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第一伟人王守仁有哪些生平事迹?

心理学大师王阳明

王阳明(1472-1529),字伯安,浙江余姚人,中国当代伟大诗人余的老乡。

阳明先生是蒋介石先生最崇拜的人。蒋介石虽然不堪,但也有自己的优点,可见阳明先生高人一等。作为一个士大夫,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阳明先生是为数不多的既有“德”又有“见”又有“功”的人。他的德行和成就至今仍为学者所景仰,可见其人格魅力之大。

说到王阳明,就不能不提到他的前辈,香山陆九渊先生。继其心学之后发展起来的王阳明心学,与心学一道,成为唯一能与以大学者朱为代表的所谓正宗儒学相抗衡的儒家学派,对当时及后世中国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在中国文化思想史和哲学史上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陆九渊是公认的天才。四岁时,我仰望地面,用稚嫩悠远的心灵沉思:“天地间的贫穷是什么?”苦思冥想到不吃不睡,最后父亲不得不动用父亲的权威阻止他。——屈原前些日子才问了一个类似的问题,大概已经成立了。但陆九渊自然不会走父母传统的老路。有时候想象的东西可以决定什么是真实的。代表传统的父母,他们可以阻止后代,但不能阻止他们改变思想。九元之谜在他心里藏了十年。当他看到古籍中对“宇宙”一词的注释:“宇宙无处不在,宇宙无处不在”,他恍然大悟,兴奋地说:“原来是无限的。人与万物皆在无穷。”——王阳明之后,龙场也有类似的启蒙,可谓与鲁“一脉相承”。虽然这只是一个事实判断,但也隐含着无限中的大胆推理。他拿起一支笔补充道:“宇宙中的东西是内部物质,宇宙中的东西是内部物质。”如果在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的国度,那只是新奇而非革命,而他下面的两句话就是石破天惊的新口号:

“宇宙就是我的心,我的心就是宇宙。

鲁晚年解释说,我的心就是宇宙:

“万物皆在方寸之间,充盈于心,充盈宇宙,莫过于此。”

“人们必须在闲暇时思考这个问题。宇宙如此浩瀚,我站在其中也要成为杰作。”

这个“一个人的杰作”不是自大狂,而是与天地和谐的境界。所以此时的心性之学,恢复了早期儒家阳刚豪迈的人生姿态,恢复了儒家的“君子”风范:“登高望南,翻身倚北辰,望天无我!”

真的没有这样的人。与朱不同,陆九渊找大师博采众长,却崛起于一片旱地,超越了当时流行的一切,借鉴了过去——直接继承了孟子的心性论;师者心——发明自己的心,于是开了“心即理”之说,震惊世界,被王阳明发扬光大。

心理学的一大特点是“扩张法”:找到一颗善良的良心,然后让它像核裂变一样蒸发,灵魂深处就会爆发一场革命。陆九渊为心学奠定基础后,开始了探索“善根”的艰辛历程。他认为自己没有天赋,于是就去拜访像朱这样的名人,希望得到他的芳心。但结果往往令他失望:他所遇到的“名士”,无不视为道统,推崇“知而行之”的“迂论”,于是王感叹:“都是学小儿,不是心身学。”直到他18岁,他遇到了著名的儒家楼翟逸。

娄是明初著名理学家吴玉璧的学生,虽然他以为正宗,但也有向心性之学的倾向。楼对王讲儒家“圣人必学而至”的大道理,是在搔王的痒处,是“抓得深”,起到了确定其献身精神,指明迷津的作用。娄的女儿嫁给做公主后,因株连而死,阳明以礼葬之,也算人情。后人认为,楼虽然不是阳明心学的创始人,但却发挥了重要作用,因为楼的同学吴玉璧的另一位学生曾提出“知行合一,学也重要”后来,王在娄的推荐下到临川见吴,也听到了这个说法。

接下来的几年,杨明进入了官位,经过十几年的风风雨雨,终于被定罪入狱。后来,因为郑德皇帝的一句话而不耐烦的刘瑾:“一点不见了,你自己可以考虑,何苦来烦我”,被发配到了贵州的龙场——一个一般地图上找不到的驿站,其实更类似于动物世界的偏僻之地。据说驿站设在这里,不是出于军事目的,只是因为刘瑾的一个。对于阳明来说,这个地方真的比监狱好不了多少。对于北京来说,气候自然是无法比拟的,可以“谈道”的犯人也很多。

但是,被扔进这个绝地,整个世界都变得简单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变得,于是阳明被扔回了“原始社会”,可以思考“他从哪里来,去了哪里”之类的事情。这么基本的哲学问题。在每天都要经历生死境界,已经九死一生的情况下,杨明终于知道什么叫“死后重生”。

置之死地而后生。在军事上,这可能只是一句鼓舞士气的大话,但当生存哲学和生存智慧被锻造的时候,没有“实事”的真相,就不可能找到真正的“是”,这是一个“基本原理”。用存在主义的话来说,就是不进入批判状态,就不可能找到存在的真实情况,就不可能看清“存在”的本质。然而,杨明却没有时间去钻研这些“学问”。他要捕捉的,是切实可行的“理”。所以当他把自己37年的所有家当拼在一起,硬着头皮把自己3000年的文化遗产全部拿出来的时候,他在春夏之交的午夜有了顿悟。这就是著名的“龙场顿悟”。

阳明顿悟后说:“圣人之道,我足矣。在过去,向外物寻求正义是浪费时间。从外到内的路是个误会。”就是知道了“体悟事物”的目的,进而引出“心即理”、“良知”、“知行合一”三说,自成一体,又加了一句:“王道恃其技,功利之人,佯称天道近似,是助其私益,乃欺其人。”不知道有没有心,所谓天理何在?“反驳理学,正式举起心学大旗。

《心即理》直接继承陆九渊。这一思想在王的论断中得到了明显的体现:“我心外有物。”因此,他被视为中国主观唯心主义的代表。“心外无物”,颇似佛教的一条战线:

“气动邪?煽动邪恶?”

“非气动,非摇摆,还有心跳。”

这其实要归功于王阳明的思维经验。与陆九渊相似,王也从虚无缥缈的佛教中寻求心理上的突破。不同的是,鲁崇尚名师,而王崇尚贤师。曾经有一个关于王阳明的传说,说当王参观一个寺庙时,他看到一扇门关着。出于好奇,他不顾和尚的劝告,坚持要开门。结果他惊呆了。原来房间里有一个死了的老和尚,和知望的脸很像,他身后的墙上有一首诗,上面写着:

“五十年后,开门的王阳明还在闭门造车;精灵关门后回来了,他们相信禅还不错。”

王黯然,知道那是他前世,留下的一首诗:

“金山大如拳头,破未央水下天;

上个月,玉笛吹穿了洞,龙睡了。"

此事极为玄妙,显然不可信,但王阳明与佛教的深厚渊源可见一斑,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了佛教对王的影响。

二是“致良知”,对此后世学者褒贬不一,甚至有人认为极其。这是国王为了方便统治者控制而用来愚弄百姓的工具,却是一颗大“毒草”,是大谬误。当时在故宫,皇帝昏迷不醒,好几年没去朝;朝廷之上,*当道,善恶分明;大街上,人嗜性不死,可谓“风雨灰暗,鸡鸣不休”。此时,王阳明提出了“致良知”论,将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转化为人们自觉的意识和行为,强调主观决心和主观精神的力量,强调人的自我更新,主张在学习中自我满足,主张人们“发明自己的头脑,自我约束”。但是,要改变今天的社会,道德底线已经接近崩溃,恶人几乎无所畏惧,好人几乎无可奈何。伤害自然和正义的恐怖事情和行为时有发生。怎么能说今天的道德理论远胜于阳明的“致良知”之恶呢?

王阳明最重要的思想之一就是“知行合一”。这是他最推崇的思想之一,也是他一代人的“成名作”。也正因为如此,他才能与朱等人彻底“划清界限”,与陆九渊一起傲然站在儒学的又一高峰,让后人“传唱”至今。

到了宋代儒学,“程程”成为绝对权威,以此为脉络发展起来的“朱成”之学也成为儒家正统。至于它所提倡的“先知后行”,自然被“沉默的大多数”所接受,成为哲学的“主流”,而王阳明以其无与伦比的才华,指出了它的谬误:“食味之美与恶。可见,王的知行合一思想非常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所以后人断言他的论断与“理论联系实际”、“理论联系实际”无关,是武断的,因为他是一个唯心主义者。黑格尔和费尔巴哈显然不是马克思的追随者,但他们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难道不是仍然是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吗?

作为一种理论,“知行合一”还成功地指导了王的一些特殊行动,其中最著名的是的行动。王阳明既不是军事家,也不是阴谋家。宁王造反后,朝野震动,许多军事家、阴谋家束手无策。只有他一个人曾经被朝廷囚禁,站出来抗争。没有官军统治王,他只掌管金陵城附近各郡的官兵,甚至一群刚招进来的土匪、土匪。3000多人被称为“军”,但杨明用这支队伍赢得了一切,用了40天完成了所有工作。一度被称为“大明军神”。——一个大学者,指挥千军万马书写研究笔墨,不就是“知行合一”吗?

有意思的是,王作为明朝历史上最闪亮的思想之星之一,在他获胜后销毁了与朝臣之间的所有密函,几乎是“有意”地给朝廷里一群早就开了眼界的人留下了把柄,于是在这些小人物大吵大闹的时候,王终于再次被贬谪,飘然入山,从容地成了他的心灵主宰——他大概相信“好酒不怕巷子深”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王阳明的思想体系

阳明思想体系的核心是“致良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心即理,知行合一导致良知,万物之仁。他的思想体系的基点和出发点是建立在对朱认识事物理论的批判之上的。

1.通过考虑事物来认识知识的理论批判。

王阳明对“以事知理”理论的批判主要在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从道德修养的角度批判其理论的内在矛盾;首先是从朱背后的影响来批判“以物知事”说的“学术之弊”。一方面,王阳明年轻时曾信仰过薛竹的物论。但当他用这种方法进行个人道德修养时,却发现无论是物穷还是序读,都只能是“身在我心在我意,不足以解决个人道德修养的问题。”因此,他对贾珠的“关于事物的知识”的理论深表怀疑。他的《列传》说:“先儒解释,天下之事,即天下之事。如何获得世间万物?还说一草一木都有道理。今天怎么才能摆脱呢?你怎么能赢得自己的愿望来换取草木呢?”在他看来,朱子训对事物的理解是一种即兴理论。要达到对世界真诚的目的,显然是徒劳的。因为其风格的后果只会一分为二,使主观心灵和客观理性无法统一。对于后一个方面,王阳明认为朱主张求知而不注重身心修养,导致他在后来的学习中道德修养上知行分离,认为自己必须先知先觉才能做到。这种碎片化的学术劣势必然会给现有的社会秩序带来伤害,有以学术杀天下的危险。

2.头脑就是理性

鉴于朱学习向物取经的教训,王阳明主张心是理性的,并以此为基础提出知行合一的口号,决心建立良知之学,从而取代朱注重身心修养的向物取经,沉迷于文字章句,把东西抛在脑后,知识匮乏,支离破碎的学说。他对案例的解释是,“把事情案件化的人,把自己心里的事情案件化,把自己所指的事情案件化,把自己所知道的事情案件化。”。心里正直的人,对自己的事也是正直的;诚者,意诚;要知道,他对事物的解释是:“知事者,心中知事者,心中知事者,心中知事者。”内外有区别吗?在他看来,内外无分,所以是心之事,是摆脱心之不义,身之义。这样看来,王阳明的人格不是朱逊的求知方法,而更侧重于行善除恶的内在修养,使人格与良知完全一致。这种新的事物理论包括他所谓的头脑是理智,知识和行动是与良知相一致的。所谓心即理,在王阳明看来,就是心与理不能像朱那样一分为二,导致知行、学养分离。为此,他继承和发展了陆九渊的思想,认为宇宙万物的规律属于我心判断的范畴,说明只需以心为重,在心上下功夫,就足以进行道德修养。

3.知行合一

知行是中国哲学中一个非常古老的问题。而知行的先后和难易,是中国哲学家一直没能很好解决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王阳明的基本立场是主张知行合一。其大致意思是,知什么与心的本体相同,知行同功,知行不可分等等。具体来说,他认为知道是必要的,不知道是不够的;真知一定要做,失败不是真知;知不限于想,行不限于行。知与行是心的两个方面,即知与行。至于知行合一的目的,按照王阳明自己的说法,一是存弊,二是论证知行本体如此。换言之,知行合一理论的核心内容是知行合一,重点是行动。知是行的理念,行是功夫;知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成就。至于这里的行,虽然包含了社会实践的意义,但归根结底只是中国传统社会中的道德实践,指的是一种所谓的克己功夫。在这一点上,王阳明和朱并没有根本的不同。他们都想去人欲,守天理,但在方法和手段上,朱强调把提高知识作为向圣人学习的基本途径,而王阳明则认为不一定要努力提高知识。在他看来,学习和思辨都是好的,而不仅仅是朱所说的通过提问来达到知识的途径,而应该包括陆九渊所强调的尊德重行的修养方法。可见,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其实是对朱禄学说的一种妥协和调和。

4.良心

良知的说法出自孟子,其含义是指一种“知而不忧”的自然道德观念。王阳明充分发挥了这一点,在《大学》中引入了“知”字,说:“知在物之形”;“只有知道自己是什么,才能知道。”在此基础上,王阳明提出了良知的主张,认为良知就是正义,并由此要求人们首先理解和恢复心中固有的正义,并由此将良知延伸到事物上,这样一切都将是正当的。即把他的一切行为和活动纳入中国传统社会伦理的轨道。其要点包括:第一,良心即正义。在孟子看来,良知是一个先验的道德概念,指的是恻隐之心、廉耻之心、逆来顺受之心、是非之心,而王阳明在本体论上充分发挥了良知,认为它是我心之良知,也就是所谓的正义。先验的道德良知被视为代表世界本源的自然原则,因此良知成为每个人心中的道德本源。在王阳明看来,良知是是非之心、好恶之心,是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良知无处不在,从圣人到愚人。每个人都有良知,每个人都有自己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因此,他强调良知是每个人都具有的“心灵本体”,它先验地存在于人的头脑中,人按照良知行事就会产生正确的道德行为,因此没有必要去寻求道德行为的源头。第二,良知是心的本体。在王阳明看来,良知的正义在于人心,正义的觉悟就是人心的虚幻意识。通过它,人们可以自然地感受或判断人们行为的善恶,从而促使良知发挥自身的功能,以善念主导人们道德行为的过程,这就是致良知的功夫。可见,王阳明的良知说充分强调了良知在道德修养中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作用,并使之成为主导人们道德行为的精神本体论。第三,朱对的“知物”论的改造。朱的“认识事物,成就事物”理论强调了知识在人的道德修养过程中的作用,却忽视了人的心灵在这一过程中的能动作用。陆九渊曾对薛竹的这一先天不足表示严重不满,认为薛竹的这一原理确实是支离破碎的,并由此提出了自己的新解释。在这个问题上,王阳明基本上是沿着陆九渊的思想前进的。如果说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他对朱反复强调的“知物”作了新的诠释,即把“物”解释为“事”,“例”解释为“义”。这样,“通盘考虑”就是在一切有想法推出的地方去恶为善,避免主观想法中对恶的理解,向善的感觉靠近。他认为这样的东西可以避免“遗留物”的弊端,杜绝“碎片化”的疾病。说明“大学之学”的学问在于对事物的认识,在思想的起点行善除恶,不欺骗良心的感觉,这才是诚意。

所以可以说,王阳明的学问,其实就是我内心的良知。从而将“大学”的实践道德思想转化为自己的“敬物致良知”的道德修养理论。

5.万物之仁

万物一体的仁学与王阳明的“至德亲民”说有关。正是他将良知哲学扩展到社会政治层面,并与大学的政治伦理理论相结合。他的万物之仁学说的意义在于强调世间万物都是以人为中心的,人心是世间鬼神的主宰,人的良知也是草木瓦的良知。按照他的说法,圣人之心要与世间万物融为一体,每个人都要把自己的良知传播到世间,才能把社会从泥潭中拯救出来。

王阳明先生受到很多人的崇拜。日俄战争中打败俄国海军的日本海军将领东乡平八郎,刻了一枚印章戴在身上,上面写着“我将终生向阳明低头”。蒋介石,中国现代枭雄一代,也崇拜王阳明。他在台湾省战败后,将台湾省的曹珊改为阳明山。现在浙江余姚有一家阳明医院。

王阳明的人生行为可以说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典范。在学术上,他的“心学”独树一帜,与朱成学派大相径庭。他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死后还能祭拜孔庙的人。他首先主张“学贵于心”,以“心”为价值标准判断是非,不以孔子的是非为是非,开始对孔子偶像产生怀疑。

扩大内在自我的作用。众所周知,心是有生命的东西,从来都是最难把握的,所以所谓的标准不会是标准。王阳明总结了这一切。

在《铭记》中,客观上显然更感性、更有血有肉,容易被人们接受。对于“六经”,王阳明也从历史的角度给予了新的认识,并提出

提出了“五经只是历史”的新观点。他一直主张不拘泥于六经的记载,强调追求不同的心,以“心”作为评判六经的标准。这样一来,

通过“求我心中六经之真”这一环节,王阳明必然会走向冲击《圣经圣人传》的地步。

明六年,宁王朱造反,王阳明奉命平定乱局。从开战到攻陷王宁,历时二十二天,王阳明用他的聪明才智彻底平息了这场历时八年、震动朝野的谋反计划。这充分说明王阳明足智多谋,用兵如神。王阳明为明朝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有着突出的“功绩”,地位显赫。他的官职也升任南京兵部,被皇帝封为新建叔,在朝廷很有威望。

如果说王阳明只是以“功绩”闻名,中国历史上还有几千万将军。后人更关注王阳明深邃的哲学思想。众所周知,他是我国历史上最成功的哲学家之一,他所开创的心学体系成为整个中国哲学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点,为封建社会后期异端邪说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中国,从事维新变法的康有为、梁启超,探索救国道路的孙中山,都潜心研究王阳明的著作,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徐特立也对王阳明的教育思想赞不绝口。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少年时就读过王阳明全集和传记,逐字逐句地作了评论。后来,他对王阳明的思想进行了批判和创新,并结合中国的实际,领导中国革命从失败走向胜利。王阳明的学说甚至漂洋过海,从古代中国走向世界。

日本一位83岁的高僧,拄着拐杖把阳明学说带回日本。没想到,当时风靡一时,学者云集,分门别类。阳明学说间接为日本明治维新铺平了道路。本世纪,不屑于中国古文化的高鼻子蓝眼睛的欧美人,也奇怪地迷上了阳明学说,甚至漂洋过海去参观王阳明故居,颇有“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气势。

我们钦佩王阳明对中国和世界的贡献。作为中国人,我们为我们伟大的哲学家感到骄傲。