”是指“天地”。天空中的日月星辰周而复始,地球上的四季从寒冷到夏天循环往复。广义的“象”包括很多东西,比如各种植物的盛衰,各种动物的习性,先贤的事迹,历史上发生的大事,大家遵守的风俗习惯,人体各部分的特点和作用。《周易》正是通过这些天地和人性的现象告诉人们如何去效仿。
我们总结一下,《周易》涉及到的都是那些上了圣人的圣贤,他们的事迹,古代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
2.“失羊易,不悔”“失牛易,凶”。
分别出现在《三十四庄卦》和《五十六旅卦》中,记录了商人鼻祖王海的经商经历。王海去一个偏僻的“夷”国卖牛羊,之前也丢过几次羊,但最后一次丢的不仅仅是牛,还有他的命。
说到人事,丢羊是小损失,而牛是一个家庭最大的财产,丢牛就意味着巨大的损失。同时,“阳”与“阳”同音。大庄卦和满嘴热血的年轻人比起来,感觉自己又大又壮,不知道到处捣乱。父母难免要破财免灾。对于年轻人本身来说,也要收敛过度的“阳刚之气”和血气,避免长大后有更大的遗憾,所以称之为“易失一羊,无怨无悔”。
旅行卦讲的是亲人被仇人逼得流离失所,篱笆下要谨慎谦卑。而行卦上的九爻,就像鸟在别人树上筑巢,鸟占凤巢,人占别人地盘。结果,燕窝被烧,房子被推,更有商朝始祖海,牛失而死,悔之晚矣。
3.《第一回姐姐》。
* * *有两个地方,11泰卦和第五十四归美卦。棣彝是商纣王的父亲,棣彝的父亲文定杀了文王的父亲李稷。为了缓和与西周的紧张关系,帝乙把女儿嫁给了文王。易经主张阴阳交合,在人事上对应君臣合一,中间92为臣,中间65为王,中间92为帝,就像一个国王嫁给一个大臣和一个诸侯,所以被称为“帝乙归妹”。
4、“老公凶。”
出现在第八卦《孔子圣人象传》中记载“先王建天下,爱诸侯”,卜卦是卜卦之战后分散的原始部落合并寻找靠山的事情。“先王”指的是大禹,“方凤”也是治水英雄。大禹召集天下诸侯时,方凤自以为比大禹年长,故意迟到,挑战大禹权威,所以被大禹杀死。大禹为了警示诸侯,杀了“保卫”开国的纪律。于是,各个部落的首领看到禹自然感到害怕,不敢一意孤行。正是从这个时候,禹才真正实现了对天下的统率,成为真正的“九州王”,建立了夏朝。
后世也有“猛夫”的例子。汉高祖刘邦统一天下,但田横不肯归顺汉朝,带领500人逃到岛上。刘邦派人上朝,田横被迫乘船到洛阳,途中在三里外自杀。
在当今中国的“台湾省问题”上,如果台湾省当局执意搞台湾独立,脱离中华民族,另立国号,破坏中国统一大业,我们必须武力收复台湾省,防止其图谋得逞。
5."王用了三次发球,丢掉了前面的几只小鸟."
第八卦出现的九五,记载了商汤的狩猎。史书记载“唐历三网围,天下亡”,九五君王有善生之德,以德服人,联合自己而不以武力威胁他人。
6.“我有个儿子。”
在古代,嫔妃一般得不到名分地位。子的原意是商人的祖先颜博,子是殷商时期皇室的姓氏,就像之前流行的电视剧《米月与颜博的传说》一样。
隗伯的母亲朱迪,原本是五帝之一帝喾(Ku饰)的侍女,因生下了有出息的儿子隗伯而得到昭雪。丁瓜出自葛瓜。革命成功改朝换代,弃旧立新,建立了一个全新的社会。不能按辈分排名,谁有能力就重用谁。所以圣人用“以妾为子”这个典故来比喻。母亲看重孩子,人们看重孩子的才华,政治很清楚。
7.“使之及时”、“若有福报”、“若有福报则使之,因信而使之”。
“法”字出现在2号坤卦、14号卦、55号丰卦中,主要指的是16代夏王“四法”,也就是的父亲。当时夏朝国力衰落,法显遍访全国贤人。最后选了一个养马的老头庞为相,以振兴国家。法显死后,夏杰继位,荒淫无度,但关隆帝因忠义直言被杀。关隆帝是山西运城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谏死的人。易发和关龙体是最早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典故,比王文攀西遇姜太公早600年,比刘备访草堂早1900年。
圣人暗指周武王的《姬发》出自《法显》,告诉贤臣不要以为君王都像夏杰、商纣王那样残忍、不道德,还有姬发这样的圣贤,不要疑神疑鬼,要出去为国分忧,造福全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